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服了。
如果你去搜今年海外最火的中国文化形象,那答案只有一个——奶龙。
这个看起来像脑子有问题的黄色小恐龙,正以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代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图源:B站
说实话,小雷刚看到的时候还以为自己眼花了。结果一搜#Nailong,好家伙,TikTok上几十亿播放量,几十万的视频一刷一大片,随便发个表情包剪辑都能点赞过万。
不是,什么情况?这玩意在国内火就算了,怎么火到海外去了?就这一个个看起来不怎么正常的表情包,剪成视频放海外居然有280万的点赞...
图源:B站
大约七个月前,当奶龙在本土大杀四方时,老外基本还没怎么听过这坨黄色的东西。那时候的老外只以为这是数码宝贝的小火龙,还在问:总看到这个沃尔玛版小火龙,到底是啥?
殊不知几个月后,这条奶龙将席卷整个外网。
图源:B站
要说这真正的罪魁祸首,还是在上个月,有个老哥在TikTok上吐槽,说他女朋友啥表情包都不用,就只用那个破表情包回他信息,怎么办?
结果这条视频就神奇的火了,收获了230万都点赞。从此以后,奶龙就跟开了挂似的,从TikTok火到Ins,再从Ins火到YouTube,大家都开始传播奶龙的表情包,直接走完别的IP一辈子都走不完的路。
老外还给这货起外号叫"chopped版小火龙",翻译过来就是:低配丑萌版。小雷真是服了,想不到文化输出的不是熊猫、不是哪吒,而是这个丑丑的奶龙。
图源:B站
抛开奶龙不谈,这套路...怎么有点像我们玩剩下的?
早在2023年的时候,猪猪侠的表情包一炮而红,然后不知怎么就开始玩起同一个梗,“比那些只会发死猪的女孩好多了”、“它不是死猪,他是我的男神”等等。甚至还能配上一段悲伤的BGM。
看来老外和我们一样,也会时不时搞出一些出圈的梗。
图源:抖音
不过有意思的是,老外虽然都喜欢它,但却有地域差别。
欧美那边的网友几乎就是纯玩梗的,他们喜欢把奶龙P进各种电影海报,玩抽象。比如:
图源:小红书
此外,奶龙的盲盒周边里,有个戴黑头套的奶龙,老外特别喜欢把它和《阳光彩虹小白马》的副歌发布视频,没错,就是内个副歌...
图源:B站
而东南亚的朋友则是真把奶龙当成宝,当地奶龙内容下面互动热闹又纯粹。而且他们是真的会去看动漫,印尼甚至还有奶龙跟游戏《Free Fire》的联名活动,连当地明星都穿着奶龙睡衣跳舞。
但说真的,不扒一下小雷都不知道,奶龙居然从2020年就已经有了,不过只是这两年才火起来。在此之前小雷完全不知道,奶龙居然是真的有短剧。在国内,大家能看的都只是1分钟左右的短视频,B站就能看,一共200集,一集平均一分钟。
看了免费前3集的小雷,整个人都懵了,不信邪的去看了下评论区,果然我还是正常的。
图源:小雷截图
据悉,奶龙在海外完全不一样,居然是十来分钟的中篇动漫,而且已经更新到第三季。目前可以在奶龙官网看,看来这才是奶龙破圈圈粉的关键,不但有完整的剧情,而且样貌和性格都讨老外喜欢。
这不就像我们小时候看的迪士尼动画片。也正是因为有动画片,才能让这一个个动漫IP能展现自己的个性,让形象更加鲜活。
可惜的是,前几年《虹猫蓝兔》、《熊出没》和《喜羊羊》等漫画被某些家长举报,被喷“没营养”之后。国漫好像再也回不去了,以至于现在谈到国漫,小雷能想到的都是如《斗罗大陆》等改编自小说的3D动漫。
在小雷看来,现在益智动漫最出名的就是《小猪佩奇》和《宝宝巴士》了,再新的小雷也没了解过。也难怪会有网友在奶龙的动漫下面评论:现在的小孩太可怜的。确实,当时奶龙还没火到网上,直到两年后的网友才意识到...
图源:小雷截图
根据网上讨论和身边例子,现在很多小孩是很孤独的,课余时间被学业严重压缩,短视频和上网替代了日常社交。奶龙动漫里的小七和奶龙,刚好给了他们一种好友相处的亲切感,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现在的小孩喜欢奶龙。
最后说说,奶龙能成为中国的世界级IP吗?小雷看来,至少它打开了一种新可能。不是所有文化输出都要正经,有时候,一条只会搞抽象的龙,也能作为一种文化输出。抛开别的不谈,至少输出出去了...
说到最后,虽然奶龙现在很讨老外喜欢,但小雷已经无法直视了——每次看到它这个鬼样都忍不住在想:说不定这玩意真能变成中国版皮卡丘。
图源:网络
对于奶龙在海内外爆火,大家怎么看?评论区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