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英伟达发布 Jetson Thor:2070TFLOPS 算力赋能机器人新“大脑”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柳晴雪 经济观察报 时间:2025-08-26 16:29:09


北京时间 8 月 25 日晚间,英伟达在产品发布媒体会上官宣了此前预热的 “机器人新大脑”——专为物理AI与机器人应用设计的Jetson AGX Thor计算平台,开发者套件售价3499美元,量产模块批量采购单价降至2999美元。这款搭载Blackwell架构GPU的 “机器人新大脑”,以2070 TFLOPS的AI算力、128GB显存及全栈软件支持,重新定义了边缘计算性能标准。

发布会伊始,英伟达正式宣布其专为机器人、自动驾驶计算平台设计的系统级芯片 Thor 量产上市。Thor 这一命名灵感来源于北欧神话中的雷神,寓意着强大的力量,而该芯片也确实不负其名,在性能上实现了巨大飞跃。与上一代 Orin 芯片相比,Thor 芯片采用了与英伟达 AI 数据中心 GPU 相同的新一代 Blackwell 架构。

作为 “机器人新大脑”,Jetson Thor 计算平台集成了 CPU、GPU、内存、连接与电源管理模块。算力性能方面,据环球网报道,在 FP8 标准(低精度的 8 位浮点数格式,业内常用 16 位浮点数格式 FP16 或 FP8 衡量 AI 算力)下,其单颗 AI 算力达到 1035TFLOPS(每秒万亿次浮点运算),在 FP4 标准下更是高达 2070TFLOPS,这一数据是上一代 Jetson Orin 的 7.5 倍。同时,它配备了 128GB 的 LPDDR5X 内存,带宽达到每秒 273GB,并支持带宽为每秒 100Gbit 的以太网。值得一提的是,在性能大幅提升的情况下,Jetson Thor 整体功耗仅为 40 至 130 瓦特,能效比(AI 算力/功耗)是 Orin 的 3.5 倍。

英伟达机器人与边缘计算副总裁 Deepu Talla 在发布会上强调,如果要构建人形机器人或自动驾驶车辆应用,Orin 的性能已显不足。我们许多客户此前需使用2 - 4个甚至更多 Orin 来满足需求,而现在,一颗 Thor 即可轻松胜任。Thor 支持实时运行 LLM(大语言模型)、VLM(视觉语言模型)和 VLA(视觉语言动作)模型,性能提升超过 7 倍,这将显著推动通用机器人的发展。

据36 氪报道,实测数据显示,在并行处理 16 个传感器输入时,运行 Llama 3B 和 Qwen 2.5 VL 3B 等生成式 AI 模型,Jetson Thor 生成第一个 token 的时间在 200 毫秒内,后续每秒可输出超 25 个 token,响应速度较前代显著提升。这样的速度已经能够支撑实时人机对话,为机器人与人类的自然交互提供了有力保障。例如,在模拟的智能客服场景中,搭载 Jetson Thor 的机器人能够快速理解人类提问,并以自然流畅的语言进行回复。

此外,在自动驾驶领域,DRIVE Thor 同样备受关注。据英伟达官网产品信息介绍,DRIVE Thor 已通过安全认证,同样搭载了内置生成式 AI 引擎的 Blackwell GPU,并拥有丰富的 SDK 套件和库。2024 年 3 月英伟达 GTC 大会上,比亚迪宣布将在 DRIVE Thor 上构建下一代电动车型;广汽埃安旗下高端豪华品牌昊铂宣布下一代电动汽车将采用 DRIVE Thor 平台,2025 年开始量产。在谈及目前部署机器人面临的挑战时,Deepu Talla 在发布会明确提到,构建、测试与部署物理机器人成本高、耗时长是主要难题。同时提出英伟达的应对策略 —— 通过DGX(训练)、Omniverse(仿真)、Jetson Thor(推理)的三位一体架构实现全流程优化。

英伟达 CEO 黄仁勋一直对机器人产业给予高度关注,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机器人是 “继 AI 之后的下一次重大机会”。今年 7 月参加北京链博会时,他再次强调 AI 的下一波浪潮将是机器人,未来的机器人将具备推理与执行能力,并且能够理解物理世界。而此次 Jetson Thor 和 DRIVE Thor 的推出,无疑是英伟达在推动机器人和自动驾驶技术发展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

值得关注的是,本周三美股收盘后,英伟达将公布最新季度财报。而此前7月9日,英伟达股价上涨逾2%,市值首次突破 4 万亿美元大关。

(经济观察网 万佳/文)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