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全国工商联发布“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及《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调研分析报告》。榜单显示,京东集团、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恒力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位列前五;与此同时,民企在研发投入、税收贡献、就业吸纳等维度表现亮眼,彰显民营经济的创新活力与社会担当。
“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
2025年民营企业500强入围门槛再创新高,增至270.23亿元。从整体规模看,500强企业营收总额达43.05万亿元,其中营收超1000亿元的企业有105家,超5000亿元的企业达11家;另有29家民企500强同时入围今年《财富》世界500强,展现中国民企的全球竞争力。
研发投入破1.13万亿元
民营企业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过去一年研发投入持续加码。报告显示,民企500强中实际填报企业的研发费用总额达1.13万亿元,研发人员总数115.17万人,平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77%;高强度研发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提速,500强企业当前拥有有效专利72.16万件,较上年增长8.23%,其中国内有效专利增长12.42%。
研发投入榜单前十企业依次为:华为、腾讯、阿里巴巴、比亚迪、吉利控股、小米、蚂蚁科技、百度、美团、宁德时代,其中互联网企业占据五席,腾讯蝉联互联网行业研发投入第一。
华为作为累计国内授权专利最多的民企,2024年年报显示其全球有效授权专利超15万件,在蜂窝通信、音视频编解码等领域专利数量居全球前列。
腾讯紧随其后,其2025年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其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专利申请公开总数超8.8万件,授权专利超4.8万件,聚焦人工智能、云技术、即时通讯等前沿领域,混元大模型等AI技术持续升级,并深度融入核心业务,让用户享受到AI便利。
此外,研发费用超百亿元的500强企业,集中在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制造、互联网服务、汽车制造、电气机械制造等6个行业,凸显民企创新活力的行业分布特征。
纳税超1.27万亿元
在社会贡献层面,民企500强在税收与就业两方面表现突出:
在税收方面,2024年民企500强纳税总额达1.27万亿元,其中,腾讯以591.87亿元居首,纳税超100亿元的企业有24家、占比4.80%;超500亿元的企业共3家,分别为腾讯、荣盛控股、比亚迪。作为纳税榜首的腾讯,2020-2024年累计纳税超2100亿元,近五年平均增幅20.1%;纳税前20名的互联网企业中,京东集团、蚂蚁科技分别以164.85亿元、118.53亿元上榜。
在就业方面,民企500强共吸纳就业1109.12万人,户均2.22万人,就业人数超5万人的企业有48家。就业人数前五大行业为汽车制造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电气机械制造业、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压延业,合计吸纳523.61万人,占500强总就业人数的47.21%。
79%企业参与慈善
报告还显示,民企500强积极履行社会责任:72.80%的企业投身乡村振兴,65.40%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在产业帮扶、消费帮扶等领域发挥作用;79.00%的企业参与社会慈善捐赠,总捐赠额达104.76亿元。
在公司治理方面,500强企业治理水平稳步提升,52.24%的企业引入战略投资者;从投资者属性看,73.86%引入民间资本,57.52%引入国有资本,32.68%引入境外资本,多元资本结构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原标题:《2025民企500强报告出炉,华为、腾讯、阿里研发投入居前三》
栏目编辑:金旻矣 题图采访对象供图
作者:新民晚报 杨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