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成立不足三年的智元机器人在上海举办了其首届合作伙伴大会,释放出强烈的产业化加速信号。公司董事长兼CEO邓泰华在会上判断,2025年将是具身智能机器人商用发展的关键拐点,该赛道正处于“大爆发的前夜”,机器人将成为继手机和汽车之后的“下一代海量智能终端”。面对这一历史机遇,智元机器人正式将其核心战略聚焦于生态共建,旨在从“技术探索”全面转向“规模商用”。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智元机器人公布了一系列重磅举措。在技术层面,公司CTO彭志辉详细解读了以机器人本体为基础,围绕运动、交互、作业三大智能构建的“1+3”全栈技术战略。会上,彭志辉发布了旨在将机器人二次开发难度降至零门槛的动作表达创作平台“灵创平台(linkCraft)”,开发者可通过该平台像“导演”一样自由编排机器人行为。
同时,一款专为作业智能打造的轮式双臂机器人原型“灵犀X2-W”也首次亮相,该原型机具备全向移动、高自由度双臂和紧凑的机身设计,展现了其在精细作业场景的潜力。
在商业和生态布局上,智元机器人展现了极大的开放性。公司宣布将通过开源、被集成和资本赋能三大路径构建产业生态。具体措施包括开源机器人中间件AimRT和首个具身智能操作系统“灵渠OS”。
更引人注目的是,智元机器人正式启动了“智元A计划”,一个旨在孵化超过50个早期项目、三年内打造千亿级产业生态的创业加速计划。这一系列动作,配合其覆盖工业、商业等八大场景的解决方案和全新的渠道伙伴政策,清晰地表明了智元机器人希望携手全产业链力量,共同将具身智能的商业化落地进程推向快车道。
彭志辉在会上给出了明确的量化目标:展望未来三年,智元机器人计划实现十万台级通用机器人的规模化部署,并构建一个开放自进化的通用机器人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