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丨深蓝财经
撰文丨王鑫
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的路上,一则基金经理老仓鼠的消息,再次刺痛了投资者的敏感神经。
1
基金经理李丹,暗搞“老鼠仓”三年
8月18日,天津证监局给基金经理李丹开的一张罚单刷屏了。
经查明,1982年出生的李丹,家住北京海淀区,于2013年12月9日,入职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016年2月至2024年2月,李丹担任某基金的基金经理,负责该基金具体投资运作,知悉该基金投资决策情况、交易情况、持仓情况等未公开信息。
2022年3月22日至2024年2月8日期间,李丹控制“王某”证券账户从事与基金未公开信息相关的交易活动,李丹作出交易决策,指示杨某尘具体实施下单操作。
相关交易与基金发生交易趋同,趋同买入股票41只,趋同买入股票占比74.55%,趋同买入金额3311.97万元,趋同买入金额占比72.77%,交易亏损。
这种趋同交易,说白了就是臭名昭著的“老鼠仓”。就是基金公司内部的人,用自己知道的内幕消息,先用自己的钱或关联账户买卖股票,坑害基民和公司的利益。这在基金圈可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天津证监局指出,李丹上述违法事实,有公司情况说明、基金交易资料、相关人员询问笔录、微信聊天记录、证券账户资料、银行交易流水、交易所计算数据等证据,足以证明。
李丹还想辩解,提出涉案期间部分趋同股票并非其授意下的交易、造成趋同具有合理原因、资金没有直接进入“王某”账户等,但天津证监局没听她那一套。
最终决定对她罚款60万元。
2
任期业绩稀烂,还收天价管理费
深蓝财经梳理公开信息,被罚的这个李丹,跟国寿安保基金的前基金经理李丹,信息完全对得上,她几个月前已经从国寿安保离职了。
18日下午,国寿安保基金也回应了,说这是前员工李丹的个人行为,跟公司无关。公司会继续推进合规建设,维护基民利益(场面话还是要说的)。
央视财经报道截图
天天基金网显示,李丹曾任职中国银河证券研究员,2013年加入国寿安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先后管理过国寿安保核心产业灵活混合、国寿安保稳嘉混合、国寿安保稳寿混合、国寿安保稳吉混合、国寿安保消费新蓝海灵活混合、国寿安保稳信混合。
上述产品按AC份额计算,实际是13只,李丹任期内9只盈利、4只亏损,其中回报最高的是国寿安保稳嘉混合A,收益率39.53%,回报最低的是国寿安保裕祥混合A,收益率-8.3%。
对照天津证监局的罚单细节,本次涉及“老鼠仓”的基金应该是李丹2016年2月至2024年2月8日管理的国寿安保核心产业灵活混合,其8年任期,收益率-4.53%,十分差劲。
尤其李丹单独管理的两个时间段,创造的收益率分别为0.51%、-26.46%,系该基金最差的收益表现,严重拖累长期业绩。更讽刺的是,在这只基金上做了3年“老鼠仓”,李丹也以亏损收场。
翻看这只基金历年的报告,上面都白纸黑字写着:“本报告期,不存在损害投资者利益的不公平交易行为。” 现在回头看,脸打得啪啪响。
深蓝财经算了一笔账,李丹任期内,该基金累计为国寿安保创造的净管理费高达3908.59万元,每年管理费率雷打不动收1.5%。
在收取高昂管理费的同时,李丹非但未能为投资者创造正收益,反而大肆进行“老鼠仓”交易,这就太气人了。基民这波被坑得,真是结结实实挨了一记背刺!
好在,2025年5月,证监会《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落地,公募基金迎来浮动费率时代。
以后那种“基民亏得底朝天,基金公司照样赚大钱”的荒唐局面,终于要开始改变了。
深蓝财经新媒体集群发源于深蓝财经记者社区,已有15年历史,是国内知名财经新媒体,旗下账号关注中国最具价值公司、前沿行业发展、新兴区域经济,为投资者、上市公司高管、中产阶级提供价值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