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市集”上线,小红书电商野心藏不住了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苏婉清 电商在线 时间:2025-08-27 20:10:43

小红书电商,再次迈出关键一步。

「电商在线」发现,近日小红书启动新版本测试,“市集”被嵌入APP底部导航栏,升级为一级流量入口。用户进入“市集”后,不仅可对穿搭、运动、食饮、生鲜、潮玩等多个类目的商品进行选购,还可以直达市集直播、买手橱窗、新品首发等频道。



透过“市集”入口升级的动作,不难发现,小红书对于社区内部电商业务的加码,已呈现出清晰的加速轨迹。

事实上,除了“市集”入口位置的变化,小红书电商的进化早已在2025年开年上线的“蓝链”功能上有所显现。当蓝链、市集等拥有小红书电商独特基因的电商基础链路逐渐打通闭环,电商与社区也实现了进一步融合。

另一方面,小红书电商也正在通过百万免佣、服务商招募、账期升级等一系列“减负”组合拳,吸引更多电商玩家投入、加码小红书。

随着“市集”入口的升级和平台内电商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小红书电商的生态愈发清晰和活跃。

当流量入口打开、运营利好加码,属于商家的机会又一次到来。然而机遇背后,小红书电商生态的进化,究竟将为商家的经营逻辑与增长路径带来怎样的变化?

“市集”上线,小红书“重仓加码”电商

自2024年7月提出“生活方式电商”定义以来,小红书便持续高频地推进着电商业务的升级迭代,但多数动作都比较“含蓄”。小红书电商的交易链路也大多藏在社区生态纵横交错的内容网络中,始终缺乏一个集中而系统化的中心交易场域。

此次产品上线“市集”,并将其设为一级入口,则恰好填补了这一缺口——它将小红书电商相对分散的交易链路进行系统化整合,打造了一个结构清晰、路径集中的交易中枢,实现了从浏览、决策到购买、售后的全链路系统性承接。

打开“市集”页面,可以看到,其双信息流的布局与小红书社区主页并无区别,契合平台用户的浏览习惯。页面上部除了我的订单、购物车、优惠券等基础电商工具外,还设置了市集直播、买手橱窗、新品首发等频道,便于用户直接跳转到对应的入口。



「电商在线」发现,在小红书“市集”中展现的信息流中,除了直接介绍商品的商品页面外,还有商品笔记、用户反馈、带货直播等多种类型,保留了小红书平台特有的内容感和社区感。

小红书“市集”相关负责人告诉「电商在线」,“市集”作为新增的交易场景,能够为有购买需求的用户,提供一个集中“逛”的购买场景,进一步优化购物体验。

很明显,推出“市集”是小红书搭建电商生态的重要落子之一,而“市集”中诸如双列信息流、买手橱窗、商品笔记等设置,依旧是想营造出一种边逛边买的特色氛围。其根本目的,或许也是为了让电商交易环节更自然地融入社区原有的内容场景中,通过更契合小红书社区用户使用习惯的设置,减少商业行为对用户体验的割裂感。

这样基于社区属性迭代电商链路的思路,早在小红书2025年开年上线的“蓝链”功能上有所体现。从响应站内用户“求链接”的购买需求出发,通过逐步扩大评论区挂商品蓝链的范围,再到今年6月,对天猫、京东开放外链,小红书电商正在加速扩容,走出内外双轨并行的新通路。

这种双线并行的策略,最终能为小红书电商带来多大的增长动能,仍需经过市场的持续验证。可以肯定的是,当 “市集”一跃成为APP的一级入口,小红书发展电商的决心已愈发坚决,推进速度也将愈发迅猛。

流量入口之外,放大商家势能是关键

在电商行业的竞争格局中,商家始终是平台生态繁荣的核心基石,也是平台价值实现的关键伙伴。

零售电商行业专家庄帅告诉「电商在线」,上线“市集”一级入口,不仅是小红书对电商业务的进一步深化,也为商家经营提供了新的机会和流量入口。

无论是从评论区可直接跳转商品页的“蓝链”,还是在一级入口上提供购买新场景的“市集”,其本质上都是不断缩短从“种草”到“拔草”的交易路径。对于商家而言,这些功能的落地也意味着,他们的经营链路将变得更加精准和直接——拥有更多机会触达用户,提供转化率。

另一方面,生长于社区生态的“蓝链”与“市集”,始终延续着小红书特有的内容基因和社区氛围。这种“内容即货架”的逻辑,不仅能够激发用户的消费意愿,更让商家经营的好产品随着内容的长尾效应,持续获得曝光与转化机会。在这个过程中,商家也有机会逐步积累起一批认可品牌理念、具有高复购意愿的忠实用户。

「电商在线」观察到,小红书电商在“市集”上线成为一级入口之外,8月24日,还同步推出了“百万免佣计划”。据公告,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同一商家前100万支付交易额免除佣金,仅保留0.6%的支付渠道成本。



公开资料显示,小红书电商此前佣金(官方称基础技术服务费率)按类目有所不同,多数集中在2%—5%。“百万免佣计划”将前100万元支付交易额费率统一降至0.6%,无疑是想通过帮助商家降低经营门槛,吸引更多商家入驻,“重仓”平台。

这并不是小红书电商今年第一次在“利好商家经营”上做出动作。

早在今年2月,小红书电商就正式官宣了“电商运营服务商的招募计划”,通过吸引专业的运营服务商加入,为商家提供直播带货、店铺运营、营销策划等支持,弥补许多商家“擅种草、短转化”的短板。

今年4月,小红书电商宣布对商家结算账期政策进行全面升级。通过缩短确认收货时间、差异化结算策略等举措,助力商家资金周转效率提升;5月,又陆续公布了包括新版店铺上线、评论区蓝链功能权限扩大、商品评价同步商品笔记评论区、穿搭精选/开箱精选功能上线、矩阵账号关联功能改版等多个商家经营链路的升级举措。

不难看出,在加码“市集”场域的同时,小红书也正在为商家们铺设一条更顺畅、更高效的电商经营通路。不过,随着平台内电商生态的逐渐扩容,商家想要赢得更爆发性的生意增长,同样也需要在内容、运营、产品上进一步做深经营力度、坚固竞争壁垒。

窗口期已开,小红书驶入电商“深水区”

“生活方式电商锚定精准用户群体的个性化需求,而且非常细分。在这个细分赛道里面,必须把自己的产品做得非常好,用户反馈也很好。小需求也能做出好生意来。”

这是小红书首席运营官柯南在2024年的公开访谈中,对于“生活方式电商”的定义。今年8月,柯南又被任命为小红书“大商业板块”总负责人,统筹推进商业化广告与电商交易的深度协同。这或许意味着,随着大商业化板块的组建,小红书也将电商业务提升到了一个新的优先级。

从战略升级到场域扩展,不难发现,小红书对于电商业务的加码已经非常明确。对于想要谋求生意增长的商家们而言,在“百万免佣”等一系列运营政策的扶持下,眼下正是入局或加大投入小红书电商的重要窗口期。

另一方面,柯南所提出的“个性化需求长出好生意”的理念,已得到了事实的验证。在2024年小红书电商百大商家中,超过30%的商家专注于细分人群、需求或场景,例如小个子穿搭、中式线香、儿童敏感肌贴身衣物等。这也意味着,在小红书生态中仍存在大量尚未被充分开发的细分需求,等待商家深入挖掘。

不过,平台对“市集”“蓝链”等交易链路的持续加码,也要求想要入驻小红书的传统商家们做出经营思维上的调整——必须深入了解小红书用户喜好和内容传播特点,结合小红书独特的社区优势,调整经营策略,才更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增长。

为了让用户与商家的互动更加深入,同时进一步了解小红书电商商家画像,小红书还将“市集”搬到线下。

8月28日至31日,小红书电商将在上海举办首个线下市集,邀请全国各地100多位商家参与,为商家和用户提供一个近距离交流的机会,同时也让商家对消费者的喜好有更加直接的洞察。



诚然,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作为生活方式电商的小红书电商仍需不断摸索,尤其需要维持商业交易与社区氛围之间的平衡。

“蓝链”“市集”的推出,正是小红书电商基于自身社区属性所提出的差异化解法,旨在以更原生、更符合用户使用习惯的方式,丝滑衔接内容与交易,实现从“内容”到“成交”的自然转化。

如今的小红书,正在加速构建自己的电商经营链路,不少勇于尝试的商家们也收获到了内容复利带来的生意跃迁。不过,想要在竞争激烈的电商红海中开辟出一片新蓝海,小红书电商仍需在产品基建、运营、服务等层面做出更多努力。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