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8月25日),奔驰AMG GT XX概念车创造了电动车24小时最长行驶里程新纪录。
小米雷总第一时间转发:“太强了,这个成绩有点变态,祝贺奔驰!”
而就有网友呼叫奔驰“小心了”,不过对于雷总的祝贺,奔驰方面并无任何回应。其实,这已经不是雷总第一次“致敬”传统豪强:
6月:纽博格林24小时耐力赛,宝马第21次夺冠,雷军发文祝贺:“BMW M 品牌,第21次夺冠!祝贺BMW!”
宝马没有任何回应。
年初:小米SU7 Ultra刷新上赛圈速成绩时(快于保时捷Taycan Turbo GT),雷军同时写道:“保时捷依然是世界上最好的车,是小米学习的标杆。”
有趣的是,保时捷官号转发了小米汽车的微博并表示祝贺:“恭喜小米汽车新圈速,点赞中国制造。”
当然,活跃在第一线的雷总绝不会让话掉在地上,他很快就回应:“保时捷是世界大厂,有格局!”
不过,这番热情互动在保时捷自家粉丝和车主圈内掀起了讨论。有人大赞,称其为“良性竞争、友好竞技”;也有人认为此举不妥,尤其是在小米车型被指与保时捷存在“相似争议”的情况下。更有很多保时捷车主和粉丝认为这种互动丢了保时捷的份。
从保时捷到宝马到奔驰,三家传统豪华车企每每被提及,都自带流量。而对于成为别人的“流量密码”,为何保时捷积极回应,宝马、奔驰却沉默冷处理?
宝马为什么不回应?
小米汽车对自身的定位:豪华,运动,听上去仿佛说的是宝马。而小米今年新车YU7的“天际屏”,一直被外界认为有着宝马在2023年就发布的“视平线全景显示”的影子;再加上近期多位前慕尼黑宝马工程师、设计师加盟小米汽车,这些话题让外界议论不断。
小米新车YU7的“天际屏全景显示”
宝马2023年初发布的视平线全景显示
即将投入量产的宝马视平线全景显示
汽车行业竞争激烈,品牌间互动多基于合作或重大事件,雷总的祝贺属于单向行为,对宝马而言无需回应,以免被解读为某种关注或”默认“。
奔驰为什么不回应?
这次的5479公里成绩,本身是奔驰自组织的对AMG概念车做的长距离挑战。虽然奔驰表示“所有纪录均获独立验证”,但它并非公开赛事或赛道官方认证的圈速纪录,而是一场品牌主导的技术展示。
雷总转发祝贺、表达了个人评论,但如果奔驰进行回复,大家讨论的重心可能就会从“奔驰创下纪录”转移到“奔驰和雷军互动”。这种互动很容易被外界理解为一种绑定,甚至是背书。
至于保时捷为什么此前会回应,估计品牌现在很后悔。
最后说到致敬,小编心目中最有高度的致敬是2019年奔驰总裁蔡澈退休,宝马推出短片《退休》,幽默一把之后,最后致敬:谢谢你,迪特蔡澈先生,为这么多年来我们鼓舞人心的竞争。
这是真正的惺惺相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