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工商银行2025年半年报:资产总额突破52万亿元,增长动能逐步释放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郑浩 蓝鲸新闻 时间:2025-08-30 16:58:31
“作为一家超级规模的银行,我们跟市场永远是同频共振,并且准确、精确地反映中国国民经济的增长状况。工商银行发挥的就是主力军银行的作用,就是主力军、压舱石、稳定器。”

8月29日,中国工商银行(股票代码SH:601398;HK:1398)公布2025年上半年的经营情况。2025年上半年,工商银行资产总额突破52万亿元,实现营业收入4090.82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681.03亿元,资产总额突破52万亿元。在服务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中推进自身高质量发展,该行交出了一份稳中有进、以进促稳的半年成绩单。

恰如工商银行行长刘珺在业绩会所言,作为一家超级规模的银行,我们跟市场永远是同频共振,并且准确、精确地反映中国国民经济的增长状况。工商银行发挥的就是主力军银行的作用,就是主力军、压舱石、稳定器。

截至2025年6月末,工商银行资产总额突破52万亿元,客户贷款超30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8万亿元,客户存款近37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1万亿元,均保持同业领先。

与此同时,在持续让利实体经济的同时,该行年化平均总资产回报率(ROA)、年化加权平均权益回报率(ROE)处于合理区间,成本收入比保持较优水平。

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靠前服务新质生产力

作为全球资产规模最大的银行,工商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当金融支持的全方位举措行进至落地成熟阶段,工商银行的战略目标也愈加清晰。

从半年报中我们可以发现,工商银行坚持金融为民,精准匹配实体经济力度持续加大,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普惠、民营和涉农贷款增速均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工行突出工的主责主业和商的专业特色,上半年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贷款余额分别超5万亿、4万亿、6万亿元,均为市场第一;贸易融资余额、人民币结算账户结算量、国际收支结算量、跨境人民币结算量保持市场领先。

此外,工行加强了两重、两新、粮食和能源安全等领域的金融服务,首批两重项目清单对接全部覆盖,中长期公司贷款比年初增长超过8000亿元,占比超过60%。

工商银行副行长张守川表示,高质量的投融资是工商银行履行金融职能使命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工商银行自身高质量发展、为客户和投资者创造价值的重要引擎。截至6月末,工行投向制造业的贷款余额超过5.2万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超过2.4万亿元,设备更新贷款投放额超过1000亿元,这几个指标都是市场第一。

近年来随着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推动,传统产业正改造提速,新兴产业不断涌现,产业格局正呈现崭新面貌。同时也为工商银行带来了高质量发展的增长点。

针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培育生长的差异化需求,工商银行强化贷、债、股、租联动,积极构建更加适配的金融服务体系。

截至6月末,工商银行科技贷款余额6万亿元。承销首批股权投资机构科技创新债券,AIC股权投资试点城市基金签约规模超1500亿元,启动设立800亿元科技金融创新基金,着力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另一方面,消费贷因其期限短、风险相对可控等特点,成为银行优化零售业务结构的重要方向。工行持续开展工享爱购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加大对消费者和商户的金融服务力度,加强高质量消费金融供给。

上半年,工行个人消费贷款较年初增长超10%。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加快落地,财政贴息工作有序开展,扩内需、促消费等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消费贷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得到释放。

增长动能逐步释放,国际化、综合化已立起来

银行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和业务能力,在经济调整期往往更为凸显。在低利率环境下,发展非息业务已成为银行业转型的必然选择。

从营收结构来看,利息净收入是各家银行底座业务,上半年工行利息收入相当于持平,在大行中表现处于较优水平;非利息收入955亿元,其中手佣净收入670亿元,随着一次性(政策)因素影响逐渐消退。

例如对公理财业务收入增加14.18亿元,主要是把握市场机遇,代理贵金属、代理金融债、代理证券等产品收入增加所致;资产托管业务收入增加1.56亿元,主要是加大业务拓展,托管规模增长较好;其他收入增加4.49亿元,主要是养老金业务增长较好。

一组组数据的背后告诉我们的是,不管是推动客户结构、业务结构、板块结构调整,还是增强收入多元支撑能力,在稳住利息收入的同时,工商银行的这些蓄力已经释放为新的增长动能。

记得在今年3月份举行的年报业绩发布会上,工行行长刘珺提到工行下一阶段要做到三个立起来,其中就提到了要把国际化、综合化立起来。

工商银行副行长张伟武表示,推进国际化、综合化经营,对工商银行而言既是标配,也是应对低息差环境、更好服务新发展格局的必选项,是我们打造现代金融服务新模式、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市场选择,也是工商银行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世界一流现代银行的必由之路。

从国际化方面来看,上半年经营稳中有进。截至6月末,工商银行境外机构网络覆盖全球69个国家和地区,在一带一路共建国中的30个国家设立250家分支机构。工行全面推进一行一策管理模式,加强境外机构精细化管理,境外机构总资产近4600亿美元,税前利润集团占比9.5%,对集团的贡献稳步提升。

在国际影响力上,工行服务双边经贸往来中扮演重要角色,正努力把人民币资产规模最大银行的优势从国内复制到境外,从国内市场复制到国际市场,助力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打造集团境内外人民币资产投资交易的全新平台和全新通路。上半年,工商银行还实现了全国五大自贸区FT账户体系全覆盖。

刘珺在业绩会上还透露:我们人民币清算行建设再下一城,数量增至12家,并获得多家全球客户委任人民币资产托管资格。

而在综合化经营方面,截至6月末,工行境内主要综合化子公司合计净利润超83亿元,同比增长25%。

工行的综合化还体现在子公司的能力共建,依托集团优势建立包含客群渠道、产品服务、财富体系的财富管理价值链条,聚焦分层次客户价值需求,提供全谱系、差异化的客户服务和产品配置,涵盖了基金管理、租赁、保险、金融资产投资、理财等多领域。

半年报数据显示,工商银行旗下子公司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工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工银安盛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工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分别实现净利润17.45亿、15.25亿、13.37亿、27.09亿和9.92亿元。

加快数字工行建设,促进数字能力价值转化

近年来,工行一直在加快数字工行建设,持续提升手机银行、开放银行等市场竞争力,促进数字化运营价值转化。截至6月末,工商银行个人手机银行客户超6亿户,数字化业务占比99%。

另一方面,企业手机银行正向金融专家+经营管家综合化服务平台转型。依托对公数字金融服务平台创新数字生态建设,进一步强化对公数字金融服务平台市场竞争优势,当好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孵化器,已成为服务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好帮手, 6月末,企业网银和企业手机银行客户1787万户,月均活跃客户759万户,客户规模和活跃度同业第一。

财务报表上的数字背后是数字化体系的协同运转、上下同欲,层层的战略制定到落实执行,最终会体现在客户的数量和资产质量上。而数字化带来的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增长,更重要的是重塑金融服务方式,并存在于全周期服务。

首先是场景渗透,工行开展领航AI+行动新增落地超100个场景,金融市场智能询价交易智能化比率达96%,AI助力信贷前中后台,累计服务超2万名信贷从业人员,AI财富助理用户满意度达91%。

其次是复杂决策能力的提升,以往的大模型擅长处理文字,在结合数据、穿透性分析复杂的因果关系方面较弱。工行开发信贷评审AI数字助手工小审,能实现制度、数据的快速分析与触达来解决这一问题。

最后是风险控制能力得到提升,工行依托金融科技优势,加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风控的赋能,企业级智能风控平台已应用于全部境内分行、130多个风控决策场景,提前预警避免风险。

上半年工行不良贷款率1.33%,下降0.01个百分点。这单一因素结果的背后,是战略定位、数字科技能力深度融合的产物。

在二级市场上表现来看,银行股延续了去年的上涨势头,尤其是以工、农、中、建为代表的四大行,股价不断刷新纪录。

2024年,工商银行A股和H股股价涨幅分别为44.8%和36.4%。今年上半年的涨幅有9.7%和19.4%,均高于银行板块整体涨幅。而在总市值方面,工行始终是整个A股银行板块的老大。

展望银行板块未来走势,后期重点还得落脚在基本面。随着政策持续发力,经济进一步复苏,叠加各家银行自身业绩进一步释放,未来对于银行股的提振有望延续,再创新高。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