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AI云浪潮下,云计算产业如何重塑格局?百度智能云领跑新赛道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苏婉清 ITBEAR 时间:2025-08-30 02:22:09

在科技领域的新纪元里,AI与云计算的深度融合正引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2024年,中国见证了50个千亿级参数大模型的横空出世,这一浪潮推动智能算力规模实现了74.1%的显著增长,远远超越了通用算力的增幅,智算中心的利用率也成功突破了70%的重要关口。

云计算,作为AI技术规模化应用的坚强后盾,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AI技术的融入不仅重新定义了云服务的架构与价值,更催生了“AI云”这一全新概念,为云计算产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打破了长期以来的增长瓶颈,开启了全新的增长篇章。

百度智能云事业群总裁沈抖曾强调,随着价值创造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产业链也将迎来全新的进化,AI正步入真正的“超级周期”。在这一新阶段,AI应用正从“知识增强”向“执行增强”迈进,对AI云的需求也从单一的AI算力基础设施扩展到了全面的一站式端到端解决方案,这对云厂商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

AI与云计算的紧密合作,正在重塑技术与商业的边界,为行业绘制出一条全新的起跑线。云计算领域的竞争格局开始发生微妙变化,AI正成为重塑这一赛道的关键力量。回顾2020年5月,微软与OpenAI携手在Azure云平台上构建了首台AI超级计算机,这一合作被誉为“科技界的黄金搭档”,为云计算产业带来了新的曙光和无限可能。

这一合作不仅打开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更通过AI技术的融入带来了技术的革新和应用场景的拓展,提高了底层计算方案的通用性,在同质化与碎片化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平衡点。云计算产业的竞争焦点也从单纯的计算力成本竞争转变为解决业务难题的能力竞争,全面升级为创新解决方案的较量。

在这场变革中,百度智能云凭借其在AI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全栈布局优势,成为了行业的引领者。作为最早投入AI领域的中国公司之一,百度拥有从底层硬件到上层应用的完整AI技术栈。自2016年发布中国自主研发的深度学习框架“飞桨”以来,百度不断推出创新产品和技术,包括2018年的云端全功能AI芯片“百度昆仑”和2019年的预训练大模型研发,为文心大模型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百度智能云率先提出了“云智一体”的发展战略,以端到端优化能力引领了AI开发范式的变革。在“云智一体”的时代背景下,百度智能云进一步升级为覆盖“算力-模型-应用”各层架构的全方位服务能力,提供贯穿大模型全生命周期的三个层面服务。

其中,基础设施层(AI IaaS)负责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持,包括百度自研的AI芯片昆仑芯和百舸AI异构计算平台,能够大幅提升AI任务的执行效率。平台服务层(AI PaaS)则负责提供智能化的服务,千帆平台将多种服务模式整合打包,成为“云智一体”战略的核心支撑。应用与解决方案层(AI SaaS/Solution)则直接面向各行各业的实际应用场景,提供即插即用的解决方案。

随着AI大模型时代的到来,云计算的商业逻辑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过去以“规模化降本”为主要策略的模式已经过时,如今更注重底层硬件设施的投资以及整体系统和解决方案的优化能力。百度智能云以“AI带动云”为核心驱动力,凭借全栈自研的AI能力吸引客户上云,实现了华丽的转身和超越。

根据IDC的最新报告,2024年百度智能云以24.6%的市场份额连续六年、累计十次位居中国AI公有云市场份额榜首。在2025百度云智大会上,沈抖宣布百度智能云“云智一体”战略将再次升级,致力于提升智能水平、扩大智能应用范围,成为中国AI引领世界、造福人类的坚实基石。

百度百舸AI计算平台已迭代至5.0版本,主要针对推理能力进行了全面升级。昆仑芯超节点实例在百舸上正式启用,将64张卡整合进同一个机柜,实现了单卡性能与吞吐量的显著提升。为了进一步提升算力资源的利用率和训练、推理效率,百舸还发布了强化学习框架BRL,将单点吞吐能力推向极限。

与此同时,百度智能云千帆平台也迎来了4.0时代,以Agent为核心打造一站式企业级服务平台,为开发者提供模型、编排、数据和企业级服务等全方位支持,旨在打造一个高效的AI能力工厂,降低Agent的开发门槛,加速应用落地进程。

伴随着百度智能云的持续迭代升级,其解决方案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从传统行业到创新赛道全面覆盖,为百度在未来科技竞争中赢得了有利地位。根据百度第二季度财报显示,百度智能云收入同比增长27%,推动百度AI新业务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高达34%。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