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了 OpenAI ,创建了 Palantir 的 Peter Thiel ,在最近一期 NYT 播客中说:
今天硅谷围绕AI的叙事,开始走进死胡同。
大家兴致勃勃的讨论,什么才算AGI的标准定义,AI到底智商是140还是150。
这些都不重要。
在他看来,这种叙事对于AI产业来说甚至是颇为有毒的,他让AI变成了一种类奥赛的智力测试,成了硅谷小圈子的自娱自乐。
在他看来,如果AI真的像硅谷所承诺的那样,是一种全新的生产力流程,那么围绕AI的叙事应该更为宏大,更能迎合时代的潮流(zeigeist)。
大而化之,作为比特世界的产物,AI将如何穿透物理世界的屏障,真正将全新生产力流程变革带到原子级的物理世界,让现实物理世界的数据,能够被AI所影响和改变,这才是AI赛道上的选手所真正需要回答的问题。
在Peter Thiel的眼中,AI的意义应该由它能够从多大程度上回应这个时代的重大问题来决定:
AI将如何回应赤字和债务,经济停滞,地缘关系的重大问题?在多大程度上构成了对这个时代重大问题的答案?那些100年前就已存在的大型传统机构的能力将如何重塑和提升?
Thiel的Palantir,服务了国防部,美国陆军,和一众超巨金融机构,将这些100年前就存在的传统机构的决策能力和情报流程进行了AI时代的全面改造,用几亿美金的合同,为这些预算十万亿美金的机构节约上千亿美金的成本。
一切,都是因为Palantir准确的回答了这一问题:对于物理世界,AI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这是一个价值万亿的问题,而Palantir成了AI时代能够准确回答这一重大问题的第一个答案。
回答了这一重大问题的Palantir的市值,升至4000亿美金,跻身美国资本市场总市值前30名。
01 打碎重塑的钉钉,可能是面向AI未来的答案
尽管AI能力一直升级,但时至今日,大多数公司仍然困在AI的表层,智能客服回答已经存在于资料库中的答案,会议速记之后整理为文稿,AI撰写报告。大多数人的感触是,有用,但还是个工具。
AI成了部分劳动者的小工具,而软件服务者也仍然在与大模型进行某种程度上的能力提升竞赛,用一个又一个小工具,就事论事的解决问题。
但在我看来,AI真正的能力,应该是超越单点提效,实现生产全流程的提升,生产方式的内核发生完全改变:
这里面的核心逻辑差异是,AI时代的数据生产和处理速度足够快,成本足够低,但对于用户来说,需要一个穿透比特世界和物理世界的AI服务生态,在这个平台上,一方面,功能可以随需求而生,但另一方面,是需要将大模型和现实物理世界建立足够的联系,来有效率的处理物理世界的复杂变化。
在8月25日的发布会中,钉钉宣布正式走向AI原生:
从这场发布会不难看出,无招回归后,将自己对钉钉的思考付诸实践,打碎了过去的钉钉,创造了一个服务AI时代的新钉钉的雏形。
这个新的钉钉最终效能如何,时间尚早,但这个发布会从每一个细节,都在展示着,钉钉8.0不再是一个产品的迭代,未来面向AI服务的钉钉的基础,已经出现了。
愿意打碎固有产品逻辑,重塑全新产品的决心,还可以在一个有趣的细节上体现:
在这次十周年发布会,钉钉给自己的新产品定义为蕨,是因为蕨是世界上最早的高等生物,象征着生命系统的真正成型,向下扎根行业,自内重构茎骨,向外繁荣生态。
我常常认为,正确的比喻是思路正确的表现。钉钉当前的这种比喻,很可能预示着他们对这一重大问题的正确回答。
在本次发布会中,钉钉一口气推出了超过10款AI产品:钉钉One,企业AI搜索引擎,AI表格,AI听记,甚至还推出了智能硬件Dingtalk A1,覆盖了3大场景,并为更多场景的覆盖做好了准备。
钉钉ONE:专属AI秘书,由专业Agent组成,自动处理和排序工作事务。
DingTalk A1:四合一智能硬件,集录音笔、会议机、翻译机、AI助理等功能于一体。
AI听记:基于1亿小时音频训练,支持30种方言、140种语言的语音识别转录和智能摘要分析。
AI搜问:整合企业内外部搜索能力的「一框搜问天下」智能检索系统,可调用多AI模型提供最优解决方案。
钉钉AI表格:一句话搭建业务系统、工作流,降低用户使用门槛。。
从具体功能来看,钉钉One可以将所有与工作相关的信息和任务,由AI按优先级处理后,以信息流卡片形式呈现给用户;用户也可以长按one按钮,完成了工作方式的重构。
它能够自动收集和处理企业内外部资讯,用户只需滑动操作,AI就会全自动处理所有信息,生成摘要视频并提供语音播报。学习助理的内容覆盖面也相当广泛,涵盖GitHub精选论文、科技KOL新产品动态等多维度内容。
在这个基础之上,AI fusion还能够调用生成知识图谱,在各大模型中比较获取模型能力,来对应解决问题。
而 AI搜问,则为企业员工提供AI时代的知识获取方式,搜人,搜事,搜知识,问进展,都能够根据员工权限,精准给出答案。
而智商架构的企业安全控制引擎,又对不同文本的访问权限进行控制。
AI搜问采用企业级安全架构设计,严格遵循「能看就能问,不能看也问不出来」的权限原则,对用户无权限访问的内容进行自动屏蔽。产品对所有AI模型实施D1、D2、D3、D4四级数据安全分级管理,确保敏感信息的安全性。
AI表格则上线了超过100款字段的Agent,相当于超过100种岗位的AI在自动帮你工作,覆盖AI生成文本,视频音频图片等多模态处理能力,企业所需要的AI自动搭建表格,一句话搭建业务系统,能够在10分钟之内全部完成。
从实际应用效果来看,这种提升是实实在在的。全新钉钉能够在几分钟内完成100多个跨境商品上架素材的AI自动生成工作。技术支撑方面,钉钉和阿里云瑶池数据库团队联合开发了O-Table新架构,能支持百万行数据的实时计算。
这次发布会最让我感到有些意外的,是钉钉正式推出AI听记,并发布DingTalk A1智能硬件。这也是钉钉推出的首款AI硬件,实现了与AI听记的软硬协同。
与 SaaS时代不同,通过调用AI Agent,钉钉的客户将为结果买单,而不再是SaaS时代的不知道结果的购买行为。
一个全新的用户界面,重塑的产品逻辑,以及全球架构的地理分布,一切都昭示着钉钉对于AI时代的独特理解。
用钉钉CEO无招的话来说:“钉钉8.0也是AI钉钉的1.0,清空过去,以归零的心态,为AI时代打造一个全新的钉钉。”
02 结语
今天的AI钉钉作为未来钉钉的基础,已经颇具效能,钉钉今天的架构拥有了已经是颇具AI时代的market clarity:产品模式,全球架构,场景覆盖,能力匹配,都已经是完整的雏形。
今天的AI钉钉1.0不再是一个版本的迭代,为未来那个直面重大问题的钉钉,正在做好准备。
也许,有了AI钉钉,最终我们关于AI的讨论,真的可以直面回答这个时代的重大问题:AI对于我们的每天生活,究竟意味着怎样的改变?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