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中国移动副总经理张冬:创新数据引擎,激活产业动能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赵云飞 环球网资讯 时间:2025-08-28 20:24:53

环球网

8月28日,由国家数据局主办、中国移动承办的2025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数据产业创新发展主题交流活动在贵阳市成功举行。中国移动副总经理张冬出席大会并作题为《创新数据引擎 激活产业动能》的主题演讲。


张冬指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大背景下,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经济社会各领域,开启碳硅融合的文明新形态,创造广阔的发展新机遇。“智能倍增”让硅基生命成为新的劳动力和智力资源,“时空倍增”让社会发展边界从有限物理空间拓展到无限数字时空,“效能倍增”让智能经济成长为数字经济的高阶形态。人工智能的发展为数据产业带来新的机遇。

张冬表示,数据产业发展仍面临不少瓶颈,如“数据孤岛”现象普遍存在、数据治理成本较高、跨行业场景应用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是挑战,也是促进数据产业发展的机遇。对此,张冬围绕基础设施、资源供给、场景落地三个方面分享了中国移动的探索与实践。

一是聚力夯实数智根基,打造数据要素坚实支点。中国移动已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网络基础设施,开通超259万个5G基站,打造首个规模商用5G-A网络,千兆宽带覆盖5亿住户;加快投资算力基础设施,优化“4+N+31+X”算力布局,实现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全覆盖,建成哈尔滨、呼和浩特超万卡智算集群,智算规模达61EFLOPS;持续夯实大数据平台基座,打造全球最大通信数据集群“梧桐大数据平台”,高效处理海量数据,核心数据资产突破2000PB,大模型训练数据集超10万亿Tokens;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数联网”成为国家六大技术路线之一,已在天津、杭州、苏州等7个试点城市落地。

二是聚力厚植供给体系,充盈数据资源战略粮仓。中国移动立足海量数据资源禀赋,打造梧桐大数据生态合作平台。为入驻企业开放数据“中央厨房”,提供数据处理、加工、脱敏、模型训练等工具能力,自主“配菜”打造数据产品,实现数据资源合规开放。中国移动基于自身技术优势与数据运营经验,对外输出数据治理与供给能力,为中海油、中交建等央企破解数据开发利用难题,激发“供数”动力,提升“用数”活力。中国移动发挥国资央企产业链链长带动作用,整合资源共建数据产业生态,助力保定、长沙两大数据标注基地建设,携手生态企业,依托可信数据空间共建共享行业高质量数据集。

三是聚力拓展场景边界,抢占数据应用示范高地。在政务服务领域,创新打造经济分析、基层治理等超500种场景应用,实现海量公共数据批量治理。在甘肃汇聚数据2800亿条,全面实现“一网通办”;在黑龙江汇聚政务数据2130亿条,打造数据政务服务500余个。在乡村振兴领域,打造数字乡村管理平台,推出“数字用工”“指尖服务”“智慧电商”等功能。在贵州,平台覆盖17926个行政村,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推送就业服务信息3000余次,解决村民就业难题。利用乡村自然文化资源,开发全域旅游地图,提升旅游服务体验。在金融风控领域,自主开发涉诈号码识别、受害人预警等反诈模型。协助工信部、公安部等部委开展反诈治理工作,累计向国家反诈中心推送有效预警数据1.06亿条。在应急管理领域,打造基于通信、气象、灾害数据的应急协调能力。为应急管理部建设实时应急救灾系统,累计输出报告2100余份,帮扶受灾群众超亿人次。在智慧文旅领域,融合通信与地理信息数据,覆盖全国358个5A级景区,助力央视文旅播报110余次,用大数据刻画文旅发展热点和趋势。

张冬表示,人工智能时代浪潮已经来临,数据产业唯有实现跨越式发展,才能满足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数据产业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发力。中国移动期盼与大家携手共进、聚力前行。一是共同推动信息基础设施普惠。提供算力、数据、模型等更多样、更智慧的高价值信息服务,实现信息基础设施“一点接入、即取即用”;推动数联网技术路线迭代升级,共建安全可信高效的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二是共同扩大优质数据资源供给。积极落实重点产业链“锻长板”任务,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产业链链主企业优势,以自身数据资源和科技创新为牵引,联动上下游企业构建协作生态,推动产业链共同开展数据治理与合规开放。三是共同促进数据应用融通发展。依托“十百千万”合作伙伴计划,联合产业链共同探索数据应用场景,锻造数据要素流通“高速动脉”,促进更多数据应用从“书架”走向“货架”。

张冬表示,中国移动愿与各位携手共进,以创新为笔,以数据为墨,共同绘就数据产业发展的宏伟蓝图,为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