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15亿库存压顶,曾经的“国潮顶流”卖不动了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朱天宇 深蓝财经 时间:2025-08-29 20:29:09

来源 | 深蓝财经

撰文 | 杨波

你有多久没有逛过太平鸟了?

近日,太平鸟2025年半年度报告正式披露,不出市场意料,其营收、净利润仍以双降姿态亮相——上半年营收同比降7.86%,归母净利润降幅超54%,二季度更是陷入单季亏损,引发资本市场对这家本土服饰企业的担忧。

作为服装业的老牌子,曾凭借“国潮联名”红极一时的太平鸟,如今在资本市场已“默默无闻”。2020年和2021年是太平鸟最高光的时期,此后业绩便持续下滑,股价也跌跌不休。公司发起人之一陈红朝自2021年起持续减持,2022年辞去公司高管职务后,太平鸟更陷入“高管离职—套现减持—业绩恶化—股价下跌”的恶性循环中……


(官网截图)

1

二季度由盈转亏,15亿库存压顶


根据太平鸟8月22日披露的中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8.98亿元,同比下降7.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71.16万元,同比大幅下降54.6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仅1370.90万元,降幅进一步扩大至78.91%,盈利质量持续恶化。


分季度来看,第二季度成为业绩“滑铁卢”的关键节点。

数据显示,二季度单季营收12.30亿元,同比下降8.15%;归母净利润由2024年二季度的盈利1243万元,转为亏损4617万元,同比降幅达471.3%;扣非后净利润亏损7206万元,较2024年同期盈利1892万元相比,亏损幅度超5倍,反映出核心业务盈利能力已近“失速”。

从实际业务角度看,2025年上半年PB女装、PB男装、乐町、MP童装及其他收入全部呈负增长,下滑比例分别为10.5%、7.4%、7.2%、3.7%、24%,零售疲弱背景下各品牌收入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不过,太平鸟上半年毛利率竟同比提升3.66个百分点,至59.81%,亮点非常明显!这背后是何种操作?


自2024年起,太平鸟推行“高品质赛道”战略,将终端折扣率从45%严控至30%以内,同时高单价的羽绒服、冲锋衣品类占比提升至45%,带动单品均价上涨18%。这一逻辑与白酒行业纷纷推出高端酒以提升利润率的思路类似。

可问题在于,毛利率确实上去了,营收却未能同步增长,提价了,但减量了。看来消费者对于太平鸟的提价策略,并不太乐意接受。

运营端的压力同样显著。6月末,公司存货规模达15.20亿元,同比增长9.8%;存货周转天数攀升至251.15天,较2024年同期增加96.85天,意味着库存平均消化周期延长了近3个月。在服装行业,库存积压过多极易面临后续减值风险,这一问题需重点关注。

这不,中报太平鸟就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多达7736万元之多...


现金流方面,上半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由2024年同期的1.83亿元转为-2.62亿元,主要因终端销售疲软导致应收账款回收周期延长,叠加采购预付款增加,公司短期资金压力有所上升。

2

元老”持续减持,股价跌跌不休

太平鸟曾是服饰行业的快时尚黑马。

2020年前后,太平鸟依托疯狂联名、快速出新等策略一路高歌猛进。据财报信息,仅2020年全年,太平鸟就与50多个IP进行联名推新。依靠这种“快时尚”打法,2021年太平鸟营收突破109.21亿元,创下上市以来最佳业绩,成为本土服饰品牌中的“黑马”。

然而,这种激进打法很快显现出反噬效应——激进扩店导致门店质量良莠不齐、营销费用居高不下。

因此,2022年太平鸟提出转型,当年净关店421家,营收同比下降21.24%至86.02亿元,归母净利润下降72.73%至1.95亿元,扣非净利润更是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亏损,股价也随之开启下行通道。

2022年12月末,太平鸟发布公告,对公司组织架构、管控模式等进行调整。就在外界期待太平鸟“重大组织变革元年”能展现成效时,内部高层却出现动荡。

2023年2月,陈红朝突然辞去董事、总经理等全部职务,公告仅以“个人原因”含糊带过,引发市场诸多猜测。更值得注意的是,陈红朝辞职的时间点较为特殊:距离太平鸟披露2022年业绩预减公告仅一周多,该公司当时在公告中预计2022年净利润将减少七成,这一情况也引发了市场关注。

公开资料显示,陈红朝是太平鸟的“元老级”人物,2001年与张江平、张江波兄弟共同创立太平鸟前身公司,曾任女装事业部总经理,助力女装业务成为公司核心板块(2020年女装营收占比达58%)。2020年他的年薪高达1035万元,是同期董事长张江平(年薪207万元)的5倍,足见其在公司的重要地位,也能看出大股东对其的信任程度。

更需关注的是,早在辞职前半年(2021年6月),陈红朝便已开启减持。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5年8月,陈红朝已累计减持2679.69万股,套现约5.93亿元。8月27日,太平鸟再度公告陈红朝的减持计划,若该计划顺利实施,他累计套现金额或将达8亿元,持股比例也将从2021年的8.75%降至1.75%。

陈红朝并非个例。2021年限售股解禁后,原副总经理翁江宏、原董事胡敏等高管先后减持,累计套现超0.53亿元。

高管的密集减持、公司业绩的持续收缩,无一不在向市场传递负面信号,也导致公司股价从2021年高点至今回撤约75%,市值蒸发超200亿元。


为提振投资者信心,去年11月太平鸟集团宣布了增持计划,不设定价格区间,增持金额在1.5亿元至3亿元区间。但从股价走势图来看,此次增持并未对股价行情起到明显的提振作用。

3

结语

坦白说,今年本土服饰品牌的业绩普遍不太理想,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也较为明显。

太平鸟试图通过关闭低效门店、严控商品零售折扣等方式提升毛利率,这种策略短期内确实能改善利润状况,但也牺牲了营收增长。因此,太平鸟试图从“快时尚”向“品质时尚”过渡,这一过程可能还需要经历市场的严酷考验。

面对当前困局,太平鸟虽已提出“产品革新、渠道重构、科技赋能、数字化转型”四大战略,但从2025年中报来看,转型成效尚未显现。在当下服饰行业竞争加剧、消费复苏缓慢的背景下,太平鸟的转型之路注定充满挑战,能否实现业绩反转,仍需时间检验。

深蓝财经新媒体集群发源于深蓝财经记者社区,已有15年历史,是国内知名财经新媒体,旗下账号关注中国最具价值公司、前沿行业发展、新兴区域经济,为投资者、上市公司高管、中产阶级提供价值内容,。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