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徕芬的互撕闹剧,牵出了阿里和坚果资本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刘敏 源媒汇 时间:2025-08-26 11:55:56
再怼下去就兜不住了。

作者 |源媒汇 利晋

翻篇。志不在此,在星辰大海。

8月18日凌晨,有戴森平替之称的国产电器品牌徕芬,创始人兼CEO叶洪新在微博公开发布了上述内容,针对其与徕芬前员工潘某互怼事件,做出了最后回应。

随后,第二当事人、徕芬前员工潘坚(网名@深空场老潘),在微博上回应称,竞争会有,商业常态,回归产品,才是根本,其他都不重要,祝好!

第三当事人、自媒体测评博主@楼斌Robin也转发潘坚上述微博,并称,风波就到这里吧,至于侵犯我和我哥(指潘坚)名誉的事情,只要日后不再反复,我们也不再追究。

这场持续了两天的网络骂战,更像是由叶洪新强行收场。

实质上,事件本身是一次有关徕芬与竞品之间的产品测评,包括测评本身是否客观的讨论,但叶洪新却直接将事件演变为对人不对事的争论。

在叶洪新上述微博推文下,一位网友在评论区称从公关角度讲,0分,叶洪新则回应好的,接受。

叶洪新与潘坚之间,具体有什么恩怨,被重提,又强行翻篇?

关于叶洪新及潘坚涉及投资人不认可整个团队背后牵扯具体投资人、公司估值数据偏差、过往融资金额及估值、公司筹备上市计划等问题,源媒汇致函徕芬方面,截至发稿时未获得回应。

01 对人不对事

这场老板与前员工互怼事件的起因是:8月15日,@楼斌Robin发布了一条对松下大锤子2.0、博朗9617s、飞科F8、徕芬P3Pro、飞利浦9系Pro五款电动剃须刀产品的测评视频。

最终的测评结果是,徕芬P3Pro虽然设计上使用顺滑,但电机性能和刀网刀片材质工艺属于常规水平,定价让人产生期望,但镍铬刀网会让有些人过敏;飞科F8有着更令人意外的表现,比如超预期的杀根剃净度、机身的缓震体验,包括全身水洗、C口充电、磁吸盖等其他配置。

测评结果直接激怒了徕芬创始人兼CEO叶洪新,其发文称,看来有瓜吃了,徕芬剃须刀竟然打不过飞科?

叶洪新将矛头指向了测评的目的及其背后测评机构的背景,指出测评团队为当年与罗永浩直播对质的被指包养团队的重要成员之一,具体包括收钱办事没有良心包养的日子一直过得不错。

截图来源于微博

叶洪新接着在@楼斌Robin发布的推文中继续开火,我怼的不是楼斌,是楼斌的哥哥潘某,其是徕芬的前员工。他同时表示,评测没问题,媒体、自媒体帮助企业做传播,前提是内容输出一定要基于事实。

换句话说,叶洪新间接承认了对人不对事这一事实。不过,在互怼事件热度上升之后,他将上述相关评论进行了删除。

叶洪新所说的徕芬前员工潘某,即徕芬前董事潘坚。对于叶洪新质疑产品测评脱离事实一事,潘坚接连在微博发布两则长文进行回应,其中一条涉及到徕芬、飞科等产品的横向测评公正性。

这条长文的核心内容有两点:潘坚自身创立创空场公司的底层逻辑是产品力才是营销的基础,对徕芬、飞科等产品横测集中于漏剃是大部分用户的痛点,飞科更胜一筹靠的是产品力。

截图来源于微博

潘坚的另一条微博长文,则直接回应叶洪新对人不对事的行为:网络舆论最忌讳的就是有人用部分事实来带节奏。这样既会伤害自己,更伤害了那些相信你的人。

潘坚的这条微博长文,核心一点是,揭开了徕芬公司融资、经营上的一段机密。

截图来源于微博

毫无无疑,叶洪新急于强行翻篇的原因,或是波及到徕芬背后的战略投资人,以及当初引入投资人导致公司内部结构、人事发生动荡。

于是,这就出现了前述提及的三者翻篇的公开声明。

02 不体面的分手

徕芬是一个电器新势力。

据官网资料显示,2019年,徕芬启动徕芬高速吹风机研发工作,次年成功自主研发出三相高速无刷电机。

但其实,徕芬高速吹风机最初销售十分惨淡。据媒体报道,徕芬LF01刚上市时,一天就卖十几台。2021年第一代高速吹风机发布,首月销量惨到个位数。而通过抖音、B站投流,徕芬迅速打开市场,核心卖点为技术性价比。

营销话题内容包括全面超越戴森比小米便宜等。徕芬高速吹风机成为了很多消费者的性价比首选,其也被称为戴森平替。

也是在2021年,徕芬开始向全品类延伸,当时已率先开展电动牙刷的调研工作。2022年,徕芬重点杀向抖音,继续主打技术性价比两个核心卖点,并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徕芬称,2023年全品类累计出货量超800万台。也有数据显示,2023年这一年,徕芬销售额突破15亿元,超过老牌电器巨头戴森、松下,市场份额达30%。

徕芬敢于重金投流社交平台,源于投资方进场。

天眼查显示,徕芬公司全称为东莞市徕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原本由叶洪新、周理共同持有,2021年11月改由深圳术叶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深圳术叶)全资持有。

这次变更,徕芬以深圳术叶为主体,开始启动融资。

目前,深圳术叶共获得4轮融资,具体包括:2022年1月,由大望资本、梅花创投、XVC联合投资的天使轮融资;2022年11月,由阿里、坚果资本投资的Pre-A轮融资;2023年1月,由阳光融汇资本、广州新兴基金投资的A轮融资;以及2023年11月,由麦星投资、大望资本、建鑫投资、钟鼎资本参投的B轮融资。

截图来源于天眼查

其中,2022年1月,天使轮融资完成不久后,潘坚成为了深圳术叶新晋董事之一。潘坚在微博上公开称,你(指叶洪新)拉我入伙承诺给我股份(上市前给5%+上市后再给2%)。

潘坚是王自如成立的测评公司ZEALER的重要团队成员之一。天眼查显示,ZEALER主体公司为深圳市拆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4月,2023年5月注销,而潘坚是这家公司的实控人、执行董事。

ZEALER团队与罗永浩,曾在科技圈上演了轰动一时的真测评与被包养网络辩论事件。

从叶洪新、潘坚本次互怼内容中的时间线来看,转折点发生在徕芬 Pre-A轮融资之前,即阿里、坚果资本投资前夕。

叶洪新称,投资人不认可潘坚;而潘坚则回应,关于你(叶洪新)说投资人不认可我,补充事实是:你(当时)跟我说的是投资人不认可整个老团队。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被动分手,叶洪新与潘坚进行协商之后,潘坚以获得500万元分手费的方式,于2022年10月离开了徕芬。

但潘坚表示,那些股份估算已经价值上亿了,500万换上亿,这算盘打得很响。

同时,潘坚称,当时所持5%股份估值已经上亿,及潘坚公布私人聊天记录图片中,叶洪新将估值妥协到12亿元、下降3个亿。按潘坚所持股份比例测算,徕芬整体估值超过20亿元。两者估值数据存在明显差异。

图片来源于潘坚个人微博账号

分手之后,双方一直藕断丝连,潘坚与徕芬的新媒体业务有过合作。

但叶洪新认为,潘坚离开徕芬后至今 ,持续靠出卖和打击徕芬获利,并曝出了一个潘坚与徕芬内容员工勾结获利的事件,称潘某勾结徕芬内部员工,一期0成本内容合作,但对公司报价50万元(已收款),被公司发现后才永久解除合作。

潘坚与徕芬签署解除合作协议时,有条款明确要求合作结束后,潘坚不允许通过任何形式损害徕芬及徕芬相关主体的权益与名誉。

对此,徕芬方面向媒体表示,但在其最新声明中,显然承认了博主微机分的内容为他主导,这已经违背了协议内容。公司掌握了相关人员录音证据(指50万商单),会视情况公开。

这场不体面的分手,不仅将叶洪新与潘坚的私人恩怨暴露于公众视野,更把阿里、坚果资本等徕芬背后的投资人牵扯了出来。而随着事件持续发酵,甚至可能影响徕芬整个公司的钱程。

这让叶洪新慌了,开始强行翻篇。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