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极狐汽车以6.88万元的亲民价格启动T1预售,仅两小时内订单便突破11068台,博得行业高度聚焦。
在《一品汽车》看来,这款搭载领先配置的A0级纯电车,以2770mm的超长轴距、425km的续航里程以及L2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刷新“技术普惠”新高度。其凭借远超同级的标准配置,在竞争最激烈的市场腹地,提出了“**技术不应是顶配的特权,而是全民的标配**”的新主张。为A0级市场树立了“精品电动车普及者”的新标杆,成为2025年电动车市场的璀璨黑马。
近两年,A0级纯电市场近年来增长迅猛。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A0级电动车销量同比增长超过30%,2025年上半年10万以内新能源车累计销量178万辆,同比增长50%。
纵观同级市场,极狐T1的直接竞争对手包括吉利星愿、比亚迪海豚、埃安UT以及元UP等10万以内纯电代步小车。其中,吉利星愿7月销量达4.4万辆,证明了该细分市场的潜力。
在此背景之下,极狐T1凭借6.88万元的起售价大幅降低了高品质纯电车的入门门槛,而顶配版本9.38万元的价格则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高端配置。其不仅直接切入A0级纯电市场的核心价格带,更以低于同级竞品的售价,实现加速超车。
在《一品汽车》看来,极狐品牌作为北汽集团新能源战略的核心,通过此次T1的定价策略,展现了其抢占市场份额的坚定决心。T1切入的是最红海的市场,但瞄准的却是最蓝海的需求。市场的真正需求不是更便宜的代步车,而是更具价值的精品车,极狐T1精准地捕捉到了这一消费升级的脉搏。其不是一个市场的追随者,而是游戏规则的改写者。
这注定是极狐品牌的诺曼底登陆,通过一款极具爆款潜质的走量车型,极狐品牌实现了从“技术引领者”向“市场普及者”的战略转身,意义远超单款车型的成功。数据显示,极狐汽车2025年上半年累计销量达55503台,同比大涨211.06%,T1的加入也势必将进一步巩固极狐在新能源市场的产品矩阵和竞争力。
空间革命:越级尺寸重塑A0级标准在小型车最受到用户聚焦的空间表现层面,极狐T1的具体车身尺寸为4337mm×1860mm×1572mm,轴距达到2770mm,这一轴距数据不仅在同级中领先,甚至超越了部分高级别车型。
其中,轴距长达2770mm,已达到B级车标准。车内前后排乘坐距离达到903mm,甚至比奔驰GLC长60mm。在空间利用率方面,T1实现了73.2%的舱内空间使用率,提供32处储物空间,后备,厢容积为459L(含74L下沉空间),后排座椅放倒后可扩展至1352L。
在《一品汽车》看来,这款新车打破了小车等于将就的消费魔咒。 极狐T1宣告,选择入门级车型,不再是向生活妥协,而是对消费理性的终极表达。
此外,在三电维度,极狐T1提供320公里和425公里两种CLTC续航里程版本,搭载最大功率70千瓦的驱动电机,配备42.3kWh磷酸铁锂电池组。425公里的CLTC续航明显优于同级车型。该车搭载的极光电池采用多维度防护设计,安全标准比业内常见标准严苛1000倍。充电性能方面,T1支持30%-80%电量的16.9分钟快充,全系标配热泵空调,在-30℃极寒环境下仍可保证续航衰减低于15%。
智能驾驶方面,极狐T1配备了L2级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包含12项主动安全功能和6项巡航辅助功能。540°立体全景影像系统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泊车辅助系统支持58大类泊车场景,识别率达98%,成功率超95%。同时,极狐T1搭载15.6英寸中控屏和8.8英寸液晶仪表屏,内置全场景AI语音助手。同级首搭低速智能辅助转向技术,将转弯直径减少30cm,提升长轴距车身的灵活性。
对此,《一品汽车》认为,极狐T1重新划定了入门级的智能底线。从此以后,没有智能驾驶辅助的A0级电动车,将很难再被定义为新一代产品。
安全标准:再造A0级安全新高度极狐T1基于北极星数字智能架构打造,采用高强度笼式车身设计。搭载的极光电池采用高强度防撞框架与横纵立体加强梁,构建十层防护矩阵。同时,极光电池达到PPB级安全标准,全面满足2025版新国标要求。官方甚至承诺“烧一辆、赔一辆”。
全车24处空腔隔音设计及85%的静音材料覆盖率,使车辆在时速100公里时仍能保持较低噪音水平,提升了驾驶舒适性和安全性。
在《一品汽车》看来,安全,是极狐T1不可逾越的底线,更是它冲击市场的上限。在别人都在比拼屏幕大小和续航里程时,极狐选择用“安全”这个最重的砝码,称出了自己的品牌斤两。其烧一辆赔一辆的承诺,更是中国汽车工业史上最硬的承诺之一。 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代表了北汽极狐对自身技术实力的终极自信,堪称最好的广告。
写在最后:
当下,极狐T1预售仅两小时订单突破11068台,这一成绩证明了其精品电动车普及者的定位已获得市场的初步认可。
在《一品汽车》看来,极狐T1不仅仅是一款新车,它更是一份宣言、一个标杆和一场革命。它宣告了“廉价不等于低质”的新时代来临,标杆了6-9万级电动车应有的价值水准,革命了整个细分市场的竞争规则。它的成功,将是技术普惠主义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