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国内特高压工程建设提速,“核心器件龙头”股价创两年新高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朱天宇 华夏时报 时间:2025-08-27 18:24:16


赛晶科技近期股价走势

本报记者麻晓超 北京报道

近期,输配电概念受到资金追捧,相关板块个股交投活跃。Wind港股数据显示,电气设备板块中一只名为赛晶科技(00580.HK)的小盘股在“市场表现”指标上十分亮眼,跃至板块内第二名,仅次于宁德时代(03750.HK)。

2025年8月19日,赛晶科技股价盘中摸至1.86港币,创下2023年8月11日以来的新高。拉长时间看,该股近三个月涨幅约44%,近一年涨幅约84%。

在业内人士看来,其股价攀升的背后,除了业务方向契合了近期市场关注的热点,还有投资者对于该公司业绩增长的预期。8月23日,赛晶科技发布半年报显示,其净利润增长超一倍。

特高压项目订单陆续交付

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赛晶科技收入增长35.5%至约8.883亿元,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增长178%至约9380万元。

根据财报中的说法,收入增长主要由于沙特中南工程、甘电入浙工程及秘鲁/智利分布式潮流控制器工程项目的产品陆续交货和自产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的收入增加所致。

分业务类型看,输配电领域贡献了超一半的业绩,实现销售收入约4.67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在常规直流输电方面,赛晶科技于公告中称,报告期内,公司陆续交付了用于巴西伊泰普水电站±600千伏直流送出改造工程及扬州-镇江±200千伏直流输电二期工程的订单产品,以及用于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陕北-安徽±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陕皖工程)的订单产品。

“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指直流输电电压等级在±800千伏以上的工程。”南方某券商电子行业分析师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比如“西电东送”“北电南供”等工程,就依赖特高压输电技术。国内输电线路一般分为普通高压、超高压和特高压,其中特高压输电技术在长距离、大容量输电方面具备显著优势。

招商证券近期在一份研报中指出,当前,我国在特高压电力工程领域的投资和建设正在加速,今年仅国家电网的总投资预计首超6500亿元,将主要用于特高压交流和直流工程建设、加强县域电网与大电网的联系以及电网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等方面。华泰证券也在研报中称,我国特高压工程核准与建设节奏提速。

“赛晶科技是中国特高压直流输电核心器件龙头企业。”盈立证券在研报中称,该公司自2010年以来已参与超过30个特高压常规直流及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在行业内建立了领先的市场地位,在重点项目中的渗透率持续提升。

今年3月份,赛晶科技董事长项颉在业绩发布会上预测,接下来我国的特高压项目会大幅增长,其中柔性直流的份额会大幅上升。

柔性输电方面,根据财报,2025年上半年收入约2.96亿元,同比增幅123%。主要由于赛晶科技陆续交付了用于沙特中部-南部±500千伏柔性直流输电换流站工程(沙特中南工程)、甘肃-浙江±800千伏特高压输电工程(甘电入浙工程)以及秘鲁/智利分布式潮流控制器工程项目的订单产品。

资料显示,柔性输电包含柔性直流输电、柔性低频交流输电、构网型静止无功发生器及储能等。而常规直流输电,指以晶闸管等半控型电力电子元件为换流阀核心器件的直流输电技术。

自研功率半导体收入翻两倍

与柔性输电一样实现翻倍的还有新能源发电与储能业务。

2025年8月25日,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赛晶科技高管透露,新能源发电与储能上半年贡献收入约1.56亿元,同比增长108%,主要受益于赛晶科技新能源发电场总包业务,及自研功率半导体、层叠母排和集成母排销售收入增长。

“其中,新能源电站建设业务是从去年开始启动的。其相关销售收入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逐步体现。因此,今年上半年这方面的收入相对去年来说是一个新增,从财务上对同比增长的贡献比较大。”该公司称。

此外,赛晶科技其他市场和业务上半年收入约3.47亿元,同比增长15%,主要受益于公司自研功率半导体等产品销售收入增长。

功率半导体方面,自主研发的IGBT、SiC芯片是赛晶科技的“名片式”产品。今年3月份,赛晶科技高管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称,赛晶半导体目前在储能、集中式光伏、SVG领域积累了良好的口碑和形象。

“IGBT芯片已经研发了国际最新一代的IGBT微沟槽芯片,今年开始给客户送样,主要希望突破领域是组串式光伏,风电和八百伏电池系统的电动车领域;碳化硅在欧洲流片完成最先进的13毫欧电动车主驱的碳化硅芯片,今年主要任务是在国内完成流片和量产;经过几年持续不懈的研发,公司到今年年底的芯片和模块产品将能覆盖中压领域的大多数应用。”赛晶科技高管彼时这样说道。

《华夏时报》记者日前从一位接近赛晶科技高层的人士处获悉,今年上半年,该公司自研功率半导体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两倍,国内某乘用车龙头企业、某储能行业龙头企业等通过测试验证并签订了批量供货协议,2025年全年销售目标为1.5亿元。

“上半年自研功率半导体业务取得了非常出色的成绩。”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赛晶科技管理层称,产品线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截至目前,该公司今年已经陆续推出了i23和d23系列第七代精细微沟槽技术的IGBT和二极管芯片,1700V和1200V两个电压等级最大电流达到了300A;在IGBT模块方面,陆续推出了EP封装、FP封装、TF封装等多款全新设计的模块产品;此外,推出了采用最新i23和d23芯片的ED封装模块产品。

定下全年20亿元的目标

展望2025年下半年,赛晶科技在财报中称,将继续推进陕皖工程、沙特中南工程及甘电入浙工程等多个常规直流及柔性输电工程订单产品交付工作,并力争在藏东南工程、蒙西至京津冀工程及其他新核准的特高压直流工程招标中取得新订单。

董事长项颉今年3月份曾介绍,由于行业特点,一般交货期长达十个月以上,一季度以后招标的项目交货基本都会在第二年度完成。2024年公司主要交付的是2023年启动的直流项目,而2025年将会启动多个项目,其中大部分是柔性直流项目,这为公司的长期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8月25日的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赛晶科技管理层进一步透露,2025年1至6月主要交付的是2024年的项目订单。藏东南至粤港澳大湾区、蒙西至京津冀两个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有望在年底前启动招标,疆电入川、巴丹吉林至四川以及海外的巴西美丽山三期等项目均在有序的推进中,为公司2026年及以后业务发展和业绩的增长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行业前景方面,据赛晶科技预测,“十四五”规划的特高压项目,建设完成预计要到2028年,根据现在整个产业链的产能情况,预计“十五五”的规划项目,可能要到2030年之后才能全部完成。

赛晶科技的自研功率半导体业务,经过近几年的产品线拓展,市场和客户的积累,开始进入业务的快速增长通道。

对于下半年,该公司财报中有这样的规划:将持续加大自主研发的功率半导体产品的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力度,重点推动固态开关、脉冲功率开关等前沿技术在电气化船舶及可控核聚变等新兴领域的市场开拓,力争实现销量进一步增长。

赛晶科技给公司全年销售收入定了一个20亿元的目标。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公司管理层表示“非常有信心完成”。

相关业绩目标基本符合几家券商对于该公司的业绩预测。盈立证券在研报中预测,赛晶科技2025年至2027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0亿元、25亿元和3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亿元、2.2亿元和3.2亿元。

中泰国际预测,该公司2025年至2027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0.1亿元、25.2亿元和33.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亿元、2.2亿元和3.3亿元。

责任编辑:帅可聪 主编:夏申茶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