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潘多拉关店要超百家?网红轻奢品怎么不好卖了?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陆辰风 江瀚视野 时间:2025-08-29 08:15:03

又快到了一年一度的七夕节,每每这种情人节,网红品牌潘多拉就是最火的时候,然而今年却是个例外,潘多拉关店要超百家的消息传来,面对着潘多拉的大消息,我们到底该怎么看呢?


一、潘多拉关店要超百家?

据潇湘晨报的报道,轻奢珠宝品牌Pandora潘多拉,曾一度是仪式感的代名词,它最大的特点是“手链+串珠”的DIY产品模式,吸引消费者挑选品牌旗下各种造型的珠子来完成搭配。近年来也有不少消费者发现,国内多家潘多拉品牌门店变少了。

潘多拉集团在8月15日发布了二季度业绩公告,公告中提到,原计划今年在中国市场关闭50间门店的规模,将翻倍扩大至100间门店。

潘多拉于2015年正式进军中国市场,通过“故事化”营销,“世界上难以找到两条一模一样的潘多拉手链”及其独特的“手链+串珠”DIY产品模式,单个饰品从200元到3000元不等的“宠粉”价格,吸引了众多年轻女性消费者追逐浪漫、轻奢的需求。

2016年,潘多拉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增长高达175%。到2019年,短短四年间,其门店数量就突破了240家,2017年单年新增门店数更是达到58家。2019年,潘多拉中国市场营收达到19.7亿丹麦克朗(约合21.3亿人民币),占全球收入的9%,同店销售额年均增速超20%。

财报显示,潘多拉在2025年整体业绩承压的情况下,中国地区领跌明显。潘多拉2025年第一季度的在华销售额,仅仅只有9600万丹麦克朗,较2023年下滑了11%;二季度潘多拉中国市场可比销售再度大跌15%,然而同期集团整体可比销售却有增幅3%。


二、网红轻奢为啥不好卖了?

最近,潘多拉被传关店数量将超百家,这一消息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作为曾经风靡一时的网红轻奢品牌,潘多拉如今陷入这般困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早年间潘多拉的走红与消费者消费升级的趋势密切相关。21世纪初至201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中产阶层快速崛起,居民可支配收入显著提升,消费观念也从“满足基本需求”逐步转向“追求品质与个性表达”。在这一阶段,轻奢品牌凭借“价格适中、设计时尚、品牌调性鲜明”的特点,精准切入了介于大众消费品与高端奢侈品之间的市场空白。潘多拉正是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其标志性的可定制串珠手链,允许消费者根据个人喜好组合不同寓意的吊饰,满足了年轻一代对个性化、情感化消费的强烈需求。同时,品牌通过密集的商场专柜布局、明星代言和社交媒体营销,迅速建立起“时尚”“浪漫”“轻奢”的品牌形象。在消费升级的红利期,潘多拉实现了在中国市场的快速扩张,门店数量一度迅猛增长,成为轻奢珠宝赛道的“网红”代表。


其次,如今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是潘多拉陷入困境的关键因素。,如今消费者在消费观念上越来越务实,反向消费浪潮盛行。潘多拉产品大量使用合金、925 银、氧化锆石和珐琅等材质,这些材质不仅不具备保值功能,而且在日常使用中容易出现氧化等问题。在当下消费者更加注重产品实用性和性价比的背景下,潘多拉产品的这些特性逐渐成为其发展的阻碍。相比之下,消费者开始倾向于选择那些具有更高品质、更实用且价格更为合理的产品。例如,在珠宝消费领域,曾经热衷于 DIY 潘多拉手链的消费者,如今更愿意选择购买金豆等产品。金豆类产品克重小、购买门槛低,算上加工费价格与潘多拉串珠相近,但金豆具有保值功能,而潘多拉串珠更多是一种时尚装饰,这种消费观念的转变使得潘多拉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失去优势,消费者对其产品的购买意愿不断下降。

第三,消费者对奢侈品保值增值的追求进一步挤压了潘多拉的市场空间。近年来,中国消费者对奢侈品的偏好正从“装饰性消费”向“资产性消费”转变。以黄金为代表的贵金属,因其兼具文化认同、避险属性和保值功能,重新成为消费热点。无论是婚嫁用金、投资储值,还是国潮文化兴起带动的古法金饰热潮,黄金的市场需求持续旺盛。与此同时,即使是传统被视为“轻奢”代表的钻石,也因培育钻石技术的成熟和普及,导致天然钻石的稀缺性被削弱,价格体系受到冲击,消费者对其“永恒价值”的信仰正在动摇。在这一背景下,潘多拉所代表的“非保值型轻奢珠宝”处于一个尴尬的夹心层:它既不像高端珠宝拥有强大的品牌壁垒和收藏价值,也不像黄金具有硬通货属性;其价格又远高于普通快时尚饰品,性价比优势不明显。换言之,潘多拉的核心价值主张轻奢正在被市场重新定义。当“奢侈”不再意味着“值得拥有”,而“可负担”又无法转化为“值得投资”时,品牌的市场根基便被动摇。


第四,中国奢侈品到底路向何方呢?从长期来看,潘多拉的下坡路是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反映了中国消费者正在向着日益理性化的方向发展。在消费决策过程中,消费者不再仅仅关注产品的品牌和外观,而是更加注重产品的长期价值,包括品质、实用性、保值性以及文化内涵等多方面因素。对于企业而言,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必须深入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产品策略和品牌定位,提供符合消费者长期价值追求的产品和服务。否则,即使曾经是网红品牌,也难免会在市场的浪潮中被淘汰。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