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欧阳宏宇
“下一个万亿级产业是什么?毫无疑问是陪伴机器人。”8月19日,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在四川绵阳表示,随着国产智能底座能力已经完全自主可控,通过机器人赋能服务业、工业等典型应用场景,已经看得见摸得着,能够马上带来经济效益。
在刚刚结束的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来自全球16个国家的280支参赛队伍,全面展现出了人形机器人在智能决策、运动协作等领域前沿成果,预示了机器人已经跨越运动能力门槛。如今,让机器人实现与人自然交流的进化,也在变成现实。
“机器人已变得越来越能听会说,越来越有趣,越来越能带来情绪价值。”据刘庆峰介绍,借助已构建的机器人超脑平台,可以实现如多模态降噪理解、极速超拟人交互、全套软硬件交互模组等技术赋能,并在工业、服务、特种和人形等四大领域形成广泛应用。
以人形机器人为例,记者注意到,在给机器人装备上一块“智能语音背包”后,机器人就可以实现了从能听到会懂会说。
“当这样的机器人在未来进入每一个家庭,解决养老问题,我觉得有无比巨大的空间。”刘庆峰说,
据了解,科大讯飞机器人超脑平台应用分中心已于近期落地四川绵阳。在刘庆峰看来,绵阳的产业配套齐全,扶持政策良好。通过自主可控的“智算平台+大模型”,打造出的AI+产业示范中心,将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融合,为城市数字化转型提供新动能,为本地化技术协作与产学研创新协同提供强支撑。
从芯片、操作系统、应用软件深度打通,到借助AI赋能机器人在办事办文,问政问数场景实现能力大幅提升,包括宇树科技、优必选在内的多家具身智能机器人头部企业在内,国产智能底座已让科技企业与机器人厂商实现对接。
“应用才是硬道理,从合作伙伴不太愿意用到现在好用易用,关键是底座能否更好地跟行业对接。”刘庆峰预测,面对一个个刚需应用场景,国产智能底座还具备很强的可持续发展创新潜力。下一步,将助推全国产战略平台对标全球最高水平,为全球提供多语言大模型的第二种选择,并在关键领域中做到全世界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