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福建海峡银行:中小城商行拥抱大模型的探索与实践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朱天宇 金融电子化 时间:2025-08-18 16:31:04

文/福建海峡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俞敏

战略动因:政策与技术的双重驱动

在数字经济与金融科技深度融合的背景下,AI大模型已成为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引擎之一。“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数字经济建设,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发布《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数字金融发展方向。2025年初,以DeepSeek为代表的开源AI大模型大幅降低了应用门槛,私有化部署加速了金融场景创新突破。

对中小城商行而言,AI大模型是突破资源桎梏、重塑竞争力的关键工具。相较于大型银行的全场景覆盖能力,中小城商行更需聚焦“轻量化部署、场景化创新、本地化深耕”的实践路径——通过精准匹配高价值业务、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强化区域服务特色,将技术势能转化为发展动能。

实践起点:中小城商行的挑战与选择

作为深耕福建本土的城商行,福建海峡银行始终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坚守“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乡居民”的定位,以特色化、差异化金融服务支持区域实体经济发展。这一战略定位深刻影响着技术应用方向。我们认为,AI大模型并非追逐技术热点的工具,而是破解金融服务痛点的钥匙。面对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小微企业融资“短频急”、台胞跨境金融需求复杂、海洋产业链信息不对称等现实难题,福建海峡银行将AI大模型定位为“业务赋能引擎”,主动拥抱其技术变革机遇,确立“敏捷迭代、场景优先、安全可控”三大原则,坚守服务实体根本宗旨,在降本增效与价值创造间找到最佳路径,让技术创新始终服务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小而精”的差异化竞争力,构建三大核心能力。

资源聚焦能力:受限于AI人才与算力瓶颈,集中有限资源聚焦业务场景,通过开源技术适配与流程再造提升投入产出比。

技术适配能力:立足区域经济特色挖掘高价值场景,建立技术能力与业务痛点的精准对接机制。

风控协同能力:构建合规框架下的敏捷创新体系,实现技术赋能与风险防控的动态平衡。

三大原则与核心能力形成动态适配,通过敏捷迭代驱动资源聚焦,场景优先牵引技术适配,安全可控赋能风控协同。

技术路径:轻量化部署与场景化落地

自ChatGPT发布以来,福建海峡银行始终以积极态度密切追踪AI技术演进,关注大模型能力升级与工程化工具成熟进程。伴随技术迭代加速与应用门槛持续降低,2025年初DeepSeek凭借开源可迭代架构、可控部署成本及可追溯决策链等特性崭露头角,为中小城商行提供了规模化应用AI的新机遇。福建海峡银行顺势而为,结合自身资源禀赋,采取“技术选型—场景突破—生态协同”的渐进式路径,系统化推进AI能力与业务场景的深度融合。

1. 技术选型:资源集约型部署策略

模型选择:综合全行资源与试点场景需求,合理匹配参数版本,采用开源框架(DeepSeek-R1-Distill-Qwen-32B),兼顾性能与本地算力适配性,避免盲目追求高配。

架构设计:构建“算力平台+AI大模型+RAG应用平台”三层技术架构,实现数据本地化存储与处理,严守安全底线。

效能优化:减少模型微调投入,降低开发成本,重心转向提示词优化与工作流设计,以低成本实现场景适配。

2. 场景突破:价值导向型落地策略

建立“试点验证—价值评估—规模推广”的闭环机制,全行范围内征集AI大模型试点场景,面向全辖开放本地化大模型应用平台,推动全体员工真试真用。重点培育高ROI(投资回报率)速赢项目,优先选取易于落地、高频使用的金融应用场景,聚集各方资源开展可行性论证,快速沉淀最佳实践,形成可复制的技术转化路径,进而为AI大模型的深度应用明确方向。

3. 生态协同:开放协作型发展策略

积极开展与先进同业和外部供应商的交流合作,借鉴大型银行成熟应用经验,携手超聚变公司等生态伙伴,结合本地化场景需求,降低试错成本,加速AI大模型战略落地进程,为推动全行业务创新与智能化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落地保障:从思维转型到组织变革

福建海峡银行构建了“认知升级—组织攻坚—探索推广”的大模型落地保障体系,以思想转型引领战略破局,依托敏捷组织联合攻坚,学用结合培育创新生态。

1. 认知升级:统一全行上下AI战略认知

福建海峡银行党委高度重视AI大模型应用工作,2025年2月组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邀请权威专家开展大模型专题培训。培训对象覆盖中层以上干部,并传导至全体员工,以促动全行上下共同转变传统思维模式,系统性提升全员数字素养,实现从决策层到执行层的认知贯通。

2. 组织攻坚:成立业技融合敏捷小组

与此同时,跨部门组建“AI大模型应用场景敏捷小组”,业务团队与技术团队深度协同,业务条线聚焦场景挖掘与价值验证,明确需求方向,技术骨干组成“攻坚小队”,72小时即完成了信创底层模型框架搭建和本地化部署。3月初,本地化部署的AI大模型应用平台正式向全行开放,迅速在行内掀起AI大模型应用场景探索热潮,推动创新实践不断深入。

3. 探索推广:构建学用一体创新生态

结合行业前沿趋势与具体应用实例,打造“AI知识小贴士”内部公众号与线上学习培训平台,聚焦行内实操案例、AI大模型常识等主题,持续推送高质量文章,发布《如何正确看待AI大模型》《基于DeepSeek的反洗钱可疑交易自动化分析》等6篇推文,助力全行员工深化理解与应用。通过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和互动式的学习体验,激发员工广泛参与AI大模型应用试点的积极性,形成“学习—实践—优化”的良性循环。

应用成效:业务领域实践成果

福建海峡银行紧密围绕自身业务特色,聚焦办公辅助、自主分析、营销推介、合规审查及智能体应用等方面探索实践,取得初步成效。

办公辅助:优先在公文写作、政策解读等办公辅助类场景中,实现全方位覆盖与深度应用,助力员工高效完成工作任务,全面提升办公效能。

自主分析:通过创新融合“AI+Python”技术,成功打造数据自动化填报方案,数据处理时效提升50%以上,有效解决了高频固定结构化报表的处理时效问题。

营销推介:“对公业务管理系统”接入智能问答大模型,为客户经理提供最新营销政策、产品信息及业务办理操作指南等智能化咨询,辅助客户经理针对不同客群提出个性化产品推荐,服务响应速度明显加快。

合规审查:积极探索AI技术在反洗钱领域的创新应用,成功实现可疑案例甄别及报告自动生成。借助AI大模型对案例可疑点进行分析,自动生成结果报告,生成时间缩短50%,显著降低业务人员的报告编写时长。

智能体应用:聚焦行业特色服务,打造小型智能体应用,构建“台湾青年综合服务平台”,为台胞客户倾心打造深度融合金融服务与政务服务的一站式平台。该平台接入腾讯云智能问答大模型,推出“AI海融榕”对话式智能问答服务,为台胞客户提供精准的金融政策咨询,搭建两岸金融交流合作的桥梁。

未来规划:技术融合与生态共建

后续福建海峡银行将继续秉持开放共享理念,以深化AI大模型应用为基础,持续拓展AI技术应用边界。一方面,积极探索智能交互、多模态融合等前沿技术在金融服务中的创新应用,打造开放、共享的数字金融生态;另一方面,聚焦对台金融、海洋金融等特色领域,与生态伙伴共同打造具有区域辨识度的智能金融解决方案。同时,也将加强与同业及科技企业的深度合作,推动技术共研、经验共享,持续完善多方联动的金融科技创新生态。

(此文刊发于《金融电子化》2025年6月上半月刊)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