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昨天美团发布了2025年二季度财报,一份流血的财报远远超出了大家之前的预期:经营利润 2.26 亿元,同比下降98%;经调整净利14.93亿元,同比下降89%。核心本地商业经营利润更是从152亿元同比下降75.6%至37亿元。
2、毕竟这只是二季度的财报,阿里巴巴还没有全力参战的时候,美团就已经如此惨烈了,没人敢想三季度的美团会有多大的亏损。以我判断,美团外卖在京东单独发起进攻的4月应该还有利润,阿里巴巴5月开始热身、6月开始发力形成三国杀的两个月造成了美团核心本地商业业务的利润大降和外卖的亏损。整个二季度看,京东大概打了两个半月亏了148亿,美团打了三个月亏了百亿级别,阿里打了大概一个半月,明天的财报估计会披露亏了70亿左右,我拍脑袋的数,别太当真。
3、美团最大的问题还不仅仅是外卖业务遭遇的巨大冲击,更因为外卖和到店业务之间的强替代性,等于美团的利润大头到店业务受到了美团、阿里和京东的三重蚕食,更不用说还有已经悄悄发力的抖音到店业务。所以说美团的利润是受到了双重蚕食,美团本地商业经营利润同比下降了115亿元应该更真实的还原了外卖大战带来的亏损。
4、美团真的是在流血应战,也是真的惨烈。毕竟外卖或者说即时零售是美团必须守住的命根子,而对于京东或者阿里来说只是一个不能输但也不必须赢的非基本盘业务。好了,说美团有多惨的人太多了,我就不赘述了。在说美团有多惨的观点中有一个很普遍的观点就是美团所谓的护城河是不堪一击的,被京东和阿里一个季度2-300亿的投入就攻破了。看到类似的观点,只能说这些人对护城河理论缺乏一个基本的认知。
5、巴菲特的护城河理论的核心是指企业在长期竞争中形成的、难以被竞争对手复制或超越的可持续竞争优势,这种优势能像护城河一样保护企业,使其长期保持盈利和市场领先地位。
6、看字面意思好像确实美团短短几个月就盈利变亏损了,哪儿有什么护城河啊。但是我们不能忽视一个问题护城河理论解释的是长期竞争而非短期竞争,有护城河的企业不等于面对强竞争时利润不会下滑,而是体现在面对竞争时到底有多强的抵御力。只从利润角度看,一个没有护城河的企业面对强竞争时必然导致无法承受的巨额亏损乃至直接倒闭,美团现在的亏损率还远没有达到这种程度;有护城河的企业面对强竞争时利润会下降但风险可控不会快速衰退,这从美团依然还能增长订单量和营收可证;而真正评估一个企业是否有护城河或者护城河到底有多宽和多深的则是竞争进入了稳态期后的利润恢复和市场份额。对于美团来说,评估它到底有没有护城河现在还太早,而应该等待现在的强补贴竞争结束之后再来评价。毕竟没有任何一个企业的资金和资源可以无限投入,阿里也不可能把3000多亿都投入到即时零售只为了把美团的护城河打没。
7、巴菲特护城河理论主要是五个维度:品牌效应、转换成本、网络效应、成本优势和规模效应。
8、从品牌效应看,在今年三国杀补贴大战前,“外卖=美团”的用户心智可以说是非常稳固的,同时美团也率先抢占了“闪购”的用户心智,这是更大的品类争夺。京东最早从外卖切入,淘宝则一开始就是从闪购切入战争的,甚至于淘宝把盒马和饿了么都“注入”其中,给予更大的优惠并淡化其外卖品牌。京东的“秒送”想差异化突出更快的履约能力,事实上是三家最弱的。最重要的是两家投入最大底子更厚的一起教育“闪购”市场的概念,京东的差异化品牌就很难成立了。从三家的日单量来看,无论是外卖或是闪购的品牌效应确实被两家尤其是淘宝撕开了一道口子,淘宝闪购目前最成功的就是消费者在外卖的时候会形成习惯打开进行优惠比价了。但是从美团打造的生活服务入口看,最起码并没有谁能全方位的撼动,无论点评或是酒旅以及其他服务,早已经并不是完全依赖所谓外卖入口的了。
9、网络效应和转换成本,美团是典型的双边网络效应。商户和消费者之间相互的正反馈作用是必然的,理论上淘宝当然可以复制,但是这也需要一城一地的去拓展,也并非短期可以追的上的,更何况美团作为之前近乎垄断的地位通过点评、支付和投资等手段对商户都有更强的绑定作用。当然,很多人会说用户没有忠诚度,哪便宜去哪,用户的转换成本低,这在短期内确实让美团承压,但是换个角度看,这并非没有忠诚度的,而是趋利图便宜是天性,考验忠诚度和转移成本的应该是低补贴或没补贴的稳态期到底选择谁的问题。
10、成本优势和规模效应,这在目前无疑美团是远远优于对手的。无论是骑手数量、订单密度、配送成本还是和商家的议价能力,凭着过往的积淀都不是对手短期可以弥补的。当然,因为现在的强补贴竞争态势,成本大幅增加了,但一种可能是和对手的成本差更大了,因为对手需要用更强的补贴才能和美团争夺这个市场。
11、所谓护城河,本质上描述的就是企业的防御能力,而且是长期的竞争防御能力。就像王莆中在接受“晚点”采访时候说的饿了么之前累计亏损1500亿,我们回想一下在那个竞争阶段,美团是不是也是亏损或微利,但是当竞争停止进入稳态期利润就出来了。所以,现在在战时就下一个美团有没有护城河的结论都是不恰当的。最终要看稳态期各自的市场份额、营收和利润的情况来评估护城河的问题。但是,从这四个月外卖大战来看,可以确定一点是美团的护城河确实比不了腾讯基于社交网络、抖音基于短视频的护城河来的更深更广,毕竟从转换成本和网络效应角度这两者真是无可比拟的。
12、美团三季度的财报一定会是没法看的了,但是对于美团来说可能最难的日子已经快过去了,在组织上介入的情况下,阿里巴巴不会再像7月一样疯狂的进攻了,而京东也从六月中下旬开始收缩了。竞争会一直持续,但会趋于平缓。这一切的前提是拼多多和抖音不介入这场战争,但是我一直笃定这两家一定会杀进来的,可能他们发力的时间点就是美团和阿里之间竞争趋于平缓后的某个点吧。到那时候,可能才是真正考验美团护城河成色的时间了。(独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