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中期净利降了近9成,频拿地王的绿城嗅到了风险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任飞扬 密探财经 时间:2025-08-27 10:21:25

◎ 来源 | 地产密探(ID:real-estate-spy)

“杀进前十”,“高调频拿地王”······

近两年来,背靠第一大股东中交集团的绿城中国可谓“风头十足”,但有了头部的规模及名头之后,代价也很惨痛。

近日,绿城2025年中报交卷,结果令人大跌眼镜。这不禁让人怀疑:擅长造高端的绿城,如今成绩也会这么“烂”?



今年上半年,绿城实现营收约533.7亿元,同比减少了160多亿元,降幅约23.3%;公司股东应占净利2.1亿元,跟较上年同期的20.45亿元暴降了近9成。

期内,绿城中国旗下物业销售收入496.5亿元,同比下滑22.1%,占集团总营收的93%。以杭州为首的浙江区域和上海实现总收入353.3亿元,占比达到7成,其中“大本营”杭州贡献了224亿元,占比高居45.1%。

换言之,杭州和上海对绿城来说,这两个市场不容有任何闪失。目前,这两个重点区域是改善及高端产品竞争最激烈的市场,一线品牌地产央国企巨头林立,过去供需两旺,但如今楼市持续低迷,也开始受到影响。

近期以来,上海楼市成交有所走弱。近日,上海迅速放松了房地产政策,其中外环外针对有购房资格的人群取消限购、外环内为单身购房者增加限购数量并将范围扩展至新房等。

在绿城中期业绩会上,行政总裁郭佳峰表示,过去像杭州房价控得比较紧,有很多高端需求被压制。近两年来随着优质低密地块和核心地块的供应,高端需求逐步释放。“高端市场的热度仍会持续一段时间,但也会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动态调整投资策略。”

言外之意,杭州高端市场这波热度的可持续性仍令人存疑。这应是观察全国热点、重点城市高端市场的一个风向标。

这两年围绕京沪广深杭蓉等核心城市,有实力继续溢价拿地补仓的房企普遍认为安全边际高,需求旺盛,产品普遍高端化,但供应多了,经济大势仍没起色,必然会陷入同质化竞争的红海。

去年8月,绿城在上海滨江摘得13.1万元/㎡的全国单价地王,时隔2个月后又在杭州以5.07万元/㎡拿下钱塘江北岸号称“最后一块限价地”的单价地王。今年4月,绿城3.5万元/㎡楼面价、溢价六成抢得杭州萧山地王。

今年上半年,被称为“地王收割机”的绿城新增35个拿地项目,权益地价362.34亿元,货值约907亿元,包括了上海、苏州、南京等多个地王。

今年7月23日,绿城斥资约46.7亿元以成交楼面价6.52万元/㎡竞得苏州工业园区石莲街东、石港路北一宅地,成为苏州单价新地王。

时隔2天后,绿城豪掷近62亿元以触发40%溢价上限竞得上海虹口北外滩一地块,成交楼面价约12.7万元/㎡,加冕虹口新单价地王。

据克而瑞监测统计,今年前7个月,绿城江新增土储货值、拿地耗资、新增土地建面均干到了全国第二,即1116亿元,602亿元,277万方,直逼“地产央企”中海,保利也只能屈居第三。

郭佳峰表示,“拿地王过程当中,公司也很小心、很纠结。不是说哪个贵就哪个好。其解释道,绿城之所以会去拿这些大家看起来风险很大、价格很高的地,主要是做了非常仔细的考量,绿城有产品和品牌优势。

其透露说,有些一二线城市地王频出,比起上半年(下半年)风险在加大。全国市场仍没有企稳,特别是7月和8月的情况比预期还更差,相比去年同比也在往下走,但预计优质地块仍维持较高的热度。

截至今年6月底,绿城中国手上含银行抵押存款在内的银行存款及现金合计668亿元,较去年底减少近62亿元,其中可动用银行存款及现金624.6亿元,较去年底减少64亿元。

该期末,绿城中国总借贷约1430.3亿元,比去年底增加近60亿元,其解释提到主要是新增货值增加引起阶段性增加,也就是拿地加杠杆;净负债762.3亿元,比去年底增加120.4亿元;净负债率63.9%,较去年底增加7.3个百分点。

目前,绿城“高举高打”拿地投资的财务底气在于存货高周转与融资较顺畅,致使债务结构能得到优化,比如一年内到期有息借贷232.4亿元,占总借贷的比重已从去年底的23.1%降到16.3%,现金短债比仍较高。

不过,今年2月中下旬,绿城曾以承受年利率8.45%的高息合订发行了2028年到期的5亿美元票据,就已说明其财务安全壁垒并非“固若金汤”,而仍在借新还旧维系公司融资畅通为首要考量之一。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