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
8月22日,基于华为兆瓦超充打造的全球首个百兆瓦级重卡超充站——四川元启星光重卡兆瓦超充站,在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正式投入使用,。该站基于华为兆瓦超充解决方案打造,不仅为北川矿山物流产业注入绿色动能,更标志着新能源重卡领域超充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快车道”,推动电动重卡从“小众试点”迈向“全场景规模化应用”。
四川元启星光重卡兆瓦超充站
超充站“硬实力”:单日服务700辆重卡,充电5分钟行驶跑百公里*
作为北川砂石矿中短途大宗物料运输的兆瓦级超充示范站,四川元启星光超充站由四川元启星光数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1.5亿元,占地70亩,设计电力容量达100MW(100兆瓦)。
场站配置极具突破性: 投入18个1.44MW超充车位(单枪功率达1440kW)和108个600kW液冷超充车位,日均可服务700辆电动重卡,单日充电量超30万kWh; 集成近1MW光伏车棚与2台215kWh风液智冷储能系统,日均生产绿电约5000kWh,实现“光储充一体化”低碳运营; 搭载华为兆瓦超充设备,匹配“3.5C”超充重卡,实现“充电5分钟,行驶百公里”*的高效补能,重卡每公里能耗成本直降1.5元,一年可省15万元运营成本*(按常规运营估算)。
四川元启星光重卡兆瓦超充站——华为兆瓦超充设备
技术破局:解决“充电慢、电网弱”两大痛点
传统电动重卡面临“1C快充补能效率低、充电网络不健全”的瓶颈,华为兆瓦超充技术正是破局关键。此次落地的兆瓦超充站通过两大创新,重塑产业逻辑:
补能效率革命:重卡电动化“提速”,超充站支持兆瓦级极速充电,让重卡补能效率比常规快充提升数倍,直接破解“续航焦虑”与“运营低效”难题。以场站数据为例,充电效率提升带动场站运营效率增长超15%。
场站启动仪式现场,华为兆瓦超充1.44兆瓦极速补能演示
电网协同创新:打造“源网荷储微电网”华为融合智能光伏与构网型储能技术,构建“源网荷储微电网”,微电网与大电网可并可离,能降低大功率充电对电网的冲击,还能解决电网稳定性问题;构建“车-桩-网”协同的微电网系统:大功率充电时,微电网与大电网“可并离网”,降低电网冲击、保障稳定性;通过VPP虚拟电厂技术,场站可参与电网峰谷套利,最大化消纳新能源,让“重载充电”与“电网安全”实现双向平衡。
产业协同:超充联盟2.0加速“全电物流”时代
启动仪式上,超充联盟2.0的产业协同成果成为焦点:徐工集团现场交付200台兆瓦超充牵引车,单站已下单500台,标志着“超充技术+重卡整车”的产业链深度绑定;目前已有北奔重汽、东风商用车、徐工汽车等10家车企加入联盟,计划年底前推出59款兆瓦超充重卡(22款已交付),覆盖多场景运输需求。
华为中国数字能源业务总裁孟少云表示:“兆瓦超充是物流全面电动化的核心抓手。超充站商用、联盟生态扩容,正推动行业从‘单点试点’走向‘全场景爆发’。”
四川中原宏达集团董事长孙运红则从用户体验切入:“场站不止是充电站,更是‘司机之家’——配套休息区、食堂、车辆检修点,让补能同时也能‘歇脚充电’;24小时智能监测监控+专人值守,更让每一次充电都安全无忧。”
绿色账本:年减碳4.5万吨,“零碳物流”照进现实
四川元启星光超充站的落地,让“零碳运输”从理念走向实践:场站自身通过光伏、储能实现低碳运营,日均绿电占比显著;电动重卡替代燃油车后,每年可减少碳排放4.5万吨(按行业经验估算),为北川“生态矿山+绿色物流”转型树立标杆。
从技术突破到产业协同,从单站运营到生态共建,四川元启星光重卡兆瓦超充站的投运,不仅是一次“超充补能”的硬件升级,更是物流产业电动化进程中“技术-产业-生态”协同发展的里程碑。未来,华为将持续携手车企、运营商等伙伴,构建“兆瓦超充一张网”,加速开启“全电物流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