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是国事也是家事,关系到人民群众晚年的生活质量。
从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将养老金融作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一,到2024年初国家出台首个支持银发经济发展的专门文件,再到2024年9月国务院发布保险业第三个“国十条”提到“丰富与银发经济相适应的保险产品、服务和保险资金支持方式”,多份政策文件将养老金融摆在重要位置。
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2023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为2.97亿人,占总人口比重21.1%;65岁以上人口超过2.17亿人,占比15.4%。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发展养老金融是应对之策。在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纵深推进的背景下,银发经济成为普惠金融、养老金融与民生保障深度融合的重要领域。
服务是养老金融的核心内容,与老年人医疗、康养、健康管理相衔接,可被视为养老金融范畴的进一步延伸。业内人士认为,大模型、大数据、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迭代,将为养老服务提供良好的载体和手段。金融保险机构需要不断探索产品和服务创新,以更高质量的供给来满足不同群体多元化、综合化、复杂化、个性化的养老需求。
加快建设养老金融国寿服务体系
作为国有大型金融保险机构,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股票代码:601628.SH,2628.HK)紧紧围绕建设金融强国目标,充分发挥保险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举全系统之力加快建设养老金融国寿服务体系。
持续深化养老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人寿进一步丰富产品供给,加快商保年金、健康保险等业务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健康养老保障需求。发挥长期资产配置优势,结合保险产品特有的风险保障功能,在充分考虑产品养老资金稳健积累的基础上,根据不同风险承受能力、不同年龄阶段客户需求,提供更多元的保障责任,在售的十余款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包含了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年金保险及两全保险等类型,在收益安全性、全面风险保障等方面有比较优势。
“我们将围绕商保年金、健康保险、普惠保险、绿色保险等领域继续加大产品服务创新供给,特别是服务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积极发展商保年金,确保个人养老金行业领先地位。探索将养老保险与健康、养老照护等服务有效衔接。”中国人寿董事长蔡希良在该公司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将用好用足大健康基金、大养老基金和银发产业基金,持续推进“保险+康养”生态体系建设,加强大健康、大养老服务供给企业的合作投资,成为银发经济的重要参与者、供应者,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公司长期资产的保值增值。
创新打造“银龄安康·金融敬老”项目
作为寿险“头雁”的驻闽机构,中国人寿福建省分公司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倾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聚焦养老金融创新实践,助力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在当地金融监管部门“五同”养老金融服务机制指导下,中国人寿福建省分公司辖下的龙岩分公司立足革命老区实际,不折不扣抓落实,有担当、有思路、有办法,从产业事业同步推进、养乐需求同步满足、康养服务同步融合、银发潜能同步激发、社会资源同步共享五个维度发力,创新推出“银龄安康·金融敬老”项目,以普惠保险筑牢保障底线、数智服务赋能品质生活、公益实践激发银龄价值,探索出一条“保险+服务+科技+公益”的养老金融新路径,为老区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雷厉风行抓落实,说干就干、马上就办。在龙岩金融监管分局、市民政局,以及市财政局联合指导和支持下,中国人寿龙岩分公司首创“行业协作+专业赋能”结对帮扶模式。针对社区养老机构经营困境,联合照护康养机构和通信运营商,为长者食堂等社区养老机构注入保险保障、金融宣教、暖心服务、智能安防等专业力量,纾解运营压力,提升服务水平。例如,和电信联合设计的智能安防服务,拥有“一键呼救”“电子栅栏”“智能定位”等功能,大幅降低老年人摔倒等突发状况无法第一时间得到救助的风险。另一方面,创新推出“银龄安康”普惠保险方案,承保年龄向高龄老人拓展,保障责任涵盖意外伤害、医疗补偿及住院津贴等,团体版保费低至每人20元,并通过“政府买单、险企让利”的公益模式,让保险保障覆盖更广泛的老年人群体。2024年底,该项目已为龙岩市12.88万老年人提供20.2亿元风险保障,平均理赔时效仅0.12天,有效防范因病、因意外致贫返贫风险。
图:“银龄安康·金融敬老”项目启动
龙岩市古田镇五龙村长者食堂作为首批试点结对帮扶机构,已蝶变为集膳食服务、健康管理、金融咨询、文化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银龄综合服务体”。
“以前总担心食堂会不会经营不下去,现在中国人寿来帮忙,心里踏实多了,而且服务还更多更好了!”五龙村老人们的真切话语,印证着服务升级带来的获得感。
求真务实抓落实,实事求是、真抓实干。为解决老年人体检难、看病远等痛点,项目构建“线下+线上”融合服务体系。线下在养老机构和网点部署新型“数智健康体检一体机”,免费提供血压、血糖等11项指标“一站式”检测。线上接入互联网医院平台,打造AI中医诊断、视频问诊、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等智慧服务矩阵,配套“绿色通道+全程陪诊”就医保障。2024年开展健康服务累计惠及3.2万人次,真正实现“小病不出社区,大病精准导医”。
图:老年人免费体检
同时,适老化改造工程全面推进:网点增设“适老版自助终端”“无障碍通道”,保留现金窗口和存折服务;组建“银龄服务贴心小管家”队伍,提供方言一对一陪伴;设计“金融骗橘”“投保芝士区”等趣味游戏,寓教于乐普及防诈知识。
敢作善为抓落实,创新担当、务求实效。中国人寿龙岩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致力于打造“安享+乐享”融合的老年生活圈,不仅要让老有所养、老有所用,更要推动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该项目创新开设“银龄市集”,依托长者食堂、网点等场地举办开市活动,老年人可通过销售自种农产品、 手工艺品增收,单次摆摊收入可达百元以上,实现从“被动养老”向“价值创造”转变。同步开设“乐龄学堂”,定制太极拳、插花、剪纸非遗等多种类课程,并结合元宵、重阳等传统节日举办智慧养老游园活动。2024年累计举办文娱活动103场,服务8000余人次,真正助力银龄群体实现“物质增收+精神富足”双提升。
图:“银龄市集”开市
“这次开市,我的黄酒和草药特别受欢迎,卖了有200块了,没想到老了还能靠自己赚钱!”一位参与银龄市集的老人高兴地说。
从普惠保障到智慧服务,从健康管理到价值创造,中国人寿龙岩分公司坚守金融为民初心,以“五同”养老金融服务机制为抓手,持续深化“银龄安康·金融敬老”项目,以金融之笔描绘“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安、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幸福长卷。
主动发挥主责主业优势,扎实推进养老金融,为老年人群提供更多元化的金融保障服务,是中国人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和践行“四抓落实”要求的生动体现。未来,中国人寿将持续以“四抓落实”为指引,不断深化养老金融供给侧改革,聚焦银发群体急难愁盼,全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在普惠保险覆盖、适老化服务升级、银龄潜能激活等领域深耕发力,为新时代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国寿方案”,让金融为民的初心在红土地上绽放温暖光芒。
— 证券市场周刊 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