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京东来了!又一互联网大厂入驻河西南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朱天宇 中国江苏网 时间:2025-08-25 22:18:05

交汇点讯 8月25日,南京市与头部互联网企业京东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京东集团选址建邺区河西南板块,将建设百亿级区域总部和万人规模研发中心。

企业投资是真金白银的市场行为,“重仓”一座城,是对当地营商环境和发展潜力的最大肯定。京东落子,充分展露南京以高质量发展过硬业绩服务全国、全省发展大局的省会担当,也鲜明彰显建邺区各项工作“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坚定决心。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京东“看好”南京,意义不一般——

这是一段名城与名企双向奔赴的典范佳话。南京是长三角特大城市和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建邺区则是最能展现其现代化、国际化形象的城市客厅和城市中心。京东作为互联网头部企业,在2024年《财富》中国500强中位列第13,其战略布局一直备受关注。

去年,在南京2024全球产业科技创新与投资促进大会期间,南京市人民政府与京东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于今年形成南京市与京东集团新一轮战略合作事项16条。在共同的产业理想牵引下,名城与名企结成了紧密的“发展共同体”。

这是一场大厂“组局”引来总部云集的精彩演绎。京东并非首个青睐南京和建邺的互联网巨头,此前,阿里巴巴、小米等互联网大厂已相继选址河西南。近年来,58集团江苏总部、恒生电子江苏总部等高能级项目也纷纷入驻,有人形容河西南“两字落、满盘活”。

京东同样选择和阿里、小米做“邻居”。其项目将打造为京东集团区域中心,承担集中办公与研发职能。未来,这里将汇聚京东在零售、科技、金融、健康、家政等多个业务板块的研发力量,重点引入人工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等前沿领域的研发人才。

这是一次从“产城人”到“人城产”发展理念的深刻转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北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江苏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丁宏分析,不同于以往在偏远区域建厂、以产业带动城市发展的“产城人”模式,河西南的规划始终围绕人的需求展开,打造了适配高素质人才工作与生活的城市功能配套。高品质的城市环境与优质人口结构形成强磁吸效应,成功吸引互联网头部企业集聚,京东的落户正是这一模式的又一次成功实践。

总部型企业通常自带人才、技术、资本和市场资源,能显著提升区域产业生态。以互联网大厂园区为支撑,今年,建邺区全面启动中央科创区建设,聚焦“人工智能+”产业方向,推动创新资源向河西南加速集聚,致力打造南京科创版图升级的“展示窗口”、汇聚顶尖创新要素的“中心地带”。

短短8个月,河西中央科创区建设已初见成效——小米南京科技园跃升为超级研发中心,手机硬件工程实验室投入使用,研发人员突破5000人;南京阿里中心已吸引59家优质企业入驻,包括三星南京研究所等世界500强企业、南京能利芯科技等高成长潜力企业,以及米川人工智能等创新“幼苗”和端点星辰科技等阿里生态伙伴。

在河西中央科创区采访,串联多个功能区域的“阿里廊”令人印象深刻。它链接办公空间、创业孵化、商业配套、员工餐厅等多个功能区域,构建起互联互通的一站式生态社区。物理空间的互联互通,折射互联网大厂开放协作的生态,更直接呼应了河西中央科创区的发展愿景——通过数据要素链接“人工智能+”企业,打造全省有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在今年南京市委提出的“两城两区两港两中心”创新枢纽布局中,河西中央科创区成为重要一极。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建邺区委全会发出新的动员令——抢抓全市创新枢纽布局机遇,高水平建设河西中央科创区,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加快布局科创产业,走出“金融中心+科创建邺”的发展新路,实现“金融+科创”双轮驱动,努力成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重要承载地。

交汇点记者 鹿琳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