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全球每年因抗生素耐药相关死亡400万人,噬菌体或将成为破除耐药“新解”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唐云泽 上观新闻 时间:2025-08-23 00:09:05



抗生素耐药已成为全球临床医学一大难题。数据统计,全球每年抗生素耐药相关死亡病例达400万人,直接死亡病例达130万人。如何应对棘手的抗生素耐药?19-23日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召开的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噬菌体大会暨第八届中国噬菌体治疗大会传出消息,噬菌体疗法或成破解抗生素耐药的全新突破口。

复旦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朱同玉教授为记者介绍临床案例。56岁男性肾移植术后七 年,两年前因移植肾周和腹壁感染反复多次入院就医,髂窝移植肾周穿刺引流和腹壁脓肿分泌物培养均提示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予以多种抗菌药物治疗后,细菌难以清除。患者前后进行了三次手术切除,效果也不佳。



就在今年五月,患者腹壁脓腔合并的肉芽肿已经突破了皮肤,再次手术也无法去除感染灶。绝望之际,朱同玉教授噬菌体团队(复旦大学噬菌体研究所与创噬纪(上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团队),通过精准配型,找到裂解性噬菌体。

噬菌体治疗像剥洋葱一样,一步步摧毁患者体内的感染病灶。在经过多轮噬菌体局部治疗后,患者伤口愈合,伤口下的感染灶已明显缩小好转。目前患者一般情况稳定,无需使用抗生素,体温正常,各项感染指标持续好转中。

什么是噬菌体?朱同玉解释:生态环境可谓“一物降一物”,噬菌体是侵袭细菌的病毒,也是赋予宿主菌生物学性状的遗传物质。噬菌体堪称病毒中最普遍、分布最广的群体,污水、泥土中都可以找到噬菌体。在动物肠道里,存活最多的也是噬菌体而不是细菌。目前人类已发现的噬菌体超过6000余种,但实际数量远远超过这一水平。像上述患者的病例,在上海已完成300余例,恢复情况乐观。

作为最具前景的抗菌替代疗法之一,噬菌体疗法的发展与应用备受关注。据悉,欧盟已批准噬菌体纳入临床应用,我国在噬菌体的相关基础研究领域与临床应用齐头并进,并在噬菌体制剂开发、个体化治疗等领域初见成效。以上海为例,已初步构建起研究、临床、制剂、监管协同推进的完整链条。临床方面噬菌体口服、静脉、灌注等方式均有所探索。“当前全球噬菌体研究进入突破加速期,AI 筛选等技术也正不断拓展治疗边界。”朱同玉说。

大会期间,2025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前沿生物技术”噬菌体重点专项联合启动,其中包含两项重点专项,分别是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牵头承担“安全、高效工程噬菌体疗法技术开发和临床研究”,以及北京化工大学牵头承担“安全高效噬菌体制剂研发及临床治疗耐药菌感染关键技术研究”。据介绍,两项核心课题汇聚政产学研多方力量,标志我国噬菌体治疗从实验室探索迈入系统化临床验证阶段,将有力推动国内噬菌体治疗的产业化、标准化发展。

第二届噬菌体治疗“种子营”同期举办,覆盖从噬菌体基础理论、分离纯化技术、质量检测方法,到临床应用规范、监管政策解析及转化案例分享等全流程内容,通过系统化培训与实践落地结合的模式,为国内噬菌体治疗领域持续输送“新生力量”,推动噬菌体治疗从理论探索迈向更广阔临床前沿。

另悉,中国噬菌体治疗大会自 2018 年创办以来已连续举办七届,累计吸引中国、比利时、美国、格鲁吉亚等多国近千名专家及近万名参会人员,成为我国噬菌体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领域的标杆性学术平台。

原标题:《全球每年因抗生素耐药相关死亡400万人,噬菌体或将成为破除耐药“新解”》

作者:解放日报 顾泳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