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8月25日)上午,新基石科学基金会正式揭晓第七届“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50位青年科学家上榜。“原创、年轻、女性”成为名单亮点。
获奖人研究涵盖非阿贝尔任意子的产生和操控、光电赋能人工酶、火星岩石漆中寻找生命标识、植物生长素的分钟级调控、神经性耳聋药物研发、可信视觉计算、载人密闭空间二氧化碳转化应用、星球移动探测机器人、海底隧道建养灾变防控、人工视网膜光感修复等一系列前沿突破,聚焦原始创新与国家重大需求,深入科学技术“无人区”。
年轻科学家(男性35周岁及以下,女性38周岁及以下)成为中坚力量,获奖人达13人,占比达到26%,数量与比例均创历史新高。其中有6位获奖人为“90后”,信息电子领域6位获奖人中3人为年轻科学家。科研新生代正从“生力军”迈向“主力军”。
女性获奖人共有9位,获奖人数创下“历史新高”,占比18%,其中还包括3位年轻科学家。科研“她力量”持续登场。
2025年“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揭晓
新民晚报记者注意到,上海交通大学李听昕、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王文涛入围“数学物理学”名单,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左智伟入围“化学新材料”名单,上海交通大学毛亚飞入围“生命科学”名单,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舒易来入围“医学科学”名单,复旦大学姜育刚入围“信息电子”名单,上海交通大学钱小石、华东理工大学孙彬涵入围“先进制造”名单,上海交通大学程斌、同济大学张丰收入围“交通建筑”名单,复旦大学张嘉漪入围“前沿交叉”名单。
“科学探索奖”目前共资助了347位青年科学家
作为目前国内金额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资助项目之一,“科学探索奖”聚焦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专注资助青年科技工作者,每位获奖人将在5年内获得总计300万元人民币奖金,并且可以自由支配奖金的使用。随着新一届获奖名单揭晓,“科学探索奖”7年来共资助347位青年科学家。
“今年的获奖人十分优秀,很高兴看到一批瞄准原创突破,敢于大胆假设,不被框架束缚的青年科学家得到资助,他们代表着奖项的‘含金量’。期待他们施展才华和抱负,秉承对未知的好奇心,肩负起星火燎原的时代使命,勇于做第一缕‘火苗’。”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科学探索奖”管理委员会主席高文对新一届获奖人赞赏有加。
原标题:《2025年科学探索奖揭晓!“原创、年轻、女性”成亮点,上海11人上榜》
栏目编辑:陆梓华 采访对象供图
作者:新民晚报 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