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盐城盐都新能源“链”就新质生产力,三年冲刺300亿产业集群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钟景轩 上游新闻 时间:2025-08-20 16:13:40

在盐都区远航锦锂的自动化生产车间里,一批批磷酸铁锂新型储能电芯产品正沿着生产线有序流转。这些电池不仅能够为重卡、矿卡、工程机械提供动力,更在储能领域展现出卓越性能,可降低整体投资成本10%以上。今年以来,盐城市盐都区紧扣“双碳”目标,在储能新赛道上加速奔跑,一批优质企业脱颖而出,为区域绿色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风光储氢一体布局,盐都瞄准绿色赛道

在江苏省全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战略背景下,盐都区积极融入全市“风光储氢”一体化发展格局。这一布局不仅顺应能源革命趋势,更是基于区域产业基础与资源禀赋的战略选择。

盐都区聚焦新能源商用车、新型动力及储能电池生产集成和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等核心领域。这些领域犹如绿色发展的“新引擎”,一旦全面启动,将为盐都区带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在新能源商用车方面,盐都区看到了未来交通领域的变革趋势,提前布局,期望在这个新兴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而新型动力及储能电池生产集成,更是关乎新能源产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只有解决了储能这一“卡脖子”问题,才能让新能源的利用更加稳定、高效。至于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盐都区则希望借此完善自身产业链条,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企业集聚发力,产业成果初显

随着产业布局的深入推进,盐都区已形成良好的新能源产业生态。华锐风电作为风电领域的领军企业,依托盐都区的产业优势,持续拓展海上风电产品线。一座座矗立在海边的巨型风机,不仅成为沿海的一道风景线,更将海风转化为清洁电能,为经济发展注入绿色动力。

远航锦锂在储能领域的表现尤为亮眼。在生产车间内,自动化设备高速运转,一片繁忙景象。该公司自主研发的324动力电池,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在市场上大放异彩。这款产品不仅适用于重卡、矿卡、工程机械、电动船舶等动力系统,还能完美适配储能项目,整体投资成本可下降10%以上。截至目前,公司已实现销售6亿元,在手订单排到10月底,预计2025年开票销售可达10亿元。

江苏远航锦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朱胜华表示:“公司将持续加大绿色低碳前沿技术研发投入,不断优化产品性能,同时深化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力争在科研创新方面取得更大突破,为构建完整的储能与动力电池产业链贡献力量。”


远航锦锂盐城工厂 图片来源/盐城新闻网

作为远航锦锂的配套项目,盐城融和智电新能源有限公司专注于模组电池包生产,年产能达5GWh。自2024年10月投产以来,公司订单持续饱和,销售额已突破5亿元,生产计划排至8月。通过自主研发车储共用电池、充换电设施运营及数字化解决方案,公司正积极推动交通与能源的融合发展,抢占新能源市场多场景应用先机。

集聚效应凸显,迈向300亿元目标

目前,盐都区已形成较为完整的新型储能产业链条。上游材料装备环节,博盛新材料、君润电芯外壳、纳电负极材料等企业提供坚实基础支撑;中游电芯系统环节,远航锦锂、锂海电池、中科兆能等企业持续推动技术创新;下游集成与输变电环节,富能宝储能、国投中科、华盛电气等企业不断拓展市场应用。

城西南新能源低碳广场通过引进阿维塔、深蓝、启源等知名品牌,正在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高地。据悉,该广场年内将新增4家以上交付中心,预计实现开票销售5亿元以上,税收1000万元左右。


城西南新能源低碳广场 图片来源/盐都人

与此同时,盐都区正积极与极氪、吉利、理想等国内外知名新能源汽车品牌接洽,加快布局品牌交付中心,通过提供多元化的汽车销售服务,为消费者带来更便利、专业的购车体验,着力打造全省领先的新能源低碳广场。

展望未来,盐都区将继续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持续壮大产业规模。按照发展规划,盐都区将通过紧盯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实施差异化发展策略,力争三年内新能源产业规模突破300亿元。为此,盐都区一方面加大科技创新投入,鼓励产学研合作突破技术瓶颈;另一方面积极拓展市场,加强国内外合作交流,不断提升区域新能源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文/李诗睿

资料中国江苏网、盐城市盐都区人民政府、盐都人、盐城新闻网、盐都日报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