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百度季收创三年新低,CFO预警AI搜索变现尚早,三季度仍将承压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顾雨柔 蓝鲸新闻 时间:2025-08-21 10:17:17


8月21日讯(记者 朱俊熹)8月20日港股收盘后,百度发布了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二季度财务业绩。财报显示,百度二季度总收入达327.1亿元,同比下滑4%,录得近三年来最大降幅,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327.6亿元。归属百度的净利润为73.2亿元,同比增长33%。

若剔除爱奇艺,当季百度核心收入同比下滑2%至262.5亿元,主要是由于在线营销收入的下滑抵消了非在线营销业务的增长。具体来看,以广告服务为核心的在线营销业务当季收入为162亿元,同比大跌15%,仍占百度核心收入的近六成。而非在线营销收入同比增长40%至94亿元,得益于AI云业务的带动。

在业绩电话会上,7月初从金山云加入百度的首席财务官何海建表示,由于AI搜索变现仍处于非常早期阶段,尚未实现规模化,因此短期内收入和利润率将承受相当大的压力,预计第三季度尤其具有挑战性。"随着核心广告业务的恢复和稳定,利润率有望改善。"

何海建补充称,为了缓解短期影响,将积极推动百度内部效率提升,包括加强不同事业群之间的资源协调。此外,虽然仍保持对AI长期投资的承诺,但在投资节奏上会非常审慎,以避免未来利润率波动恶化。

百度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在电话会上强调,利用AI改造百度的产品仍然是战略重点,尤其是针对面向消费者的传统搜索产品。移动生态事业群组(MEG)负责人罗戎更称百度是用AI改造搜索"最激进的公司之一",正在用基于多模态的AI生成内容来彻底取代静态文本超链接,而不是简单地将AI生成的摘要插入到搜索结果中。

据百度最新披露,当季超过50%的移动搜索结果页面包含AI生成内容。截至7月,该比例升至64%,较4月的35%实现大幅提升。

罗戎称,二季度已经开始AI搜索变现的早期测试。但考虑到用户体验,大规模变现尚未启动,仍采取谨慎推进的策略。例如通过智能体、数字人等产品,搜索可从单纯的信息提供逐步延伸至真实服务的交付。长期来看,这一模式有望推动商业化从CPC(按点击付费)向CPS(按成交付费)转型,为变现带来更高上限。

AI云业务方面,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7%至65亿元,其中绝大部分由企业云业务贡献。据百度智能云事业群(ACG)负责人沈抖介绍,基于订阅制的收入占比过半,正计划逐步降低项目制收入的比例,以实现更稳定的收入结构。项目制收入通常与客户部署挂钩,会因项目时间安排和进度而在各季度间出现波动。

由于智能云业务相关成本及内容成本增加,当季百度销售成本同比增长12%至184亿元。但研发费用却减少13%至51亿元,百度将其归因于人员相关费用减少。

在AI竞赛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国内外科技大厂纷纷进入重投入期。腾讯上周公布的财报显示,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7%至202.5亿元,资本开支亦大涨119%至191.1亿元。阿里此前也宣布,未来三年将投入3800亿元用于AI及云基础设施建设,其资本支出动向预计将成为下周财报市场关注的焦点。

周三港股百度收报87.25港元/股,较前一日微跌0.74%。财报发布后,美股百度一度跌近3%。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