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调整了,要止盈了吗?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沈瑾瑜 炒基蛋 时间:2025-08-27 22:16:35

市场一鼓作气,沪指创下近十年新高之后。在今天终于有了个像样的调整,大盘跌1.76%、创业板跌0.69%。沪深两市成交额继续突破3万亿,为3.17万亿。

感觉市场一直在涨,平时稍微调整就会有资金补上来,好几次都是低开之后尾盘拉起来。今天终于尾盘开始跳水了。


没有一直涨的市场,洗洗更健康。

最近市场的两个明显变化:

一是市场明显上涨加速。之前是慢步走的节奏,现在就是小步快跑了。从大盘日k线也能看出来,都是中阳线的节奏。

二是市场热门板块切换。从前期的AI、机器人科技等板块,切换到低估值的板块。这些低估值的板块,大概有消费、畜牧、白酒、化工等等。这其实也比较符合牛市的特征,不会落下每一个板块,没涨到的板块进行补涨。

这次的牛市为何不一样?

我们常说,市场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我们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和经验预测,但是并不是每一次完全按照历史演绎。

对比每次牛市的特征,比如基金大卖、千亿规模新基、散户跑步入场、大盘强势拉升等等,这一次均没有出现。

上周末中信证券有篇文章,概率下来的结论就是:此轮行情并不是散户市,而是产业资本和高净值人群。高净值人群主要通过私募基金入场。从新开户看,个人投资者7月份新开196.36万户,但远低于去年10月和15年的情况。2015年、2021年出现了公募基金发行剧烈扩张情况,但这种场景现在也没发生。

从我身边的感受看,市场情绪没有太过疯狂。观察了周围的表现,偶尔有零星入市的朋友,也没有出现一大批咨询我买啥基金的人。相反,一些常年投资基金的人,却反馈想要“回本出”或者要不要止盈。从公募渠道的反馈看,市场越好,基金赎回的压力却越大。

昨天,中国ETF的规模突破5万亿大关,创下历史新高。从4万亿到5万亿,仅仅用了4个月。目前全市场ETF数量为1271只,有101只规模超过百亿,其中6只规模过千亿。创业板也出现了破千亿的ETF。与此同时,行业主题基金,也有突破三四百亿了。从流向看,宽基指数资金流向了行业主ETF。

市场今天开始调整,我们该卖出了吗?我们止盈需要采取哪种策略呢?

先说结论,牛市尚未见顶,牛市里大幅调整也算正常现象。我一直说要进场就要尽快,犹犹豫豫反而错失机会。

基金止盈的三个策略:

一是,达到自己的止盈目标。每次投资或者每笔投资之前,制定自己的目标。比如赚够8%或10%就止盈,无论是市场如何。严格按照自己的交易策略走。

二是,自己确实需要用钱,需要卖出基金。这个时候如果是全市场选股的权益基金,建议卖出亏损或涨得慢的基金。逻辑优秀的基金经理会一直给你赚钱,差劲的也会一直差劲。如果是行业主题基金,就另当别论了。

三是,根据市场行情止盈。如果市场行情过热,也选择止盈。但话说回来,也没人能判断出绝对的顶部。所以这个顶点止盈只是理想化的状态。或者最近市场一直涨,等市场有大的调整,可以选择止盈或部分止盈。也有不少人把跌破5日均线作为止盈指标的,可参考。

我觉得可以选择部分止盈的策略,不少人问我,这只基金赚了xx%,需要卖出吗。卖出或买入,都是基于对未来市场的判断。就我而言,市场远没有过热或疯狂,市场上出现了“继续涨”和“要调整”的分化观点,那说明市场大概还会涨。

你要是真的犹豫,可以止盈一部分。我今年做的一件事就是止盈了一些小资金的基金,减少了基金的数量,优化了持仓结构。仓位目前六成左右,进退有余,暂时也不准备大动了。

这个时候相比止盈,仓位管理更为重要。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