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造车新势力第二家盈利的来了,特斯拉未来对手是零跑?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顾雨柔 BT财经 时间:2025-08-25 18:30:36



当蔚来、小鹏等造车新势力仍在亏损泥潭中挣扎时,露出度较低的零跑汽车却悄然实现了半年度净利润转正,成为中国造车新势力中第二家达成这一里程碑的企业。

8月21日,零跑汽车宣布累计交付量突破90万台。今年以来,零跑汽车以厚积薄发、稳中求进之势持续领跑中国新势力品牌;在过去的7月,零跑月销量首次突破5万台,已连续5个月稳居中国新势力品牌月销量榜首,并首次入围2025《财富》中国500强榜单。

8月18日,零跑汽车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报,首次实现半年度净利润转正,成为中国造车新势力中第二家实现半年度盈利的企业。2025年上半年,零跑交付新车221664台,位居中国新势力品牌销量榜首,较2024年同期交付量增长155.7%;实现营业收入242.5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加174%;毛利率为14.1%,半年度毛利率创公司成立以来新高;同时,零跑在手资金充裕达295.8亿元,并保持正向经营现金流与自由现金流。

值得注意的是,零跑汽车在德国市场的受欢迎程度令人惊讶。欧洲消费者开始认识到,高品质不再等同于高价格。与之相反的是,特斯拉CEO马斯克承认公司正处于“奇怪的过渡期”,未来几季可能仍会“有点艰难”。2025年至今,特斯拉股价已重挫41%。

零跑能否撼动特斯拉的霸主地位?

三大指标的历史性突破

零跑汽车的2025半年报展现了三项关键财务数据的历史性突破。营收规模从2024年同期的88.5亿跃升至242.5亿,增幅高达174%,远超行业平均增速。

毛利率从2024年同期的1.1%大幅提升至14.1%,改善超过13个百分点。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行业平均12%左右的水平。

更令投资者振奋的是现金流的逆转。从2024年同期-4.8亿到今年8.6亿的正向自由现金流,零跑用实际行动打破了“造车新势力无法盈利”的魔咒。

2025年8月,零跑汽车宣布半年度净利润转正,成为中国造车新势力中第二家实现盈利的企业。与此同时,特斯拉却遭遇营收连续下滑、汽车收入年减20%的困境。

2025年8月18日,零跑汽车发布了一份令市场瞩目的财报。上半年交付新车22.17万台,位居中国新势力品牌销量榜首,较2024年同期增长155.7%。营收242.5亿元,同比增长174%,毛利率创下14.1%的历史新高。与此同时,特斯拉2025年第一季度汽车部门营收却大幅下滑20%,从去年同期的174亿美元降至140亿美元。



零跑汽车在2025年第一季度已经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收入达到100.2亿元,同比增加187.1%,毛利率高达14.9%,创历史新高。

亏损由上年同期的10.1亿元收窄至1.3亿元。里昂报告随后上调零跑目标价至72港元,并将2025财年销售预测调升至55万辆。

相比之下,特斯拉面临严峻挑战。2025年Q2总营收224.96亿美元,年减12%,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汽车业务毛利率跌至17.2%,创四年低点。特斯拉的营业利润下降66%,仅剩4亿美元,营业利润率缩水至2.1%。

高配低价与品牌光环的较量

零跑与特斯拉的比较,可以看出一些有趣的趋势。零跑汽车采取了与特斯拉截然不同的市场策略。以“高配低价”切入13-20万元主流价格带,被称为“半价理想”,显著降低消费者购车门槛。

零跑C11作为品牌主力车型,全系三款配置售价区间为15.98~19.98万元,几乎只有特斯拉Model Y的一半。但在配置上却毫不逊色,甚至在某些方面实现反超。

C11配备了无框车门、隐藏式门把手和电动内开门等豪华配置。内饰采用三联屏设计,三块屏幕分别由10.25寸的仪表屏、12.8寸的中控车机屏和10.25寸的副驾娱乐屏组成。

而特斯拉坚持高端品牌定位,Model Y门槛超过30万元。但近期却面临平均售价下滑与促销优惠增加的压力,进一步压缩获利空间。

零跑汽车效仿特斯拉的自主研发路线,成为继特斯拉之后全球第二家所有核心技术都为自主研发的车企。零跑与大华联手打造智能驾驶芯片“凌芯01”,算力达到4.2TOPS,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零跑C11配备了与特斯拉Model Y相同数量的28个高精度感知硬件。

特斯拉采用纯视觉方案,不太依赖智能感知硬件。其自动驾驶技术路线依靠摄像头和图像处理算法,取消雷达传感器降低成本。

在电池技术方面,零跑B01搭载的固态电池,续航里程突破800公里,并具备反向充电功能。特斯拉则在能源业务方面表现亮眼,能源发电与储存部门收入暴增67%,达到27.3亿美元。



零跑汽车在销量上展现出强劲势头。2025年第一季度,汽车交付量87552辆,按年增长162.1%。其中,C系列交付67812辆,占总销量的77.5%。2025年4月,零跑汽车以4万余辆的成绩,大幅领先特斯拉Model 3。C11在B级纯电SUV细分市场中以5990辆位居第二,超越蔚来ES6的4716辆。而特斯拉第一季交车量下滑13%,共交付336681辆。在欧美市场还遇到抗议声浪。

全球化布局方面,零跑汽车在德国市场广受欢迎,其舒适性被一些德国车主评价为超越了奔驰S级,价格却只有其三分之一。特斯拉则面临全球贸易政策不稳定带来的挑战。

零跑汽车通过垂直整合模式带来显著成本优势。通过平台化开发降低零部件采购成本,自研自制65%以上零部件。

2025年第一季度,零跑毛利率达到14.9%,创历史新高。这主要受益于规模效益、与Stellantis技术合作,以及产品组合改善。而特斯拉盈利能力面临挑战。2025年Q2GAAP净利11.72亿美元,年减16%,非GAAP净利13.93亿美元,年减23%。特斯拉营业利益率降至4.1%,下降了2.19个百分点。若不是依赖环保法规补助收入(Regulatory Credits),特斯拉本季在汽车销售部分可能面临亏损。

零跑能否真正挑战特斯拉?

尽管成绩亮眼,零跑汽车仍然面临多重挑战。品牌影响力与特斯拉存在差距,特斯拉作为电动车领域的先行者,拥有更强的品牌号召力。

国际化进程刚刚起步,需要应对不同市场的法规政策、消费习惯和竞争环境。特斯拉虽然面临挑战,但已经建立全球供应链和销售网络。

自动驾驶技术积累方面,特斯拉拥有更多实际路况数据和迭代经验。特斯拉在6月于奥斯汀启动首个Robotaxi服务,并成功向客户交付了第一辆完全自动驾驶的车辆。

产能扩张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可能会影响短期盈利能力。虽然零跑目前手握295.8亿元资金,但汽车制造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需要持续投入。

特斯拉正在努力应对市场挑战。公司确认将于6月在德州奥斯汀启动首个无人驾驶计程车服务试点计划,并在加州弗里蒙特启动人形机器人的试产线。

特斯拉透露已于6月完成首批平价车型的试装配,计划2025年下半年量产。这款价格更亲民的车型有望进一步拓展市占率并改善毛利。

零跑需要继续坚持技术自研的道路,加大研发投入,保持在智能驾驶、三电系统等领域的创新优势。进一步优化成本结构,通过规模化效应和供应链垂直整合,维持成本领先优势。

除此以外,零跑产品线需要持续迭代升级,覆盖更多细分市场,提升品牌形象和溢价能力。全球化布局需要稳步推进,重点突破欧洲和东南亚市场。

作 者 |元方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