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AI+文博,让文物“活起来”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顾青青 文汇报 时间:2025-08-26 00:08:41


有没有想过,有一天你走进博物馆,为你进行讲解的可能不是讲解员,而是智能机器人?随着人工智能应用日新月异,这一设想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就将变为现实。8月25日,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物局主办,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和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承办的2025年上海市文博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对接交流会举行。文博领域的专家学者与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英才脑力激荡,共同展望文博领域人工智能应用的广阔前景。


本次对接会上,多项文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正式发布并举行签约仪式。上海博物馆与百视通合作打造数字孪生博物馆,融合AIGC、超高清等技术,依托文博数据集,以更生动的展现形式和更沉浸的交互体验,让文物走进千家万户。中共一大纪念馆积极推进红色文化人工智能赋能,规划开发“初光”大模型,与中国电信签约共同开发“数字一大”——红色文创与传播生成式人工智能设计服务子系统项目。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携手四家科创企业,将在空间扫描、敏捷式采集建模、数字版权保护与智能导览等领域持续深化合作,通过共建联合实验室,构建“技术研发—应用示范—推广复制”的全链条模式。上海市文物交流中心(上海文物商店)与上海库帕思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围绕上海市文物交流中心(上海文物商店)收藏保管的文物探索可移动文物语料库建设。


会上,上海交通大学整合校内优势资源筹建的“上海文物建筑与人工智能协同研究中心”正式启动建设。企业展示推介环节中,多家科技企业分享了文博智能化研发成果与产品。展示洽谈环节气氛热烈,企业与文博机构积极探讨AI赋能业务的多样可能。

未来,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将全力贯彻“模塑申城”战略部署,持续深化人工智能与文化旅游领域的跨界融合,着力构建数字时代文旅新生态与新形态,通过强化政策引领、拓展场景应用、加强跨界合作,加快培育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AI+文旅”标杆案例,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智慧文旅实践高地,让市民游客在这座创新活力奔涌、人文底蕴深厚的城市里,深刻感受科技与文化交融共生的海派新图景。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