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动刀搜索“基本盘”,李彦宏摊牌了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朱天宇 财天COVER 时间:2025-08-28 18:21:06



大约两个月前,百度创始人李彦宏给高管们做了一场主题为《求真务实》的内部演讲。他罕见地对百度组织文化进行系统反思,复盘了业务得失,正视了百度这几年的不顺。

李彦宏犀利点评道,“不是所有的game百度都能去玩、都能赢,所以要搞清楚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 他直指百度目前最大的问题,“百度为什么打不赢仗?为什么起大早赶晚集?因为我们不聚焦”。

成立25年来,百度先后经历了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时代,并早在2017年就率先喊出“All in AI”的口号,提前布局智能驾驶业务。大模型火热之初,百度更是抢先推出了自研的文心一言大模型,领跑所有国内企业。

但是,百度仍未成功突围。8月20日,百度发布了一份“喜中带忧”的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百度非在线营销同比增长34%,首次突破了百亿元收入关口。集团总营收为327亿元,同比减少4%;归属百度核心净利润为74亿元,同比增长35%。但非公认会计准则下归母净利润为47.95亿元,同比下降35%。

进入2025年,互联网巨头们打响了一轮AI科技新竞赛。无论是腾讯疯狂投流旗下大模型产品元宝,抑或是阿里宣布要3年投资3800亿元押注AI基建,都拿出了集团最高资源严阵以待。

要想成为下一个时代的弄潮儿,AI是百度不容错过的机遇,也是它面临的严峻挑战。

01、聚焦AI应用,但模型战略摇摆

一众互联网大佬里,李彦宏是个典型的“技术理想主义者”,百度由此形成的工程师文化,成为整个公司的发展根基。但进入2025年,李彦宏在公开场合不再张口闭口谈技术提升,而是把更多话题中心留给了应用、生态建设。

百度第二季度业绩电话会上,李彦宏说:“在我们看来,模型的价值创造将聚焦在应用层面,而不是模型本身。在这样的背景下,Ernie(文心一言)模型的定位很明确,我们将继续采取应用驱动的创新模式。”

围绕着“有用的AI”这一核心理念,百度在应用上的布局变得更为大胆,并密集推出了一系列的AI应用产品,如无代码应用搭建平台百度秒哒、代码工具文心快码、数字人直播等等。这些 AI 产品,为百度切实带来了实际效益提升。

百度财报数据显示,第二季度数字人产生的收入环比增长55%。二季度电话会进一步披露,百度数字人产品实现收入约5亿元,百度秒哒已经帮助用户创建了20万个AI应用。



大力发展AI应用的同时,百度自研的模型技术文心大模型究竟将走向何方,也变得尤为瞩目。

年初DeepSeek异军突起后,无论是阿里、腾讯等科技巨头,还是“AI六小虎”中的智谱、阶跃星辰等明星创企,都来了一轮推理模型能力的集中比拼。

相比之下,直到今年3月中旬后,百度才正式推出文心大模型4.5版本和推理模型X1,从坚定的闭源生态转向了开源路线。据《光子星球》此前报道,2025年百度在OKR制定上对文心大模型也有了方向上的变化,开始强调“降本增效”。

除了推理模型,视频模型的商业化也被各路玩家寄予厚望。此前曾坚称“不做视频模型”的百度,又一次调整了战略方向。7月份,百度宣布加入如火如荼的视频生成模型大军,推出专有视频生成模型MuseSteamer。

这次第二季度业绩电话会上,李彦宏又表示,百度正在开发文心大模型的下一代推理版本。对此,百度内部员工林晓对《财经天下》透露:“8月底要推出新一代模型的事情,事实上很久之前在内部就已经定下了。”

林晓认为,“由于研发时间太久,百度新一代推理模型的对标从最早期的GPT-o3满血版,变成了GPT-5,目前内部的各项评测数据都在重新对标中”。

而在业绩会召开不久后,作为百度最大的流量入口,百度AI助手官网和App的模型选项中,一度不再显示自家的文心大模型,取而代之的是DeepSeek的两个开源版本,这一举动瞬间引发了热议。

要知道,DeepSeek掀起开源革命之后,各家大厂都在借助这波儿泼天热度,猛推自家的主力模型产品。而百度的这一策略调整,无异于主动弱化自身技术品牌的市场竞争力。

不过,百度也很“听劝”。引起争议后,文心大模型4.5 turbo 又重新出现在百度AI搜索官网的选项中。但除了文心大模型外,《财经天下》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百度的AI生图技术背后,疑似也直接调取了豆包大模型的生图数据。

《财经天下》体验后发现,通过百度AI助手网页抓包工具可以清晰看到,百度AI助手的AI生图背后,显示出的回答搜索模型为“DOUBAOSEEDDREAM”,后者是豆包大模型团队推出的全场景文生图模型。



AI生图技术测试人员陈思对《财经天下》表示,“相比百度,豆包的出图速度非常快,2~3秒一张,4张图大概10秒左右就出来了。而百度自家的生图做不到这么快,从开始进图到出图的时间明显要更久”。

02、AI重构基本盘,广告还会“特别难”

尽管AI业务承载着外界对百度的殷切期待,但真正撑起当下营收基本盘的,仍是其传统广告业务。而在这方面,百度内外两手抓,掀起了近十年来最大的一次变革。

于外,百度正着力于调整渠道体系,以摆脱对代理商广告模式的依赖。百度的独家代理机制由来已久。以前,只要拿到百度独家代理权,代理商便可以享受区域保护政策,独享推广入口,避免区域内竞争,同时获得更高的业绩返点。

但据新浪财经报道,8月下旬,百度启动了代理商调整,该调整将取消济南、重庆、武汉、福州、厦门、泉州六个城市的独家代理机制,转而采用服务商运营模式。受此影响,部分代理公司运营已陷入困境。

而代理商们的困境,实则是百度广告业务萎缩的缩影。“主要还是没有流量入口导致的,百度广告业务确实下滑太严重了 ,代理商完不成任务,干不下去也会主动撤场。”湖北地区的代理商从业人员林菲说道。

林菲对《财经天下》透露,“百度会给到独家代理商很高的返点,代价便是代理商要承担比较大的广告业绩压力,而一些代理商为了完成广告任务,不得不拿出更高的返点吸引大客户,亏本完成业绩,久而久之就干不下去了”。

于内,今年7月2日,百度搜索宣布进行十年来最大的一次改版,从搜索框、搜索结果页到搜索生态都进行了一轮全面革新,AI浓度在搜索业务中被大大提升。百度副总裁赵世奇直言,就是要“忘掉老的搜索形态”。

一直以来,传统搜索和AI搜索究竟该如何分配布局,对百度是个悬而未决的难题。早在2018年,百度便率先发布了“简单搜索”,2023年又发布了百度搜索AI伙伴,但其入口都被放在了不显眼的位置。

负责搜索业务的AI从业人员陈岚对《财经天下》表示,“生成式AI的答案,自然会降低用户接触广告的频次,但要把广告放进答案里,又对内容的可信度有所损伤,这对于搜索公司是一个两难的抉择”。

不过,大模型火热之后,搜索已成为几乎所有AI玩家抢占的阵地。不仅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成为越来越多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夸克、豆包、Kimi、元宝、纳米AI搜索等,也无一不在威胁着百度的市场地位。

腹背受敌的百度,到了不得不自我变革的时刻,选择用AI回答逐渐取代静态的超链接。反映到财报数据上,这一调整带来的效果显著。数据显示,7月,移动搜索结果页中AI生成内容的占比从4月的35%提升至64%。



当前,百度在搜索领域的有力竞争对手已然出现。QuestMobile发布的《2025年AI应用市场半年报》显示,从AI应用渗透率的维度来看,夸克的市场渗透率为56.6%,比百度高了14.6%,AI应用使用率也比百度高了46.4%。

由于进行AI改版,百度传统搜索中的超链接广告位被智能问答挤压,这也直接导致广告的展示次数和用户点击量同步减少。百度搜索这个“现金牛”业务,出现了业绩滑坡。

数据显示,第二季度,百度核心在线营销收入为162亿元,比去年同期同比减少15%,这一降幅超过了百度核心总营收2%的同比降幅,同时也创下了近3年来最大的跌幅。

百度高管于业绩电话会中预警道:“第三季度会‘特别难’,预计广告收入可能同比下滑20%~25%。”而对比行业来看,同期中国在线广告市场整体仍保持着约3%的同比增速。

对于未来的AI搜索商业化空间,百度移动生态事业群组(MEG)负责人罗戎表示,“二季度已经开始AI搜索变现的早期测试,但考虑到用户体验,大规模变现尚未启动,仍采取谨慎推进的策略”。

“例如通过智能体、数字人等产品,搜索可从单纯的信息提供逐步延伸至真实服务的交付。长期来看,这一模式有望推动商业化从CPC(按点击付费)向CPS(按成交付费)转型,为变现带来更高上限。”罗戎说。

03、智能云业务拉动新增长

好消息是,2025年第二季度,AI终于为百度带来了可观的增长。数据显示,百度核心非在线营销收入首次突破100亿元,主要是智能云业务增长带动。

百度的非在线营销收入,主要涵盖了智能云、智能驾驶(萝卜快跑)、硬件等非广告业务。从财报透露的信息来看,智能云业务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第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7%至65亿元,在这一板块占比65%。

此外,被李彦宏称之为“人工智能改变物理世界的最激动前沿”的自动驾驶业务——萝卜快跑,也刷新了出行纪录。第二季度,萝卜快跑完成全球出行服务220万次,同比增长148%,累计服务量突破1400万次,位居全球第一。

不过,整个百度AI相关业务的盘子中,自动驾驶业务的商业化在财报中没有更多数据披露,这也意味着,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可能为百度带来业绩反转希望的,还要属智能云业务。

百度智能云的业务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个人云和企业云。前者主要是百度网盘等,后者则主要是面向企业客户群体的企业云服务,这也是百度智能云业务的重中之重。

细看营收结构,企业云是百度智能云的绝对主力。二季度,百度的AI能力开始真正让客户为其持续买单了,得益于AI基础设施订阅的强劲需求,企业云的订阅收入占比过半,同比增长超50%。



不过,当前来看,AI转型已经对百度短期现金流构成明显压力。财报显示,第二季度,百度自由现金流为-47亿元,主要因AI业务投资增加。

与此同时,百度二季度研发投入51亿元,同比下降13%,研发投入的收入占比仅为15.6%。对比来看,2024年百度的核心研发投入收入占比曾高达19.44%。更早之前,百度研发费用占百度核心收入比例曾长期超20%,投入力度之大远超其他互联网企业。

针对AI相关业务,百度新任CFO何海建在业绩会上称,“尽管我们仍致力于人工智能的长期投资,但我们将非常谨慎地管理节奏,以避免未来利润率波动的恶化”。

李彦宏也在7月份的高管会议上明确提出,他已在二季度的OKR中要求建立一个统一的AI能力中心,旨在减少重复投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曾经,百度市值巅峰期时还能和腾讯“掰手腕”,但如今已然面临着长久的市值焦虑。从2021年到2025年,百度股价从最高354美元下滑至90美元左右,市值从超千亿美元下跌至300亿美元左右。

想在AI时代重回浪潮之巅,百度急需一场更深入的变革。

(文中林晓、陈思、陈岚、林菲为化名)

(作者 |豆蔻,编辑 |阳一,图片来源 | 视觉中国,本内容来自财经天下WEEKLY)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