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由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科大硅谷服务平台(安徽)有限公司指导,科大硅谷全球合伙人爱集微、半导体投资联盟主办的“芯力量”科技成果转化路演活动成功举办,四家各具特色的创新硬核项目进行了精彩路演。
参与路演的四大项目分别为:“国内首家国产化汽车电控悬架专用单轴加速度传感器芯片及模组”、“全球领先的物联网芯片和RFID防伪溯源解决方案提供商”、“国产化透明聚酰亚胺电子专用薄膜CPI”、“先进碳纤维复合材料及特种粘接材料前沿解决方案开创者”。在本次路演活动中,四大项目高管分别对创新硬核项目进行了精彩分享与讲解,多家投资机构代表在线上参会并聆听项目分享,与四大项目高管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沟通,并进行热烈讨论,投资人独到的见解和高质量互动掀起会议热潮。
在路演环节,第一个项目“国内首家国产化汽车电控悬架专用单轴加速度传感器芯片及模组”来自安徽博泰微电子有限公司(简称“博泰微电子”)。该公司成立于2020年,历经多年研发,深耕高性能国产自主芯片领域,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小体积、低成本且超高附加值的传感器和模组产品。
博泰微电子高管从公司的技术优势、市场潜力和商业路径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在技术优势方面,博泰微电子以自主研发的MEMS芯片为核心,通过模块化架构设计实现硬件参数与算法的灵活适配,支持客户快速定制化调整量程、封装形态及功能配置。凭借高集成度与车规级可靠性,产品已成功覆盖汽车主动悬架、低空经济无人机导航、机器人动态控制等多场景需求,以“一芯多用”技术优势推动智能化升级;在市场潜力方面,全球MEMS惯性传感器市场规模稳步增长,Yole Group预计该市场将于2027年增长至49.43亿美元。但中国MEMS惯性传感器市场仍然被国际巨头瓜分,国产替代潜力巨大;在商业路径方面,该公司以汽车产业方向为基础核心业务,同时在两大新兴产业(低空产业、机器人产业)做延申布局,产品布局完整。
第二个项目“全球领先的物联网芯片和RFID防伪溯源解决方案提供商”来自长沙盈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盈芯半导体”),该公司成立于2021年12月,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物联网芯片和RFID防伪溯源解决方案。主营业务是多个系列超高频RFID芯片设计和产业化,其中具有硬件加密防伪验证功能的超高频RFID标签芯片为公司的旗舰产品。
盈芯半导体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产品技术、核心团队和广阔的市场上。在产品技术方面,该公司芯片技术全球领先,C899型号全球首款硬件加密防伪溯源无源超高频RFID芯片,防伪级别远高于普通RFID芯片,可同时满足物流管理与防伪认证双重需求;在核心团队方面,公司拥有国内顶配的核心团队,兼有顶尖学术背景、实操经验和资源网络;在市场方面,超高频RFID技术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领域,正在迎来高速增长期,预计到2030年,全球超高频RFID应用市场产值将达到400亿美元。中国市场超高频技术渗透率极低,全流程解决方案发展潜力巨大,此外,中美半导体脱钩是不可逆转的形势,国内大企业、政府机构市场需要供应端自主可控的国内厂商。
第三个项目“国产化透明聚酰亚胺电子专用薄膜CPI”来自四川奥纽新材料有限公司(简称“奥纽新材”),该公司成立于2022年,是由四川奥希特电子材料有限公司为投资主体的以高品质透明聚酰亚胺(CPI)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提供应用场景解决方案的企业。
奥纽新材高管详细介绍了公司的潜在市场、配套设施和项目规划。从市场来看,聚酰亚胺电子专用薄膜是柔性显示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微电子等高新技术领域的一种重要产品,具有广泛的应用市场;从配套设施来看,该公司通过MES(制造执行系统)进行原辅材料的需求分析、调配和管理,有效提升透明聚酰亚胺的制造成本控制和生产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从项目规划来看,该公司复制母公司江苏奥斯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技术,准备在南通开设第二条产线,通过扩大产能和应用实现高阶聚酰亚胺电子专用薄膜的产销目标。通过产学研联合完成高分子合成、成膜及相关配套工艺(表面硬化、保护膜复合等)的技术和设备导入,建成年产量单条产线213.6万㎡(约合173T/a)高阶聚酰亚胺电子专用薄膜的技术装备。
第四个项目“先进碳纤维复合材料及特种粘接材料前沿解决方案开创者”来自神木源(上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神木源”),该公司拟准备成立,注册资金1000万,位于中国上海临港新城。由一批具有复合材料行业多年研发、生产、营销管理和技术服务经验,以及互联网数字化技术背景的精英所组成。
神木源项目的投资亮点体现在产品技术、核心团队和市场前景上,从产品技术上来看,该公司产品采用最先进的HP-RTM技术,配合宁德时代、中航锂电、比亚迪、国轩高科等动力电池企业实现复合材料电池箱体轻量化;从核心团队上来看,核心人员拥有丰富的复合材料设计、研发、制造经验,并且有对设备自动化升级及关键设备的自研能力,能够快速实现智能化、模块化的技术制造,曾带领团队实现首批复合材料在中车时代、北玻院、国电等厂家的轻量化、批量化的产业应用;从市场前景上来看,以新能源汽车、高铁、民用航空、无人机、天然气甚至新质建筑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无一不需要减重、减排的需求,高性能复合材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之一。且同行业竞争对手少,增量市场空间足够大。
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持续报名
报名联系
韩老师 18918459526(同微信)
同时欢迎投资人和投资机构前来报名加入评审团及推荐项目参赛,抢先对接优质项目,共同助力和见证中国芯势力的崛起!
(校对/孙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