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视觉中国
8月18日电(记者 翟智超)8月16日,一则由自媒体博主楼斌Robin发布的评测视频在数码圈引发震动。视频通过一镜到底的剃须对比测试,得出飞科售价399元的产品优于徕芬699元剃须刀的结论,标题直指徕芬剃须刀竟然打不过飞科。
评测发布仅数小时,徕芬科技创始人叶洪新便在微博做出激烈回应,直斥该评测收钱办事没良心。他更抛出一个关键信息:评测博主楼斌的亲哥哥潘坚,正是徕芬的前员工。这一关系揭示,瞬间将争议推向高潮。
次日凌晨,矛盾进一步升级。叶洪新再度发文,提出更严重的指控:潘坚在2022年获得500万元离职后,持续靠出卖和打击徕芬获利,并涉嫌勾结内部员工虚构一个50万元的合作项目。
随后,处于风暴中心的潘坚迅速回应。关于500万巨款,他给出了截然不同的解释,这笔钱源于叶洪新当年邀请其入伙时承诺的股权上市前5%、上市后2%的股份。潘坚强调这是其应得权益的体现,绝非简单的离职补偿。另外,针对50万项目指控,他坚决否认虚构,称该项目实为免费合作,款项仅用于支付中间人的合理费用。
对于潘坚的回应,蓝鲸科技记者就此采访了徕芬方面,徕芬方面称,授予潘坚的股权协议存在明确生效条件,而其离职的核心原因正是‘工作成果未达协议条款’。徕芬强调,那500万元实为叶洪新为求体面而额外支付的补偿。
同时,就50万项目,徕芬方面则表示,目前已掌握与50万项目相关的人员录音证据,并表态‘将视事态发展决定是否公开’。
实际上,这场激烈的个人恩怨背后,折射出的是徕芬当前面临的市场困境。作为曾以599元高速吹风机颠覆行业的黑马,徕芬正遭遇平替的强力围剿GfK中怡康发布的 2024 年前三季度中国吹风机市场监测数据,报告中指出:300元以下价格段在线上市场的份额比去年同期提升近11个百分点,量同比增速高达76.8%。叶洪新曾无奈承认:299元的售价我们只有40%不到的毛利,被70%毛利的对手按在地上摩擦。因此,今年5月推出的电动剃须刀承载着徕芬翻盘的厚望,被叶洪新视为投入四年研发的徕芬的巅峰之作。
更深层次的冲突,是国产个护品牌间激烈的市场争夺战。徕芬与飞科在电动剃须刀、高速吹风机、电动牙刷三大品类已形成全面竞争格局。耐人寻味的是,叶洪新透露去年12月曾与飞科老板李丐腾达成国产品牌团结对外的共识。而潘坚转向服务飞科的行为,显然打破了这一微妙平衡。叶洪新在长文中控诉:潘坚在与徕芬分手后,开始服务徕芬竞品,反向攻打徕芬牙刷业务。潘坚则声称,选择飞科是基于其归因于对飞科二十多年深厚技术沉淀的价值认同。
不过,8月18日上午,叶洪新再发文:翻篇。志不在此,在星辰大海。潘坚则回应:竞争会有,商业常态,回归产品,才是根本。楼斌也表示风波就到这里吧,至于侵犯我和我哥名誉的事情,只要日后不再反复,我们也不再注追究。
然而,在法律层面,潘坚的行为是否触及离职协议红线,成为市场关注的问题。
徕芬方面向蓝鲸科技记者透露,潘坚与徕芬曾签署协议,其中明确约定合作结束后,潘坚不得通过任何形式损害徕芬及相关主体的权益与名誉。而潘坚在最新声明中,已承认博主微机分(此前争议测评关联账号)的视频是其主导的飞科合作内容这一行为是否构成违约,若违约需承担何种责任,目前尚无明确结论,仍存在法律争议风险。
与此同时,评测行业的公信力也因此面临拷问。数码行业观察人士向蓝鲸科技记者指出,无论50万商单真相如何,此次事件中,评测机构未主动披露与评测对象(徕芬)存在关键人物关联(前员工潘坚参与)这一核心信息,或许本身已构成明显瑕疵。当消费者面对此类错综复杂的隐性商业关系时,评测视频本应具备的参考价值,难免会大打折扣。
对此,徕芬方面也向蓝鲸科技记者强调,潘坚在最新声明中提及要用优质内容推广优秀国产产品,但此次楼斌的评测视频中存在明显谬误,徕芬将在后续通过正式渠道逐一回应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