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润和软件,鸿蒙的压舱石!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唐云泽 飞鲸投研 时间:2025-08-23 20:06:58



鸿蒙,突破了!

2025年7月底,华为官宣,搭载鸿蒙5系统的终端设备数量突破了1000万台,为此终端GB的董事长余承东表示:鸿蒙,越过了生死线!

回望过去,Windows Phone、三星Tizen等系统都栽在同一个坑,就是应用生态存在缺口,使得用户不足,用户不足又进一步劝退开发者,形成负循环。

可以说,打造一个原生的操作系统固然不容易,但为其构建一个庞大又完整的生态圈,才是难上加难。也正因如此,鸿蒙5系统的突破才显得意义非凡。



截至目前,鸿蒙已完成适配的融合生态应用已超过1000款,并计划在2025年底将扩展至2000款以上。8月底即将召开的鸿蒙生态大会,或许也预示着新一轮生态的加速开场。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生态长征中,华为并非孤身作战,像九联开鸿、拓维信息、软通动力和润和软件等企业,都是鸿蒙开源共建的伙伴。

这其中,润和软件,无疑是尤为关键又独特的力量。

一方面,润和软件用开源鸿蒙(OpenHarmony)做行业发行版。

也就是说,润和软件把鸿蒙系统改写成适合金融、电力和车载等场景的版本,然后卖给设备商。

据悉,早在2021年,润和软件就基于开源鸿蒙发行了国内首款全场景智能物联操作系统HiHopeOS。截至2024年底,润和软件已迭代出12款面向不同行业的HiHopeOS版本。

从这个角度看,润和软件也相当于是鸿蒙的发行商,一定程度上能缓解传统行业接入鸿蒙系统的技术门槛,加速鸿蒙在千行百业的落地进程。

另一方面,润和软件向上贡献代码,反哺开源鸿蒙社区。

2024年,润和软件为开源鸿蒙社区贡献了14.7万行新增代码,贡献量位列第五。这些代码旨在强化鸿蒙系统的通用底座,润和软件也获称为开源鸿蒙的“A类代码捐赠人”。



而对润和软件来说,其开放技术版图远不止开源鸿蒙。

我们知道,开源鸿蒙是主打万物互联的智能终端,而在构筑数字基础设施的操作系统层面,润和软件同样落子深远。其中尤为关键的一环,是开源欧拉(openEuler)。

为了方便理解开源欧拉,我们从一个场景说起。

当我们在餐厅里扫码点单,订单的信息经由后台服务器处理和分发之后,会驱动厨房打印机吐出小票,这些服务器或就运行在开源欧拉之上。

数据显示,2024年,开源欧拉在国内新增服务器操作系统中的市场份额约达50%,全年新增装机量超500万套。

开源欧拉最初是华为内部自主研发的服务器操作系统,在后来的2021年,华为把开源欧拉的完整代码捐给了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成为了由基金会托管、社区共治的项目。

而且,开源欧拉主要用在云计算、服务器领域,和万物互联的开源鸿蒙形成天然互补,两者一个深耕云端,一个助攻端侧,能让润和软件补全“端-云”的全栈能力。



基于开源欧拉这一底座,润和软件做出了自有的商用发行版操作系统,就是HopeOS。这也是国内首个通过最高安全等级认证的系统,已经广泛用在了电力、金融等行业。

目前,润和软件的HopeOS V22版本已完成与龙芯中科、海光信息等多家国产芯片厂商的适配,覆盖了几乎所有主流的国产CPU架构。

尤其是,润和软件也不光是个开源欧拉的使用者,也是开源欧拉生态的共建者。截至2024年9月,润和软件位居欧拉社区单位会员贡献量第六名,获称“黄金代码捐赠人”。

而角逐鸿蒙和欧拉两大生态的动力,便是其敢在研发上砸钱!

2020-2024年间,润和软件每年都会在研发方面砸下近3亿元,2024年达到2.68亿元,要知道这一年,公司的净利润才1.61亿元,足以看出公司对研发的重视。

而且,过去5年,润和软件的研发费用率始终处于8%左右,即便是近年来略有下滑,整体水平也远超拓维信息和软通动力等同行。



从数据来看,这些研发费用没有白花,其基于鸿蒙和欧拉操作系统的创新业务,已然成为了公司新的增长引擎。

2022-2024年,润和软件的创新业务营收从3.35亿元连年增长至6.81亿元,营收比例也从11.26%攀升至20.03%,支撑着公司从传统软件服务商向国产基础软件的提供商转型。



只不过,润和软件也有自己的烦恼。

从业绩来看,2020-2024年,润和软件的营收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从24.8亿元一路上升至33.99亿元,年复合增速达8.2%。

不过,其利润端却没跟上节奏,2024年开始甚至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困局。

就在公司近期公布的2025年半年报中显示,这一态势仍在延续,在营收增速达到10.55%的同时,其净利润同比下降了29.43%,达到0.6亿元。



为何会出现这种局面呢?

一来,职工薪酬成本上升。

深扒半年报来看,公司营业成本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职工薪酬成本同比增长了22.64%到10.9亿元,占营业成本的八成之余!

这也使得2025年上半年,润和软件的营业成本同比增长了14.44%,超过了营业收入10.55%的增速,进而压扁了利润空间。



不过,其实这也没有大毛病,毕竟软件与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人才密集型行业,特别是润和软件正在从传统软件服务向创新业务转型,的确需要投入更多资金来吸引和留住人才。

即便是这些投入短期内会推高成本,但长期来看可能会换回更高的竞争力。

二来,收入端涨价困难。

近年来,公司金融科技、智能物联这前两大主营业务的毛利率都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态势,2025年上半年的分别达到23.34%、24.62%,比2024年同期减少了2.4、2.15个百分点。



这背后,是公司金融科技客户的订单要靠招标,竞争激烈;而智能物联业务中服务器、边缘盒子等低毛利的硬件收入比例有所提高,稀释了这块业务的毛利水平。

不过话又说回来,近几年润和软件的整体毛利率在25%左右游走,虽不及2021年之前,但也还是远高于拓维信息和软通动力15%的水平。

总而言之,利润或许被动,但替代一定坚定。

做生态共建、搞国产替代,润和软件是认真的!

以上分析不构成具体买卖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