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杨峰
8月19日15时33分,中国商业航天公司中科宇航研制的力箭一号遥十运载火箭(中国妇女号),在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的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发射升空,将包含2颗墨西哥卫星在内的7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8月19日力箭一号遥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中科宇航供图
中国商业航天首次进入北美市场
据中科宇航公司介绍,本次发射的7颗卫星分别为,中科卫星05星,多功能试验二号卫星01星、02星、03星(天拓六号卫星),天雁26星,ThumbSat-1卫星,ThumbSat-2卫星。
其中ThumbSat系列卫星,由墨西哥ThumbSat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研制,中科宇航配套通用接口星箭分离部署器,具备规模复制和模块化升级的能力。
ThumbSat任务隶属一项致力于推动航天技术大众化、小型化与低成本化的创新性商业航天计划。本次发射的主要任务为验证卫星平台的低轨通信能力及载荷影像的传输性能,为后续面向科教等领域的国际合作提供一套低门槛的方案。
封面新闻记者了解到,此次任务是中国商业航天企业首次发射墨西哥研制的卫星,标志着中墨两国在卫星整星领域的突破性合作,也标志着中国航天在北美商业航天市场取得里程碑式突破。
8月19日力箭一号遥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中科宇航供图
加快与国际市场接轨
力箭一号副总指挥孟祥福向封面新闻记者表示,目前,力箭一号火箭已累计将70颗卫星精准送入预定轨道,入轨载荷总质量超7吨。中科宇航在不断开拓市场、提高创新能力的同时,也致力于与全球各方共同开展科技创新和行业前沿的探索,发射服务业务已覆盖中国、欧洲、北美、南亚、中东等国家和区域。
孟祥福称,海外客户通常更关注火箭的价格、响应速度与任务灵活性、可靠性和入轨精度。“力箭一号凭借模块化设计、规模化生产,已将每公斤载荷发射成本降至1万美元以下,从签约到发射仅需3-4个月,入轨精度也均满足客户要求。”
8月19日力箭一号遥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中科宇航供图
在发射频率大幅提升的背景下,“我们通过供应链垂直整合、关键件至少储备2家合格供应商、供应商协同管理、联合技术攻关、合理库存与物流优化等措施,来保持产能与质量控制的平衡,提升供应链韧性和系统工程管理能力。”孟祥福说。
此次发射的力箭一号遥十运载火箭首次在位于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的火箭总装测试厂房完成总装测试、星箭对接等环节,实现火箭总装、测试、发射一体化,大幅缩短火箭整体的总装与测发周期。
8月19日力箭一号遥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中科宇航供图
箭体结构优化
提高运载能力近100kg
力箭一号总设计师史晓宁向封面新闻记者表示,本次力箭一号遥十任务,通过“去转接框”和”取消部分冗余遥测传感器“等设计,实现了箭体减重,运载能力提高近100kg,按照每公斤载荷1万美元价格计算,每次发射可节省成本超过500万人民币。
史晓宁解释,转接框是连接整流罩、卫星支架和四级箭体的结构部段,集成了三个部段的机械接口,主要目的是在地面星箭对接阶段,实现星罩组合体与箭体的快速对接,简化对接操作流程;但是作为火箭末级入轨结构的一部分,占用了相同重量的火箭运载能力。“去转接框”设计主要目的是将转接框由入轨结构改为地面工装,全箭对接前进行拆除,从而提高火箭运载能力。”
“本次任务前,我们通过开展星箭对接及联合操作试验、星箭模态试验、结构静力试验与有限元仿真联合分析等方式验证了‘去转接框’更改措施的有效性以及结构功能、性能指标的满足情况和火箭飞行可靠性。”力箭一号副总设计师孙良杰说。
史晓宁表示,本次任务还在前期飞行任务积累大量遥测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测量系统“简遥”设计,取消部分冗余遥测传感器和相关测量采集系统,实现测量系统减重。
“后续,力箭一号将在保证飞行可靠性的前提下,通过飞行数据的持续积累,并结合补充地面试验验证,释放部分设计余量,并进行局部优化设计;计划通过系统减重提高运载能力、产品自研和供应链优化降低采购成本、算法和软件优化提高发射任务适应性等几方面不断提高力箭一号的市场竞争力。”史晓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