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有不少科技新鲜事:英伟达推出了适配机器人的“最强”芯片;ChatGPT稳坐全球AI榜首;寒武纪直逼英特尔;蔚来被指背刺老车主;星舰十飞终于成功,8颗模拟卫星被送上太空......本期《科技很有料》(8月29日)@机器之心Pro、@上峰视点、@立刚科技观察、@量子位、@智东西、@新智元、@独立思考、@雷科技、@量子位、@科普大世界,一起跟着他们看看那些有料的产品和有料的事儿:
英伟达机器人新大脑面世,AI性能暴涨7.5倍
回顾:英伟达发专为物理AI和人形机器人打造的NVIDIA Jetson Thor,黄仁勋称作是“推动物理AI和通用机器人时代的终极超级计算机”。基于最新的Blackwell GPU架构,AI算力直接飙升到2070 TFLOPS,比上一代Jetson Orin提高至整整7.5倍,同时能效提高至3.5倍。
@量子位:人形机器人需要大量实时控制计算,需要CPU与AI算力同样重要,存储与带宽方面也都得到了升级。
售价2万5!英伟达推出机器人“最强大脑”:AI算力飙升750%配128GB大内存,宇树已经用上了
@智东西:目前英伟达专注于为物理AI和机器人打造3台计算机,包括用于训练模型的NVIDIA DGX AI超算、用于合成数据生成与仿真测试的NVIDIA OVX计算机以及安装在机器人本体上的实时计算机。从感知AI、生成式AI、Agentic AI到面向未来的物理AI,英伟达正将其计算疆域铺满AI的整个生命周期。
刚刚,英伟达推最强人形机器人“大脑”,AI性能暴涨7.5倍,算力飙到2070 TFLOPS
全球AI百强,ChatGPT稳坐第一
回顾:「全球Top100消费级GenAI应用」,DeepSeek、豆包、夸克等跻身前十。ChatGPT依旧领跑,谷歌Gemini紧随其后,Grok高速逆袭。整体来看,全球AI正进入多极化竞争的新阶段。
@新智元:在通用大语言模型助手的激烈竞争中,ChatGPT仍保持领先,但谷歌、Grok和meta正在缩小差距。值得一提的是,国内的视频模型比海外的更具优势——因为中国有更多研究人员专注于视频领域。
刚刚,全球AI百强榜发布!ChatGPT稳坐第一,DeepSeek第三,前50有22个来自中国
@机器之心Pro:这已是第五次发布,横跨两年半的用户行为数据,从生态来看,趋势正在趋于稳固。OpenAI 的 ChatGPT 依旧稳居榜首,但谷歌 Gemini、xAI 的 Grok,以及 meta AI 等竞争对手正在快速追赶,差距正在不断缩小。
刚刚更新,全球AI百强:中国五款产品进前20,ChatGPT背腹受敌,氛围编程成黑马
寒武纪直逼英特尔,陈天石财富追上马云
回顾:谁也想不到,一家直到去年还从未赢过利的企业,股价在两年多时间翻了几十倍,从40多元暴涨至1400多元。8月27日,它的市值一度突破6000亿元。它就是最近热火朝天的寒武纪,凭借政策红利,股价坐着火箭飙升。
@上峰视点:人工智能汹涌,由于全球AI芯片巨头英伟达受控,给了寒武纪机会,它也成为这波AI浪潮的最大赢家之一。过去年年巨亏的寒武纪,今年上半年净利润超过10亿元。这个业绩,之前是不敢想象的。在此之前,寒武纪亏得比较差,甚至出现过营收下滑,业务停滞不前。
寒武纪市值直逼英特尔,陈天石的财富追上马云
@立刚科技观察:虽然我认为英伟达今天的市值已经背离了它的能力,炒得太高了。但是它确实是一个很有能力的公司,这些能力是多年技术积累出来的而不是炒出来的。我并不认为寒武纪没有机会,但是寒武纪成立时间太短,在技术上的积累还不足,还没有形成一个强大的技术线路图,包括自己的发展思路。
寒武纪靠股市成不了小英伟达
蔚来ES8大跳水,老车主骂“背刺”
回顾:蔚来ES8大跳水,蔚来李斌在沟通会上坦诚:如果蔚来继续保持高价,很难参与市场竞争。新款ES8成本比老款低了很多,现在这个价格仍然有毛利,而“蔚来活下去是最重要的”。
@独立思考:有人说这定价,蔚来老车主要骂娘了。要我说,首先老车主们就别骂了,蔚来再不多卖点儿车,你们老车主的车就该没人保养和维修了;其次蔚来也不怕被骂,反正骂是骂不死的,只有卖不动才会死啊。
价格屠夫李斌,斌哥一夜变斌神
@雷科技:斌哥这回是真急了,但也真的实在。不像有些老板天天画饼,他直接摊牌——先活下去,再谈理想。但这话一出,老车主们可就坐不住了。有车主吐槽:几年前五六十万买的ES8,现在二手只能卖20万左右,新款价格一出来,老车主感觉直接被“背刺”了。有车主甚至嘲讽道:“能说出不用太在乎我们感受这种话的老客户…也是这辈子有了。”
李斌摊牌了!蔚来靠降价求生,这一招能否力挽狂澜?
星舰十飞成功,8颗模拟卫星送上太空
回顾:SpaceX 在接连「四连炸」后,星舰第十次试飞终于不负众望——成功发射,完成既定关键任务。本次发射的「星舰」长约 120 米,直径约 9 米,由两部分组成,一个长约 70 米的超重型(Super Heavy)助推器,以及一个称为「星舰」的上级飞船。
@科普大世界:它意味着星舰已经具备了发射星链卫星的能力,而且一次可以发射数十甚至上百台,这也充分说明星舰已经具有了普通火箭的全部性能,已经可以作为一发可发射载荷的火箭正常使用了。这次试飞任务重点目标还包括在太空中进行发动机重新点火测试等,也是顺利完成。
这次很成功!星舰完成第十次试飞,多个载荷顺利释放,但落海时发生爆炸!已具备普通火箭运载功能
@搜狐号科技——:SpaceX拥有众多客户,今年预计仍会营收155亿美元,但算下来,整个星舰的项目,包括前九次试飞,总投入已接近50亿美元,每次星舰发射成本约1亿美元,今年的“四连炸”烧掉了不少钱,但好在这周的第十飞,让星舰打了一场翻身仗。
飞一次1亿美元,40分钟全球达,马斯克豪赌人类生存B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