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星海S7的“逆袭剧本”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唐云泽 经济观察报 时间:2025-08-12 20:20:04


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依然群星闪耀,小米SU7用跑车体验定义性能,智界S7以华为生态标榜智能……在内卷加剧的战场,低调的“央企黑马”星海S7选择了一条最不显眼却也是含金量最高的一条破圈之路。

技术里子:比小米SU7更“硬”的三大底牌

面对小米SU7以跑车性能点燃市场,东风风行将目光投向更深层的问题:如何让用户在钱包和体验上真正双赢?星海S7的诞生,源于一场关于务实的冷思考,没有华丽辞藻的堆砌,只有工程师们用硬核技术撕开参数泡沫的执着。

0.191Cd风阻系数是星海S7的第一章技术底牌。

为了将星海S7风阻压至全球量产车最低值(低于小米SU7的0.195Cd),一场毫米级攻坚在星海S7的空气动力学试验室打响。星海S7近200人的团队,展开20多轮次共计300多个优化方案,进行了长达100多小时的风洞试验测试与验证。

星海S7技术团队对每一处可能影响风阻的因素进行消解:精细的车身线条设计、隐藏式门把手、底部平整化设计……为了验证极端环境下的稳定性,团队远赴新疆“魔鬼风口”。最终,中汽研的TOP Grade认证为这场战役盖上了胜利的印章。

这么死磕风阻数据,值得吗?行业数据显示,车辆风阻每降低0.01Cd,续航就能提升6至8公里。星海S7以0.191Cd的极致风阻系数,将纯电版车型电耗锁死在11.9kWh/100km,刷新了中大型新能源车的电耗记录。

马赫超级增程是星海S7的第二张技术底牌。

当竞品普遍采用多点电喷时,星海S7增程版选择了更复杂但更精准的路径——缸内直喷技术。燃油需要像被“GPS导航”一样精准注入缸内,这项技术将发动机热效率推高至43.5%,实现了3.55kWh/L(1升油发3.55度电)的同级最强油电转化效率。这套系统馈电油耗仅4.89L/100km,实测城市通勤每公里成本低至0.12元,甚至比地铁更经济。

这些技术构建了星海S7增程版独特的“反焦虑逻辑”:235km纯电续航足以满足大部分用户数天的日常通勤需求,而满油满电综合1250km的超长续航,意味着用户可以从北京直达上海(1213km)无需中途补能。

军工级安全是星海S7的第三张技术底牌。



安全是汽车所有体验的基石,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星海S7技术团队的目标异常明确:打造超越同级的“移动堡垒”。

星海S7在材料上毫不妥协,采用金刚罩式安全车身,车身高强度钢应用比例达75%(大部分同级竞品约60%),A/B柱采用潜艇级1500兆帕热成型钢。结构设计上,星海S7地板骨架结构创新性地采用“目”型设计,目型截面铝合金前防撞梁,能有效吸收和分散冲击力,增强车身刚性和抗撞击能力,同时实现车身轻量化。

对于新能源车的“心脏”——电池包,星海S7搭载了铠甲电池3.0。为了验证其可靠性,电池经历了远超国标的严苛测试:10mm钢针穿刺满电状态下零爆燃(国标仅要求5至8mm钢针穿刺+30%电量);通过IPX9K高压喷淋认证,意味着电池包能承受80℃热水与8000Kpa以上水压的冲击而保持密封完好。

安全不止于物理防护。星海S7技术团队开发了24小时电池管家云监控系统,能够实现大数据云平台全天候监控电池安全状态,为用户提供全天候的安全保障。

三大技术底牌的背后,是星海团队对用户需求的深刻洞察。

面对行业争相堆砌激光雷达、Orin-X芯片(如小米SU7双芯算力508TOPS)的浪潮,星海S7技术团队冷静地将成本精准投向用户感知更强的配置,如FSD逍遥悬架(源于兰博基尼同源技术)、云锦座椅(人体工程学设计)等,提升真正的驾乘品质。

当整个行业沉迷于营销噱头的“军备竞赛”,星海S7展现出另一种更加务实的思考:真正的技术革命,始于用户油箱里的油能跑得更远,电池里的电用得更安心,以及心底里的安全感筑得更牢靠。

设计面子:比智界S7更“飒”的东方美学

智界S7以“游艇环抱座舱设计”标榜豪华时,星海S7设计团队面临一个更本质的挑战:如何在12万级市场,用设计语言诠释真正的中国风豪华?答案并非跟随,而是颠覆。星海S7尝试用横扫三项国际大奖的“行云流水”证明:东方神韵,本身就是顶流。

设计灵感并非凭空而来。瀑布式前灯灵感源自“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流光飞舞尾灯由208颗灯珠构成,灵感源自在夜空俯瞰大地的水域流光,有种川流不息、连绵不绝的视觉观感。

星海S7的车身线条汲取了双曲面水滴造型灵感,通过精确计算的弧度曲率,实现了从车头至车尾的平滑过渡,创造出独特的车顶流线形态,不仅带来极致的风阻表现,还具备独特的美学价值。美观优雅的同时,前排驾乘的垂直视角和水平视角大大提升。

在内饰设计上,星海S7设计团队思考的是,如何在有限成本内让用户触摸到“轻奢”?答案藏在云锦座椅中。借鉴有“寸锦寸金”之称的云锦织物,团队不惜成本采用8层材质叠加、90mm厚度的坐垫以及20mm高密度海绵,为乘客提供如沙发般的包裹感。

成本控制如同走钢丝。星海S7设计团队没有将预算用于炫酷但华而不实的科技标签,而是投向用户能直观感知的细节,例如“旋转飞流”轮毂的设计不仅服务于空气动力学,其独特的造型本身就成为视觉焦点。

为了营造沉浸式的豪华氛围,星海S7在内饰设计上下足功夫,采纳“云游四海”的简约雅致风格,环抱型的中控台线条搭配淡雅色彩及精选材质,让人仿佛置身云海之中,被柔软环抱。同时,内饰使用大量环保软性材质,用料中高达98%的材料可回收,既环保又健康,无刺鼻异味。当最终量产车下线时,其触感细腻度让体验者印象深刻。

星海S7设计团队在用户调研中发现,家庭用户对后备厢的抱怨集中在“不够用”和“不好用”。星海S7的掀背式尾门方案应运而生,带来513L后备箱容积+1303L放倒拓展的惊人空间,实测轻松装下全套露营装备。



设计不仅关乎形式,更关乎生活。星海S7将1.9㎡观云天幕延伸至后排头顶,设计师特意优化了后排垂直空间,避免父母抱娃入座时碰头——这正是很多溜背造型轿车的痛点。此外,遍布车内的27处智慧储物空间,让手机、瓶装水、纸巾等日常用品都能轻松找到合适的位置。

星海S7的独特东方美学设计,也得到了国际权威机构的认可,获得了三大国际设计大奖——美国好设计奖、亚洲设计奖以及亚太IAI设计奖,被媒体誉为“车中超模”。

星海S7的“飒”,绝非浮于表面的视觉游戏,而是一场关于价值本质的重构。

智界S7的鸿蒙座舱等先进科技背后是品牌溢价,而星海S7则将成本精准投向双曲面水滴天幕(隔热、通透)、云锦座椅(舒适、健康)等用户可真切感知、高频使用的地方。在此基础上,星海S7之所以还能提供极具竞争力的定价,根基在于东风柳汽70年深厚的供应链积淀。

用户战役:破解“既要又要”的消费悖论

面对新能源市场最尖锐的矛盾——消费者对“高端体验”与“亲民价格”的双重渴求,星海S7的市场团队深知,成功绝非参数堆砌的胜利,用户不是不愿意花钱,而是厌倦了为看不见的科技光环买单。星海S7需要让每一分钱,都砸在用户的痛点上。

星海S7的定价极具颠覆性,其中纯电版起售价仅10.99万元,增程版起售价仅12.99万元。

有用户调研数据清晰显示:下沉市场用户对“入门即高配”的渴望远超想象。星海S7市场团队最终拍板:全系标配倒车影像、无钥匙进入、全景天幕……将竞品高配功能变为标配。

为了直捣合资燃油车腹地并在自主电动车中脱颖而出,星海S7推出“央企安心购,星海放暑价”八月限时钜惠活动,提供8.99万元起的超级置换惊喜价,还有最高10万元5年长贷2年0息的金融优惠政策。

针对20岁+年轻群体对颜值与操控的执着,星海S7研发团队选择在保证家用的舒适性基础上,释放运动基因。最终成果令人惊喜:6.67秒零百加速配合5.45m同级最小转弯半径,被有的年轻车主戏称为“秋名山新弯道王”。

30岁+家庭用户的核心痛点,被星海S7市场团队拆解为“空间”“舒适”“经济”。星海S7的回应是:可秒变1.8米星空大床的后排 + 513L基础容积/1303L拓展空间。对于用户而言,周末带娃露营,外放电煮火锅,省下的油钱够吃三顿海底捞。

对于40岁+用户看重的安全、续航、可靠性,星海S7祭出555km扎实纯电续航(南方用户实测近500km,媒体北方低温实测也超过400km)+拥有17项主动安全配置的 L2+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跨城通勤族的反馈直击核心,650km续航纯电版省内一口气回老家,增程版更是能够轻松跨省出行。

产品定义阶段,关于配置取舍的争论从未停止。星海S7研发团队坚持将成本投向高感知区域,如全系热泵空调(可显著提升约15%冬季续航)。作为一款10万元级的亲民车型,星海S7想实现技术平权,必须做精准的切割,团队选择把钱花在刀刃上——刀刃就是用户每天高频接触、最能感知价值的点。

销量印证了星海S7匹配用户需求的能力。今年二季度,星海S7销量环比增长358%,成为该细分市场中增速最快的车型。星海S7证明了,用户真正喜欢的性价比,是让顶级技术和东方美学,不再只是少数人的特权。

文/濮振宇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