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东西AI前瞻(公众号:zhidxcomAI)
作者 江宇
编辑 漠影
智东西8月25日报道,近日,微信在“快讯”页面内悄然上线一项AI实验功能:“AI播客”。不同于传统音频播报形式,它引入了双人AI主播对话的形式,将地方新闻、政策动态等内容转化为更具交流感的“语音快讯”,目前功能仍处于灰度测试阶段。
该功能入口隐藏在微信“快讯”合集页内。若用户平时很少点开公众号,“快讯”可能会自动出现在公众号列表页顶部;若经常浏览公众号内容,则需手动在搜索栏中输入“快讯”,进入合集页后点击右上角“听快讯”按钮,即可开启AI播客。
音频播放过程中,两位AI主播通过对话形式复述新闻内容,语气自然,语序节奏接近真实对话,整体听感更像一段轻松交流。
快讯的内容来源主要为各地官方媒体发布的政策通稿等结构化新闻,在播报过程中AI会对原文信息进行拆解重组,保留要点的同时降低理解门槛,适配用户通勤、家务等“耳朵空闲”的场景使用需求。
此前,微信就已在公众号后台提供AI语音克隆功能,支持创作者上传语音样本训练专属AI音色,实现“本人朗读”效果。
而此次AI播客则更进一步:相比此前以朗读原文为主的“听全文”功能,AI播客引入“对话解读”的方式,让听感更接近日常交流,为信息消费场景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
微信为何选择“快讯”作为首发场景?一方面,该页面汇聚的内容多为官方稿件,具备高稳定性和低误解风险;另一方面,快讯原本定位即为“高频率、短文本”的信息快线,与AI生成的短播内容形式天然契合。在AI能力尚处测试期的阶段,这类内容既能作为微信稳妥的练兵场,又切中了用户对“快速过目新闻”的潜在需求。
结语:AI正在改写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
“听快讯”或许只是个开始。微信在语音交互路径上的探索,正在悄然将公众号的“碎片信息”重新打包,未来可能会出现更个性化的“私人播客”——由AI主播为用户串讲好友动态、长文观点、热点话题,利用每段耳朵空闲时间完成一次“信息捕捉”。
对于信息过载的用户而言,下一个争夺注意力的入口,或许正藏在耳机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