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小辣条背后的大生意:卫龙上半年收入破34亿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朱天宇 互联网那些事 时间:2025-08-18 12:23:48



《2025-2031年中国辣味零食市场全景调查与行业发展趋势报告》显示,辣味零食品类市场规模预计在2029年达到1323.8亿元。

在这样一个千亿级的大市场里,身为辣条顶流的卫龙又能分到多少蛋糕?

卫龙公布2025上半年业绩

据媒体报道,8月14日,卫龙美味的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如期出炉。相关内容指出,在本轮报告期内,卫龙实现总收入34.83亿元,同比增长18.5%;净利润约为7.36亿元,同比上升18.5%。即在今年上半年,卫龙取得了收入、净利润双位数增长的好成绩。

就市场大盘而言。

《2025-2031年中国辣味零食市场全景调查与行业发展趋势报告》显示,辣味零食品类市场规模预计在2029年达到1323.8亿元。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成长,于赛道中竞技的各个品牌也将为争夺更多的份额而迈向“白热化竞争”这一剧情。



在这样的背景下,身为业内一线品牌的卫龙也在上半年推出了麻酱魔芋爽、麻辣小龙虾味辣条、麻辣牛肉味亲嘴烧等新款产品,以此去维护消费者对品牌的购物黏性,于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强化公司本体的抗风险能力。

正因如此,调味面制品、蔬菜制品在过去的半年时光里为卫龙贡献的总收入超过34亿元。上述均衡发展模式(兼顾调味面制品、蔬菜制品的开发进度),也为品牌打造了双链营收模型,避免了旗下产品因投入不均而导致营收能力“偏科”的情况出现。

事实上,今天卫龙的名片产品早已不限于“辣条”一种。作为国内魔芋食品的领军人物,卫龙旗下“魔芋爽”等蔬菜制品的收入贡献已超过21亿元,较比上年同期增长44.3%。相关业务板块,也因周边产品的强势表现成为了卫龙内部不容忽视的第二营收曲线。

小辣条也能撑起大生意

在湖南平江有一种叫做“酱干”的特色小吃。

1998年,因气候变化导致的大豆价格上涨,使得酱干的制作成本、售价、利润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波动。为迎合市场变化,一些人便开始用面粉去代替大豆制作“麻辣面筋”来代替前者的生态位。

1999年,决意外出创业的刘卫平一路北上,从平江老家辗转来到了河南漯河。作为我国的小麦主产区之一,漯河当地拥有悠久的面食文化。也正是在这里,刚从老妇手里接过牛筋面的刘卫平突然想到了一个价值数亿的创意。

“如果把老家麻辣面筋的调料,搭配上牛筋面会怎么样?”

在这个想法的驱动下,刘卫平很快购置了设备和原材料,并就此生产出了第一批辣味零食。由于首批产品的外观和鳝鱼相似,所以他便把“鳝鱼条”“辣味鱼条”当做了这些零食的名字。在此之后,随着“辣味鱼条”在市场上的走俏,“辣条”这个更加朗朗上口的简称,也渐渐变成了该品类的代名词。



时间来到2001、2005年,辣条的出现快速让刘卫平站稳脚跟,并一路推着他成立了“卫龙美味”(卫龙商标于2004年注册成功)。但问题在于,由于辣条的生产门槛相对较低,所以市面上也很快出现了大批模仿者。

好消息是,作为行业先行者,刘卫平深知标准化体系、工业化产线是让品牌长青发展的核心。正因于此,他耗费大量精力打造的食品工厂、质检标准,才让卫龙规避了当年名动一时的“辣条违规添加禁用防腐剂”事件。让卫龙在众模仿者、小作坊纷纷退出游戏的时候,吃下了大部分市场蛋糕,就此坐上了行业第一梯队的宝座。

从每天消耗6包面粉,到每天消耗上万包。今天的卫龙已经成为了国内最大的辣味休闲食品企业之一。而卫龙的产品矩阵,也在过去的数年间涵盖了调味面制品、菜制品和其他品类,产品身影更是在全国各地随处可见。

卫龙深耕的不只有辣条生产线

上文我们提到,随着辣味零食市场规模的成长,行业的整体竞争烈度也呈持续增加趋势。具体而言,今天和卫龙同场竞技的早已不是千禧年附近的模仿者,而是三只松鼠、劲仔、盐津铺子等研发生产实力强劲、拥有核心技术或拳头产品的知名品牌。

在这样的背景下,卫龙为寻求新的突破口。它也在加大研发力度同时,针对经销网络、营销模型方面展开了深度耕耘。

据了解,目前卫龙的线下合作经销商已高达1777家。这些合作经销商的出现,也意味着卫龙产品不仅能出现在国内各商超的货架上,还会出现在各电商平台、会员制超市、零食仓储店里,以此为卫龙提供多维度的销售渠道布局,让其更灵活的应对市场变化。



至于营销模型,在2025年上半年卫龙曾和肯德基的“疯狂星期四”联动宣传;和白象联名推出“辣条拌面”等。这种将辣条和特殊场景、产品跨界绑定的宣传模式,也让卫龙强化了自身“以年轻人为主”“和年轻人交朋友”的品牌形象,进而借助梗文化等新兴概念博得了更多年轻消费者的好感。

对卫龙来说,经典风味产品、创新系列产品确实是自己的立身之本、前进引擎。但高度成熟的经销网络、更符合年轻人喜好的营销方案,也是它穿越竞争周期的重要依仗。这种全方位发展的策略,不仅能让卫龙在传统消费场景里保持优势,还能让它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占据主动。

财报数据发布后,卫龙董事长刘卫平曾表示:“集团将以更积极、更主动的心态拥抱市场的变化,以更好的产品、更优质的服务和体验不断提升我们的竞争力,持续为消费者、客户、员工、投资人及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不知在即将到来的2025年末,卫龙又将交出怎样的经营答卷?

参考

卫龙官方网站

新浪财经:卫龙美味2025中期营收同比增长18.5% 开启结构性增长新周期

新浪财经:市值361亿港元,河南漯河首富杀回来了

格隆汇:卫龙美味公布2025年中期业绩 业绩持续稳健攀升 收入净利双增 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18元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