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
《日经亚洲评论》25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报道称,全球最大晶圆代工企业台积电将不会在其最新2纳米芯片生产线中使用中国大陆的制造设备。报道称,此举是为了避免激怒美国。
据报道,台积电该决策受到潜在美国法规的影响。以参议员麦克·凯利为首的美国立法者提出了“芯片设备法案”,拟禁止接受美国联邦资助和税收抵免的企业购买“受关注外国实体”的设备。报道提到,业内高管普遍认为该说法涵盖中国大陆供应商。
消息人士透露,台积电正在梳理所用芯片材料与化学品,计划降低其在中国台湾和美国业务中的中国大陆供应占比,但同时计划与中国大陆本土供应商深化合作以满足在中国大陆的生产需求,与中国大陆的政策导向保持一致。
台积电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魏哲家表示,公司正加速美国亚利桑那州工厂的建设,待扩产完成后,美国或将承担其2纳米及更先进制程约30%的生产份额。
《日经亚洲评论》报道提到,台积电早期先进芯片生产线曾使用部分中国大陆设备。知情人士表示,约一年前,台积电曾经计划在2022年量产的3纳米技术生产线中替换中国大陆设备,因其拟将该尖端芯片生产迁至美国亚利桑那州并规避美国监管风险。然而,更换合格的设备供应商,即使是在制造过程中的非关键步骤,也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并且存在影响良品率和生产质量的风险。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副教授刘春生26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台积电停用大陆设备可能会带来成本和质量上的压力:成本上,新设备采购、调试及生产停滞会增加直接投入,失去大陆供应商的价格与响应优势,还可能因供应链不稳推高库存和缺货成本;质量上,需重新适配新设备工艺参数,可能导致良品率波动,影响芯片性能与稳定性。
刘春生分析称,大陆设备企业短期内可能因失去台积电订单而营收承压,设备的全球推广遇阻,同时可能影响芯片制造企业国际化的进度。但长期来看,此举或倒逼大陆设备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如中微公司等正加速突破高端技术,推动形成自主产业生态,减少对外依赖。
《日经亚洲评论》报道表示,大陆领先的芯片制造商正在增加国产设备的使用率,在一些细分市场中,大陆企业已取得显著进展。刘春生对《环球时报》表示,大陆芯片和算力企业近期取得不少进展。华为AI芯片优化了性能与功耗,紫光展锐5G芯片扩大应用,中芯国际在成熟制程提质扩产、先进制程研发追赶;算力领域,中国移动建成全球规模最大400G全光省际骨干网,加速打造“东数西算”光网高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