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腾讯云宣布正式上线DeepSeek-V3.1版本。这一新版本不仅为企业和开发者提供了更稳定、更优质的服务,还通过腾讯云智能体开发平台(ADP)和TI平台同步上线,进一步降低了智能体构建的门槛,推动了AI技术的广泛应用。
腾讯云DeepSeek-V3.1版本的发布,标志着AI技术在云服务领域的又一次重要进步。企业和开发者现在可以通过腾讯云直接调用新版模型的API接口,享受更高效、更智能的服务体验。此次上线的新模型不仅在技术上取得了显著提升,还在多个实际应用场景中展现出了强大的性能和灵活性。
腾讯云智能体开发平台(ADP)也接入了新版DeepSeek-V3.1模型。该平台内置了RAG(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算法、工作流和智能体开发能力,用户可以快速搭建专属智能体应用。通过导入文档或问答对,智能体能够对接企业多模态知识,实现稳定精确的知识问答效果。此外,平台还支持画布式灵活编排工作流,可快速将企业系统API接入智能体,确保智能体输出更稳定可控。
腾讯云TI平台也第一时间上架了DeepSeek-V3.1模型,用户可以基于TI平台快速部署专属服务,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TI平台在业内率先支持DeepSeek全系模型的企业级精调与推理全链路功能,为金融、医疗、制造、零售等多个行业提供了更高效、便捷的AI模型构建及应用方案,进一步降低了企业在大模型应用中的技术门槛和研发成本。
DeepSeek-V3.1版本在工具调用和智能体支持上进一步增强,思考效率也得到了显著提升。新版本采用了混合推理架构,一个模型同时支持思考模式与非思考模式。相比之前的DeepSeek-R1-0528版本,DeepSeek-V3.1-Think能够在更短时间内给出答案。测试结果显示,经过思维链压缩训练后,V3.1-Think在输出token数减少20%-50%的情况下,各项任务的平均表现与R1-0528持平。同时,V3.1在非思考模式下的输出长度也得到了有效控制,能够在输出长度明显减少的情况下保持相同的模型性能。
此外,DeepSeek-V3.1在编程智能体上也取得了显著进步。在代码修复测评SWE与命令行终端环境下的复杂任务(Terminal-Bench)测试中,DeepSeek-V3.1相比之前的DeepSeek系列模型有明显提高。这表明新版本在处理复杂编程任务时更加高效和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