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覃毅
编辑:陈晓平
图源:思摩尔
思摩尔掌门人陈志平,试图找到新蓝海。
8月下旬,他在业绩报告中透露,成功支持一位战略客户,推出其高端HNB产品系列,且准备将新技术“扩展至更多关键市场”。
据悉,陈志平与英美烟草合作,研发一款新型加热不燃烧(HNB)的Glo Hilo电子烟。
其加热时间短,能快速充电,用户可实时监测使用时长、尼古丁摄入数据,在日本一经上线,其东京门店即遭抢售一空,双方已计划将其推向欧洲。
陈领导的电子烟制造巨头,高成长神话一度褪色。
压力之下,他带队杀入细分的HNB赛道,并探索进入美容、医疗领域,1-6月营收约为60亿元,增速回归18%。
思摩尔的股价,已大幅回升,截至8月26日,其市值达到1280亿港元。
1
逆风回暖
过往数年,陈志平团队一度艰难。
就电子烟,全球多个核心市场合规审查趋严,比如,针对换弹式产品,美国开展更大力度的审核;多个欧洲主要国家则禁售一次性电子烟。
思摩尔的主要收入,即来自电子雾化产品的代工,服务于国际烟草公司、独立雾化品牌,生意也遭受损失,2024年营收118亿元,较高点萎缩14%左右。
陈志平带队,加速研发合规新品,逆风回暖。
1-6月,其ToB业务收入47.39亿元,增长约19.5%,其中欧洲为主的市场,入账27.34亿元,强劲增长38%,其已超过美国18.88亿元的体量。
此外,陈志平扩大渠道覆盖,深化本地化运营,用于推广自有品牌VAPORESSO,此业务收入12.74亿元,增长约14.1%。
“在技术积累、产品创新、组织协同与渠道建设等,多方面系统能力有效整合,共同推动积极变化。”
陈志平在业绩会上称,思摩尔已拥有市场应变和合规能力,当前优先推进关键研发项目。
“只要电子烟没有彻底颠覆,思摩尔会有广阔市场,甚至监管确定性更有利于其赚钱。”一名行业人士向《21CBR》表示。
只是,扩展增量,费用也有所增加。
1-6月,其销售及分销开支4.91亿元,尤其市场开拓费用1.34亿元,增幅约123.2%,净利润为7个亿,有所减少。
业绩会上,陈志平向投资人介绍,正逐步探索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盈利模式,也在强化“小集团、大事业部”的组织变革。
2
“雾化”复用
陈志平期望扩张,正推进系统性业务重构。
“2025年是第二增长曲线的关键落地年。”他在年初如此定调,在最新业绩会再次强调,要摆脱电子雾化业务的依赖。
他锚定的新方向,即是加热不燃烧(HNB)技术。
相比传统电子雾化产品,HNB仍是可合法销售的“含尼古丁+烟草风味”产品,思摩尔可借助英美烟草、日本烟草等大客户,快速切入全球。
以电子雾化技术撕开烟草市场,陈志平已在陶瓷发热体、精密温控等领域积累大量技术,大量可复用在HNB产品。
“正稳步过渡到以电子雾化、加热不燃烧共同驱动的新阶段。”他表示,HNB业务已获客户认可。
他也在试探进入其它场景,如医疗和美容赛道,以复用其雾化技术。
1-6月,思摩尔研发开支7.23亿元。其已减少电子雾化产品相关研发,优先投资于HNB产品和雾化医疗。
陈志平已设立医疗附属公司传思生物,在美国迈阿密附近建立一个吸入产品研发中心,且与国际药企合作,推动创新型药物与吸入递送装置的一体化开发。
据悉,电子雾化也可用于开发皮肤护理产品,如雾化精华、雾化面膜等,能提供细腻、均匀的护肤体验,提高有效成分的透皮吸收率。
2024年,他已推出护肤品牌“岚至”,且上市雾光精华仪、雾化美容仪等产品,过去半年,在国内创收约3100万元。
据《21CBR》记者查询,其美容仪产品,一台多在25000元以上。
3
走出烟味
陈志平籍贯湖南益阳,毕业于同济大学,创业之路曲折。
电子烟最早流行于国外,生产多在中国,深圳一度有数以万计的小作坊和工厂,承接大量代工订单。
陈志平看到机遇,一心做大,他主动找上锂电池厂商亿纬锂能,从供应链源头获取支持,并接受其入股,在代工规模和成本上胜出。
亿纬锂能
他一开始代工雾化芯,后逐步提供整机,凭借制造工艺和价格,打入烟草品牌核心客户,如悦刻、英美烟草等。
高峰期,思摩尔有超过9成收入,来自面向企业客户的代工业务,迄今仍在8成左右。
他赶上过一波超级红利。
2021年时,电子烟市场爆发,思摩尔挣到52.87亿元,净利润率高达40%左右,又赶上资本热潮,市值一度炒上5000亿港元。
如今,思摩尔也慢慢回归常态,目前利润率在12%左右。
“因距离消费环节远,思摩尔只能配合需求生产一次性电子烟,缺乏对需求的直接影响力和定价权。”有市场人士分析称。
走过狂热,陈志平的财富,依然维持在可观的水平。据2025胡润全球富豪榜,陈志平的财富,高达265亿元人民币。
如今,他推进多元化业务,如果能够上量,思摩尔的“烟味”,也将会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