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济深 编辑/张广凯)
爱奇艺最新财报显示,2025年二季度,爱奇艺营收同比下滑11%至66.3亿元;净亏损为1.337亿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为6870万元,重回亏损区间。
尽管爱奇艺创始人兼CEO龚宇曾表示“微短剧的新赛道需要的不是野蛮生长的投机者,而是心怀敬畏的追梦者”,但是杀入微短剧市场的爱奇艺不仅暂时未在新的赛道取得战果,反而长视频三大主营业务收入集体缩水。
除了爱奇艺,腾讯视频在二季度付费会员数下滑300万,芒果超媒营收和利润更是同比下滑了14.31%和28.31%,长视频行业都感受到了来自短视频和短剧的冲击。
短视频冲击显著
在财报中,爱奇艺强调了其在长视频领域的头部地位。云合数据显示,爱奇艺剧集总市占率已连续四个季度领跑行业、电影市占率已连续14个季度行业第一、综艺及动漫业务也取得突破性表现。
但这难掩爱奇艺三大核心业务收入集体下滑的窘境。
作为第一大营收来源的会员服务业务,二季度爱奇艺实现营收40.90亿元,占总营收的61.7%,但同比下降9%。
对此,爱奇艺表示会员服务营收下滑的核心原因是“本季度内容排播量较去年同期有所减少”。
云合数据显示,爱奇艺三部剧集《临江仙》《朝雪录》《生万物》热度破万。此外,爱奇艺综艺占据了夏季云合收视榜前五名中的四席,其中《喜剧之王单口季2》占据了综艺品类收视市占率第一名。
看似矛盾的数据意味着,爱奇艺爆款数量不足以支撑用户付费,或者爆款内容对用户的付费转化能力在下滑,又或者兼而有之。
而真正的问题,或许又并非来自上述爆款内容本身,而是反映出一个更残酷的现实——爱奇艺拼尽全力依然无法阻止观众被分流到免费的短视频和短剧APP。
据《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截至2024年12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到10.40亿,使用率达93.8%,连续6年保持网络视听应用细分领域第一。
而字节旗下的红果短剧更是成为撕裂爱优腾芒稳定割据状态的“野蛮人”。
QuestMobile数据显示,诞生于2023年的红果短剧仅用不到三年时间,MAU(月活用户)就达到了2.1亿人,超过了优酷的2.01亿。
尽管其MAU离芒果、爱奇艺、腾讯视频这三家3亿俱乐部还有一定距离,但是对于行业的冲击显而易见。
腾讯财报显示,截至二季度末,腾讯视频的视频付费会员数为1.14亿,同比、环比均下滑了300万。
芒果超媒财报显示,上半年,其营收同比下滑14.31%至59.64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28.31%至7.63亿元。
因此,长视频平台用户流失并不是爱奇艺一家的问题。
用户注意力转移到短视频,自然也影响了爱奇艺的广告业务收入。
上半年,爱奇艺广告收入同比下滑13%至12.7亿元。对此,爱奇艺解释与宏观环境压力有关,其已在微短剧中引入了植入广告,并正准备为微短剧中心推出专属广告产品。
爱奇艺还称,其利用AI优化广告素材和投放策略,AI生成的视频广告相比传统广告,转化率提升了20%。
客观来说,爱奇艺广告下滑除了短剧冲击,也有大环境的影响。
以最大的广告主群体乳业品牌为例,近年来头部企业均面临着营收下滑带来的压力,无论是光明、蒙牛、伊利在2024年均出现了营收下滑的情况。其中蒙牛和伊利曾经多次公开表示要降低各类投放,而长视频平台的广告和综艺赞助就成为了被砍一刀的对象。
除了长视频广告投放减少,爱奇艺在短视频的广告竞争目前也不乐观。
有消费品牌分析师对观察者网表示,消费品线上营销的主要渠道还是抖音和小红书,长视频平台即便有微短剧的植入广告位,对其吸引力也较低,很难填补品牌减少投放的坑。
在二季度,爱奇艺内容分发业务实现营收4.37亿元,同比下降37%,占总营收的6.6%,是所有业务中降幅最大的板块。财报提到,下滑主要因“易货交易减少,现金交易减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收入”。
易货交易减少意味着爱奇艺对外授权的内容吸引力下降,合作方不愿以“内容置换”方式合作。现金交易减少则直接反映外部客户对其内容的付费意愿降低。这一业务的大幅下滑,本质是爱奇艺内容质量与数量双降的结果,过去凭借优质内容对外授权获取高额收入的优势已不复存在。
唯一实现增长的“其他营收”板块,Q2实现营收8.29亿元,同比增长6%,主要包括网络游戏、IP授权、艺人经纪等业务。但该业务占总营收比例仅12.5%,无法对冲三大核心业务的下滑,且6%的增速暂时也难以成为新的增长引擎。
打不过就加入,有用吗?
爱奇艺并不是没有意识到这个变化的人,反而是长视频行业内最快转型“打不过就加入”的平台。
2024年9月25日的iJOY秋季悦享会上,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宣布推出“微剧场”和“短剧场”,明确将横屏、竖屏短剧分离运营,并表示VIP会员可专享剧场内微短剧内容,还强调会把70%以上的收入分给内容出品方,以此推动微短剧精品化发展。
在2025年电视剧导演大会上,龚宇再次分享了对长剧和短剧的看法。
龚宇表示:“大部分的行业说资金一年流转几回,我们这个行业是一个项目几年流转一回,所以从资本层面角度来讲,是非常不愿意选择的一个投资。从政策资源角度来讲,也是一个往后的选择。比如说很多地方政府宣传部,愿意把一部分资金支持电视剧的拍摄播出,但是现在很多人都转向去做微短剧,因为它快,能快速达到传播目的。”
为了不和红果短剧正面交锋,爱奇艺也进行了差异化运营。
一方面,爱奇艺在发挥其在长剧的优势,推进精品化短剧制作,比起碎片化爽点主打完整叙事,同时推出了推出“百部港片微剧计划”,将《纵横四海》《英雄本色》等经典电影改编为微短剧。
另一方面,爱奇艺与华策影视、柠萌影业等头部制作公司成立“微短剧创作联盟”,将收入70%分账给制作方。
在微短剧方面,爱奇艺称,其在内容储备上,微剧片库数量已达1.5万部。
在二季度,爱奇艺微短剧《炙爱难逃》《成何体统》《掌上珠》反响热烈,其中《成何体统》成为第一部达到5500热度的微剧。
但相比起红果背后坐拥10亿用户的抖音,爱奇艺的错位竞争目前来看似乎还在投入期,暂时也看不到能和红果短剧分庭抗礼的机会。
有互联网分析师对观察者网表示,红果短剧凭借抖音的导流和抖音旗下番茄小说的支持,在剧本储备和流量入口上都是行业霸主,很难有后来者能够撼动。
目前红果短剧负责人张超作为曾经番茄小说的负责人,其凭借免费看书+广告盈利的商业模式取得了成功,红果短剧也复刻了这个商业模式。显然,免费看全集的模式相对于爱奇艺限免前几集+会员解锁全集的模式,对用户的吸引力不言而喻。
而已经获得了巨大优势的抖音系在短剧赛道依然动作频频,准备赢家通吃。
在QuestMobile短剧APP排行榜上,红果短剧以2.1亿MAU独占鳌头,以4528万MAU排名第二的则是短剧制作公司点众旗下的河马短剧,其他的短剧APP的MAU都低于百万,然而就在近期,抖音上线了木叶免费短剧和咸柠免费短剧,分别聚焦于下沉市场和女性用户。
爱奇艺还有救吗?
对于当下的爱奇艺而言,也不是没有一点好消息。
近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实施《进一步丰富电视大屏内容促进广电视听内容供给的若干举措》,其中包括“取消40集上限”“不严格限制古装剧数量”“抓好纪录片精品制作”“大力支持精品优秀动画片”等21条改革措施,被称为“广电21条”。
此外,“广电21条”还明确,季播剧排播自由化等改革,直接回应市场痛点,取消季播间隔一年的硬性要求。
在审查机制方面,“广电21条”提及,对系列剧、情景剧和单元剧等类型中,试行边审边播、边改边播的审查新机制。
这一系列的松绑措施被普遍认为是对长视频平台和影视公司的重大利好。
对此,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王晓晖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广电21条”落地,可以有效缩短内容从制作、审核到播出的周期,使作品能够更快地和观众见面。“既能提升排播稳定性,播出内容也会更符合当下社会情绪,和观众能够产生共鸣。同时也能提升公司资金使用效率。”
而在国内打不过红果的爱奇艺,在海外反而风生水起。
二季度,爱奇艺国际版日均会员数创历史新高,会员收入同比增长约35%。其中巴西、墨西哥、印度尼西亚以及五个西语区会员收入同比增长超80%。爱奇艺提到,《临江仙》海外首播当日即登顶爱奇艺国际版15个市场热播榜,越南语配音版《书卷一梦》开播首日创同语种配音内容单日收入新高。暑期档爆款剧集《朝雪录》上线首周,在爱奇艺国际版13个市场问鼎热度榜首,并在5个市场登上谷歌趋势首位。
同期,爱奇艺海外微剧业务会员时长收入逐月上涨。截至六月底,微剧已成为爱奇艺印度尼西亚、韩国和巴西市场的第二大会员拉新品类;下半年爱奇艺启动海外原创微剧布局。
而爱奇艺目前的资金暂时也还够支持爱奇艺进行新的探索。
截至6月30日末,爱奇艺持有的有现金、现金等价物、限制性现金、短期投资和长期限制性现金,包括在预付款和其他资产的金额为50.6亿元。
如此环境下,爱奇艺CFO汪骏强调,债务压力可控。
他称,在种种回购后,爱奇艺账面现金足以支撑美元债务压力。在人民币债务方面,目前长、短债务比例已经接近于1:1。
“这个比例能够顺利地支撑未来的业务运营和增长。”汪骏说。
值得注意的是,爱奇艺近期迎来了新的掌门人。
百度首席财务官何海建从8月起担任爱奇艺董事长,其在担任百度CFO前担任金山云CFO,带领金山云完成美股和港股上市,并在今年4月帮金山云拿到了3亿美元融资,而在爱奇艺被传出在香港二次上市的时间点,何海建入主爱奇艺或许能为爱奇艺获得新一轮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