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人工智能+”推动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向新向优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沈如风 新华社 时间:2025-08-28 22:27:00

  新华社贵阳8月28日电(记者李凡)日前,在贵阳市举行的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之“2025智慧政府及公共资源交易治理交流活动”中,“人工智能”“数智化”等成为讨论热词。与会专家认为,携手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普及应用,能有效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水平。


  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之“2025智慧政府及公共资源交易治理交流活动”现场。新华社发

  “当前,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质生产力为核心驱动力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深刻重塑全球治理格局。”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支晓强认为,“数智化”成为提升国家治理效能、优化公共服务的重要方式,应充分运用人工智能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水平。

  “熟面孔”“人情分”曾是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特别是招投标环节中的“顽疾”。

  “评标是交易的核心环节,评标专家是否公平公正,一直是公共资源交易需要克服的难点。”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布宁辉认为,打造数智化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能够对公共资源交易的在线投标、开标、评标等各环节进行梳理优化,确保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政府采购、产权交易等更透明,让市场发展更阳光、交易更公平。

  借助人工智能等技术,全国多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也在力推数智化转型,促进交易平台体系健全、规范统一和信息充分共享。

  贵州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蒋体佩介绍,作为全国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贵州,近年来以“全省一张网”建设为核心,深入落实“人工智能+”行动,通过“人工智能辅助评标专家”对投标文件技术标进行评审,确保从源头保障公平交易。“今年4月,贵州还开展了首个房屋建筑技术标智能评审,人工智能在1小时40分钟内完成5个标段、44份文件的智能识别、推理与分析,让客观分评审环节的效率提升了46%,并有效监督和规范了专家评审行为。”蒋体佩说。

海南省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主任周健介绍,近年来,海南以人工智能为驱动,启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机器管招投标”改革,实现招标投标全流程智能化监管。“‘机器管招投标’大幅减少了人为干预,让‘暗箱操作’‘围串标’等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周健认为。

  展望未来,与会专家对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入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提出了更多期待。国家信息中心公共技术服务部副主任张立峰等专家认为,应坚持问题导向、效率优先,进一步建立上下紧密结合的政策协同机制,提升人工智能数据安全治理能力,确保相关数据既“用得好”,又“管得住”。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