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EmTech China峰会来袭!诺奖、奥斯卡得主等大咖共议全球创新合作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沈如风 DeepTech深科技 时间:2025-08-30 00:23:27

2025 年,一个由新兴科技引领的未来正快速逼近,全球范围内的产业格局与合作秩序正在重构。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任何一个地区都无法独自定义未来。而中国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成为全球创新网络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节点。

过去几年,在 AI 大语言模型、自动驾驶、新能源到合成生物等领域,中国企业与科研机构不断突破技术边界,推动科技成果的全球共享与协同落地。在政策支持与产业需求的双向驱动下,一批兼具长期视野与全球能力的中国创新者,正在加速成长为国际科技生态的重要推动力量。

从 DeepSeek 开源大模型引发全球关注,到华为鸿蒙生态的国际化布局;从比亚迪新能源技术的海外拓展,到宁德时代与全球车企的深度合作——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在通过标准共建、开源合作、跨国联合研发等方式,积极参与全球技术秩序的构建。这也是 EmTech China 所希望推动的价值方向——科技创新不是独奏,而是协同合作的乐章。

站在新技术蓬勃爆发的节点上,源自麻省理工学院的新兴科技峰会 EmTech China 再度回归。9 月 12 日-13 日,EmTech China 2025 全球新兴科技峰会暨“50 家聪明公司”发布仪式将在上海静安举办。我们邀请您一同加入这场全球顶尖大脑的对话,共同探索通往未来的创新蓝图。



百年传承,全球科技创新的风向标

自 1899 年创立以来,《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始终致力于洞察每个时代新兴科技的脉搏,见证了工业革命,亲历了信息时代,更深度见证了人工智能时代的开启。作为其旗下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会议品牌,EmTech 峰会已拥有超过 20 年的悠久历史,足迹遍布波士顿、北京、香港、伦敦、新加坡等世界创新高地,持续引领着全球对新兴科技的思考与讨论。

自 2018 年首次落地中国,EmTech China 已成为亚太地区科技创新的重要交流平台。往届峰会汇聚了世界级的科学家、科技领袖与创新青年,通过高水准的对话与分享,引发了科技界与产业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度讨论,确立了其作为国内顶级科技商业交流平台的影响力。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

而这份影响力的核心,在于它不仅提供展示舞台,更搭建起全球技术合作与对话的桥梁。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EmTech China 继续坚持以开放协作、理性探讨的方式,推动全球科技资源的高效整合与责任共识的形成。

EmTech China 2025 全球新兴科技峰会暨“50 家聪明公司”发布仪式将在上海静安市北高新园区举办。作为上海数字经济与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市北高新“在静安,为上海,聚全国,链世界”,这里汇聚了数据智能、专精特新和跨国总部企业,构建起科技研发、产业转化、资本对接、人才集聚的完整创新链条,为 EmTech China 打造全球科技对话平台提供了坚实土壤。



嘉宾持续邀请中,跨界思想即将汇聚

EmTech China 一直致力于构建多元、专业、面向未来的讨论空间。今年的峰会将延续这一传统,汇聚来自科研、产业、政策与投资领域的全球代表性声音。

目前,已有多位重量级嘉宾确认出席,包括:2010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石墨烯发现者 Andre Geim,柔性电子与生物电子学领域的先驱、美国西北大学教授 John A. Rogers,中国科学院院士谭蔚泓,清华大学教授贾怡昌,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等。

他们将围绕 AI、机器人、生物技术等前沿议题,结合技术发展与产业趋势,展开深入交流与跨界对话。更多嘉宾也正在陆续确认中,预计将涵盖来自欧美、亚太等地的科研机构、创新企业及投资机构代表。

我们期待,通过这些多元背景的碰撞,探索新兴科技如何在全球不确定性中找到有韧性的解决方案,并共同思考技术如何服务于社会的长期价值。



四大议题:面向技术与产业的关键交汇点

本届 EmTech China 将围绕以下四大方向展开深入探讨:

AI 大爆发的中场竞速:AI 大战进入耐力赛,算力、数据、场景谁能率先跑通正循环?我们将探讨如何将人工智能的潜力转化为各行业的实际商业价值,涵盖其在商业、政府和学术领域的最新进展与商业应用。从代码到物理世界:让 AI 走出屏幕、进入物理世界,重塑机器人、空间交互及人机协作的边界。机器人将在制造、物流、服务、家庭等场景实现规模化落地,“会思考、能行动”的智能体正成为未来社会的核心生产力。可持续未来的基石:智能化正在颠覆诸多行业,生命科学、材料、能源等众多领域都已经卷入其中。硅基算力、碳基生命正被熔铸成同一条价值链,本环节将聚焦讨论跨学科协同与产业发展,定义硅碳共生的下一代先进范式。新兴科技的下一个浪潮:改变人类文明进程的颠覆性技术已现端倪。从核聚变商业化的最新进展,到商业航天向实用化迈进,再到神经拟态计算的生物启发,本环节将聚焦于未来十年内可能引发产业革命的“技术奇点”,深入剖析这些技术将如何深刻且广泛地影响人类生活,重塑我们所熟悉的世界。



TR50:“聪明公司”如何定义下一个十年

在推动技术走向应用的漫长路径中,具备工程能力与商业判断力的创新公司,始终扮演着连接前沿技术与现实产业的关键角色。它们不仅在实验室之外验证可行性,更在市场中推动结构性转变,成为新兴科技生态中最具活力的节点。

为发现这些以技术为基础、以创新为方法、以产业落地为目标的公司,《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自 2010 年起设立 “50 家聪明公司”(TR50),旨在识别那些正在通过新技术改变世界的实践者。评选标准强调原创性、落地能力、系统性整合与长期价值,聚焦企业是否“聪明地研发与应用技术”,以及“聪明地理解趋势与市场”。

TR50 榜单自 2018 年落地中国,持续记录本土企业从技术突破到全球参与的进程。从“中国支点”到“中国引领”,每一年主题的演进,映射出中国创新力量在全球科技格局中的跃迁轨迹。

2025 年,TR50 榜单将继续聚焦人工智能、清洁能源、生物技术、先进制造等关键方向,寻找那些具备技术原创力、全球化能力与商业化能力的代表性企业。

EmTech China 2025 峰会期间,新一届“50 家聪明公司”评选结果也将正式发布。这些企业的技术路径、战略选择与落地成果,将成为观察未来十年科技走向的重要样本。



科技向实,价值向善

如亚瑟·克拉克所言:“任何足够先进的技术,初看都与魔法无异。”今天的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合成生物学等前沿技术,正在将科幻小说中的想象变为现实。但技术的真正价值,在于它能否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EmTech China 2025,不仅是展示科技趋势的窗口,更是探讨技术与社会关系的平台。在这里,我们一起思考:哪些技术值得投入?哪些路径可被复制?哪些挑战应被共同面对?

扫码报名,加入 EmTech China 2025,一起见证技术的下一程。

时间:2025 年 9 月 12 日—13 日地点:中国·上海·静安(上海静安国际科创社区老厂房)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