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登上全球第一,AI算力隐形冠军,成功逆袭!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赵云飞 飞鲸投研 时间:2025-08-24 20:07:48



算力产业链,竞争力哪家强?

业绩是最好的“试金石”。

截至目前,已经有多家算力相关公司发布了2025年半年报或业绩预告,虽然我国算力建设依旧澎湃,但公司业绩表现却是冰火两重天。

像生益电子、新易盛、瑞芯微等实现了200%-500%的净利润增长,反观领益智造和佳力图等却净利润增速微弱甚至负增长。

可见,业绩要想突飞猛进,市场需求固然重要,但公司竞争力才更加不可或缺。

而在这方面,澜起科技很有发言权,毕竟“全球第一”和“全球唯三”的标签,已经注定了公司的不平凡。

根据业绩预告,2025年上半年澜起科技预计实现营收26.33亿元,同比增长58.17%;预计实现净利润11亿元-12亿元,同比上升85.50%-102.36%



那么,澜起科技究竟是做什么的?

用一句话概括:没有澜起科技,全球算力建设的步伐都要减慢。

公司的主要产品可细分为两类,内存接口芯片和高性能运力芯片,统称互连类芯片,2024年营收占比高达92.04%。这两类产品都大有文章。



先看内存接口芯片。

众所周知,算力攀升同样带动内存需求增长,使得三星、美光在内存领域风光无限。不过即便如此,它们还是必须向澜起科技购买关键配件。

一方面,每个内存条,除了核心的存储芯片DRAM,都需要一颗接口芯片。

这颗芯片就像“桥梁”,负责连接存储芯片和CPU,确保数据可以快速稳定地传输。如果接口芯片质量不过关,内存读取速度就会变慢,甚至罢工。

因而内存接口芯片的认证过程极其复杂,它不仅需要与内存厂商生产的各种内存颗粒和内存模组进行配套,还得通过服务器CPU以及组装厂针对其性能的全方位严格认证,之后才能进入大规模商用阶段。

而澜起科技不单单是个生产商,甚至还是标准制定者之一。内存相关产品由JEDEC组织定义,公司是JEDEC固态技术协会的董事会成员之一。



另一方面,目前全球能生产内存接口芯片的厂商只有包括澜起科技在内的三家。

由于内存接口芯片必须与内存配套,所以必须跟着内存一起更新迭代,并且每更新一代就会淘汰一些玩家。

目前,内存接口芯片已经从DDR2世代发展到DDR5世代,全球能生产DDR5内存接口芯片的厂商也只剩下三家。

澜起科技不仅是其中之一,还是市占率最高的一家,超过瑞萨电子和Rambus。



再来看高性能运力芯片。

实际上,高性能运力芯片也属于内存接口芯片,只不过是为了适配AI服务器高带宽内存模组而研发。

澜起科技的高性能运力芯片包括PCIeRetimer、MRCD/MDB及CKD等。

为了满足AI对高数据传输速率,也就是高内存带宽的要求,高带宽内存模组MRDIMM应运而生,可以显著提升AI推理的效率。

根据测试,在内存容量相同的情况下运行meta的Llama大模型,MRDIMM的数据吞吐量可提升30%,同时延迟降低24%,CPU利用效率提升26%。

一个高带宽内存模组MRDIMM需要搭配的内存接口芯片为1颗MRCD芯片和10颗MDB芯片

澜起科技是其中部分内存接口芯片国际标准的牵头制定者,公司量产的第一子代产品已经获得了全球主要内存厂商规模采购,2025年1月第二子代产品已经成功向内存厂商送样。

这也是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得以大幅增长的核心原因之一。



而因为高溢价的高性能运力芯片营收占比提升,还拉动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2023-2025年一季度,澜起科技毛利率从58.91%上升到60.45%,净利率更是从19.74%显著上升到41.21%。



不过,澜起科技并非就高枕无忧了。

虽然内存接口芯片市场参与者不多,公司市占率也比较高。但要知道,玩家少往往意味着市场规模不大。

2024年,全球内存接口芯片市场规模仅为10.09亿美元,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为12.68亿美元。

这样来看,就算内存接口芯片市场只剩下澜起科技一家,公司未来的业绩天花板也是有限的。

于是,公司瞄准了服务器市场。

2016年开始,澜起科技与英特尔、清华大学合作研发CPU,并于2019年发布第一代津逮服务器CPU,至今公司已经推出到第六代津逮CPU以及服务器平台。

但服务器市场其实并不好混。CPU方面,公司强敌环绕,海光信息、华为鲲鹏产品性能逐渐逼近海外龙头,龙芯中科也打响了100%国产化的第一枪。

整机方面,浪潮信息、紫光股份、中科曙光等又具备规模和产业链优势。

2020-2024年,公司津逮服务器平台业务营收虽然从0.3亿元增长到2.8亿元,年复合增速高达74.7%,但同样波动巨大。



公司想要将其发展为第二条成熟的业务曲线,恐怕还需要时间和精力。

况且,当下澜起科技仍然将重点放在了互连芯片上。在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决定暂缓用于数据中心的AI算力芯片研发,将发展战略重点聚焦于高速互连芯片。

并且,公司还将之前相关的技术积累和研发资源转移到高性能运力芯片PCIe Switch的研发及产业化上。

最后,总结一下。

从内存领域的“追赶者”,到接口芯片领域的“隐形冠军”,澜起科技的故事向我们证明:在细分领域做到全球第一,同样能掌握话语权。

至于公司能否在服务器业务上复刻内存接口芯片的辉煌,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资金投入。

以上分析不构成具体买卖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