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
8月23日,以“算网筑基智引未来”为主题的2025中国算力大会在山西省大同市开幕。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熊继军、山西省副省长汤志平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大同市委副书记、市长刘俊义主持开幕式。
熊继军在致辞中指出,工业和信息化部扎实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强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推动算力应用落地,我国算力产业迈向高质量、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在用算力中心标准机架达1085万架,智能算力规模达788 EFLOPS,干线400G端口数量大幅增加至14060个,存力总规模超过1680EB,全国算力中心平均电能利用效率(PUE)降至1.42,算力基础设施规模和水平不断提升。
熊继军强调,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加强与相关部门协同,持续加强多元泛在、智能敏捷、安全可靠、绿色低碳的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升算力资源使用效率,推动算力网络“点、链、网、面”体系化高质量发展,持续巩固提升信息通信业竞争优势和领先地位。有序引导算力设施建设,切实提升算力资源供给质量。推动完善算力布局政策体系,优化布局算力基础设施,引导各地合理布局智能算力设施,持续开展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突破GPU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扩大基础共性技术供给。深入开展算力强基“揭榜”行动,聚焦计算、存储、网络等重点方向,加快新技术新产品应用推广。深化算力赋能行业应用,推动构建算力产业良好生态。面向教育、医疗、能源等重点行业,开展算力赋能专项行动。推动“智算生态圈”建设,推广一批标志性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推动实施城域“毫秒用算”专项行动,加快建设中国算力平台。拓展开放合作广度,以高水平开放促进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在北京、上海、海南、深圳做好互联网数据中心等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工作,支持国内算力企业走出去,提升全球化服务能力。
开幕式上,举行了中国算力平台(山西)启动仪式和中国算力平台贯通仪式。中国算力平台正式完成山西、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10个省区市分平台接入工作。同时,《2025综合算力指数》《2025算力发展报告》《2025存力发展报告》《2025运力发展报告》《2025智算服务发展报告》等重磅研究报告在会上发布。
记者从会上获悉,近年来,山西省积极推动资源禀赋优势转化为算力优势,算力发展水平稳居全国前列。目前,山西已建成以大同为核心的环首都算力集群,全省在用算力中心机架规模达51.4万标准机架,智能算力规模达32EFLOPS。培育了一批服务器制造企业和数字服务企业,建设大同国家级数据标注基地,形成了“算力设备制造—算力基础设施—算力服务和融合应用”一体化的产业生态。
据悉,2025中国算力大会按照“1+2+X+Y”整体架构,即1场开幕式、2场主论坛、X场分论坛、Y场特色活动,聚焦算力产业发展政策,展示算力发展最新成果,研讨算力未来发展趋势,为“政产学研用金”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助力算力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大会同步设置“算力中国·创新成果”展示,全方位展示算力领域政策体系、核心硬件、基础设施、关键技术和服务能力等最新成果。大会还举办了“星耀之夜”“对话未来”等特色活动,发布“年度重大突破成果”、“青年先锋人物”、“算模数用”体系评估结果、“DCT算力中心等级测试认证”、“创新先锋”等重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