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车车科技半年报:新能源车险增150%与华为鸿蒙小米特斯拉加大合作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任飞扬 雷递 时间:2025-08-29 14:24:12



雷递网 雷建平 8月29日

汽车保险科技平台车车科技集团(NASDAQ: CCG,简称"车车科技")日前公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上半年未经审计财务业绩。财报显示,车车科技2025年上半年总保费规模达115亿元(约1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111亿元增长4%。



车车科技2025年上半年净营收为13.49亿元(约1.88亿美元),经调整净亏损为1050万元,较上年同期的2440万元收窄56.9%。

车车科技预计2025年营收区间为30亿至33亿元,调整后经营业绩由亏损转为盈利。

车车科技预计2025年总保费约为255亿至270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保费约为70亿至80亿元。

近期,车车科技创始人兼CEO张磊持续增持股份;腾讯、宽带资本表示继续持有或增持公司股份;美光科技(股票代码:MU)执行副总裁Michael Cordano、原西部数据(股票代码:WDC)CFO Mark Long等国际资深产业人士近期增持且合计持股比例超过5%,彰显全球投资者对公司战略方向与增长潜力的认可。

张磊表示:“我们在新能源车险领域的深度耕耘已进入收获期。未来三年,公司将持续聚焦‘AI保险创新+金融科技出海’双轮驱动战略,依托多年来在中国新能源车险领域的实践积累,服务全球汽车产业链,重塑保险经营格局,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下一代人工智能保险科技公司。”

新能源合作车企15家,新车保费突破26亿

车车科技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专注于保险数智化AI技术研发与创新的科技公司,公司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NEV)保险平台为核心,提供覆盖定价、风控、投保、理赔及客户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端到端数智化AI解决方案,协助车企实现保险产品的创新与运营升级。

截至报告期末,车车科技已与15家主流新能源车企达成总对总战略合作,接入80家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该模式创建了保险服务的新入口、新渠道与新生态,改变了传统依赖4S店的保险销售逻辑,重构了保险行业的市场格局。通过多年积累,公司在用户、数据、技术与运营方面已构建起新能源车险改革创新所需的完整能力体系,打造了以车企用户为中心的新一代保险运营基础设施。

以小米、特斯拉、理想等主流品牌为例,车车科技为车企提供的线上化、智能化新车保险服务已全面取代传统4S店内出单模式。平台峰值月服务新车出单量达10万辆,线上化出单率高达95%,其中车主通过APP自助投保占比达87%。新车型从参数测试到可线上出单的周期,已由原来的1-2周缩短至2-3天,大幅提升车企交付效率。

2025年上半年,车车科技在新能源车险新车保费达26亿元(约3.613亿美元),促成保单81万单,同比增长150.6%,巩固了公司在新能源车险科技领域的市场地位。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未来3-5年将达到8000万至1亿辆,基于保险行业平均理赔率,预计将为公司带来3-5亿元的AI驱动解决方案和服务收入,提升公司的财务和运营结构。

当然,由于新能源汽车保费服务费率较低,对车车科技的收入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由于新能源车险业务毛利较高,带动了公司整体毛利率的提升,同时也提高了车车科技的盈利能力。

车车科技创始人兼CEO张磊表示:"我们在实际和调整基础上均实现盈利大幅改善,这得益于收入结构持续优化、成本严格控制及三大费用科目全面缩减。虽然新能源汽车较低费率拉低整体收入,但其快速普及和出行行业变革带来长期机遇。随着与新能源车企深化合作扩大保险业务,公司预计未来三至五年覆盖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30%-40%份额。"

三大战略增长引擎:鸿蒙智行、数据模型、模式出海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连续九年位居全球第一。2024年销量达1286.6万辆,同比增长35.5%。

车车科技称,公司紧抓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战略机遇,正从“保险科技服务商”向“全球智能出行风险解决方案提供商”跃迁。依托已合作的15家主流车企及近千万新能源车主,公司逐步减少对传统燃油车(ICE)保险业务的投入,全面聚焦NEV智能网联风险管理领域。新能源保险的营收与毛利贡献预计将进入飞轮增长期,成为未来3-5年的核心增长动力。

公司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深化与华为鸿蒙智行的战略合作,围绕智能辅助驾驶与智能网联技术,开发新一代智能定价、智能理赔等解决方案,覆盖问界、智界、享界等多品牌矩阵,打造端到端的新能源汽车风险保障。

同时,车车科技与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院(CIRI)启动全面战略合作。双方将基于汽车安全性能、可维修性、耐撞性等研究,共建车型标准数据库,推动新能源车险实现精准定价与科学定损。中保研作为中国前八大财险公司联合设立的权威技术平台,且为国际汽车维修研究理事会(RCAR)在中国的唯一正式成员,此次合作为车车科技的技术出海奠定基础。

在出海战略方面,车车科技已宣布计划于2025年第四季度进军国际市场,并与多家专注海外增长的汽车品牌建立战略合作,共同绘制覆盖亚太、欧洲及拉美的详细海外布局路线图。

车车科技预期其海外业务将从2026年开始成为主要的增长引擎。

全年有望实现全面盈利

当下,车车科技正在持续推进“AI驱动的智能保险科技”战略,在智能客服、智能运营与智能风控等环节实现持续进展。

在智能客服方面,车车科技基于百万级新能源用户数据,融合DeepSeek、Qwen等大模型技术,构建了涵盖意图识别、知识检索、多模态交互的数智客服体系。该体系在新车投保、续保咨询、理赔服务等场景中实现人机协同,提升问题理解能力、解决率与响应速度。客户服务关键指标整体提升超30%,月人均出单效率提升近50%。

在智能运营方面,平台全面打通人车数据与理赔数据,生成事故报告数字凭证,优化线上报案流程,简化信息填报,理赔时效提升35%。系统可基于客户运营数据自动调整策略,实现动态化、智能化运营。

公司自主研发的“天目”多模态风控模型,融合文本、图像与语音数据,为合作险企年均降低约20%的赔付风险。

车车科技2025年上半年成本为12.829亿元(1.791亿美元),同比下降18.5%;毛利为6580万元,同比增长1.7%,尽管净收入有所下降,但业务结构的改善导致毛利率有所上升。



车车科技2025年上半年总经营费用为9280万元(130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的1.219亿元减少23.9%;其中,车车科技2025年上半年销售及营销费用为3730万元,较上年同期的4170万元减少10.6%;一般及行政开支为3730万元,较上年同期的6180万元减少39.7%;研发费用为1830万元。



得益于AI技术的持续投入与规模化应用,公司运营效率大幅优化,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后亏损同比大幅收窄56.9%,盈利拐点进一步确立,全年有望实现全面盈利。

雷递由媒体人雷建平创办,若转载请写明来源。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