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17日,由国际运动神经科学学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心理学分会和南京体育学院联合主办的2025年运动认知神经科学国际会议在南京国际会议大酒店顺利召开。南京体育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吴兵成,中国体育科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杨国庆,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心理学分会主任张欣,国际运动神经科学学会代表Charles Hillman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
本次大会由南京体育学院运动与脑健康研究院、江苏省运动与健康工程协同创新中心、运动训练与脑科学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承办,南京尖创科技有限公司协办。
大会以“体育运动神经科学的理论与应用”为主题,邀请了中国、美国、英国、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的20余位专家学者,吸引了来自68所高校及11家科研机构的250多位学者提交论文和报名参会。大会共开设8场主旨报告、1个圆桌论坛、5场平行论坛和5个主题的墙报交流,广泛探讨体育运动神经科学多个领域的前沿性、关键性热点学术问题。
本次大会主旨报告邀请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殷恒婵、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Kirk Erickson、南京体育学院教授陈爱国、美国东北大学Charles Hillman教授等8位专家作为特邀报告嘉宾,分别分享了“学校体育价值的达成”“如何通过体育活动降低可控的痴呆风险因素”“体育运动神经科学的认识与发展”“体育活动对学龄儿童认知和脑健康的影响”等体育运动神经科学最新研究成果。
大会平行论坛聚焦于身体活动/锻炼领域、竞技体育领域与学校体育领域的体育运动神经科学研究,通过专题报告、互动讨论等形式,深入探讨运动影响心理的神经机制,为这些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多元视角和前沿思路。
圆桌论坛以“体育运动神经科学领域的未来发展与挑战”为议题,邀请黄冈师范学院校长漆昌柱、上海体育大学教授周成林、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Kirk Erickson、北京体育大学教授王英春、深圳大学教授邹立业等专家围绕基础研究、学科融合、国际合作模式等议题分享了见解。
大会发布了由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与研究机构联合发起的《国际体育运动神经科学南京倡议》。该倡议凝聚国际运动神经科学学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心理学分会等机构的共同理念与发展愿景,旨在进一步推动学科的持续发展,深化国际合作与学术互鉴。
经过深入探讨,本次大会更新了对运动认知神经科学的认识,首次提出体育运动神经科学的概念,并对其定义、领域界定、主要研究内容等方面达成了多方共识。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深化体育运动神经科学研究领域的合作有助于为学科发展注入新动能,促进人类身心脑发展,增进人类心理健康和社会福祉。
大会现场
大会开幕式现场
大会主报告现场
大会平行论坛现场
大会圆桌论坛现场
倡议发布现场
南京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