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好货商家,在小红书市集找到稳定经营场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唐云泽 电商在线 时间:2025-08-30 20:20:27

彬彬是个有着十余年经验的“老服装人”,身上却带着一股与这个讲求“快时尚”的时代格格不入的“慢”劲。他店里近百款衣服,销量高的卖出了几千件。而每件衣服,都是裁缝师傅独立地、一件一件地完成,衣服的反面不能有一根线头,哪怕工时比常规衣物长两倍也在所不惜。

这种对品质的执念,让他在小红书上吸引了大量懂工艺、重品质的年轻人。2024年1月,他发布了第一条笔记,没有模特试穿,只是把衬衫挂在衣杆上展示、拍摄正反面细节图,没想到却有3000+点赞,400+评论互动。



如今,作为市集商家,彬彬的“占春衣物”虽然只在小红书一个平台开店,却实现了月销百万元,退货率稳定在10%,远低于服装行业的平均水平。

8月28—31日,彬彬带着他的衣服参加了小红书电商在上海举办的首个线下市集活动,与小红书的年轻人零距离接触。

活动现场,既有像“占春衣物”这样凭借产品品质赢得信任的商家,也有以独特生活方式凝聚同频用户、借创新设计打破圈层的100+好货商家,他们所代表的,是一种正在小红书里悄然生长的新商业物种。

最近,小红书启动新版本测试,市集页面已出现在App内底部导航栏中,作为一级页面直接展示。它通过带货直播、商品笔记等双列流形式,为商家和用户提供更固定的交易场景,带来更极致的边逛边买的购物体验。



在市集页面,用户能逛到宝藏产品和商家,还能互相交流,就像在线下逛市集,能有发现好货的惊喜感。这也意味着,彬彬这类重视产品的商家,将拥有更多曝光和成交的机会。

市集让好货被看见

云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市场是全国最大野生菌市场,叶绍敏的婆家在这里经营了近30年的菌子生意,开了三家实体店。

但长辈们的经营模式偏传统,总是坐等客户上门来,从没想过做电商。叶绍敏看着家里优质的菌子资源、自有工厂,却只能帮别人做生产加工,不甘心:“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不推到线上让更多人知道?”

2023年,她选择将“品质”作为核心,将菌子搬上小红书。凭借源头直供的鲜菌优势和“真实日常”的内容风格,她迅速赢得用户信任。



即使在鲜菌这种高损耗、高物流成本的品类中,她也依然坚持品质优先,不断根据用户反馈优化细节:客户说冰袋没及时取出,就贴标识在箱子上;竹荪、鸡油菌易碎,就调整组合里的摆放位置。从改进包装到定制教程,始终“把客户当朋友”。

在小红书市集里,像她这样坚持品质的“好货”商家并非孤例。

一件好货被生产出来,只是完成了第一步。如何能“被看见”,并最终转化为消费者的认可和口碑,考验着商家,也考验着平台。

小红书市集提供的,正是一种让好货自然浮现的土壤。它并非传统电商那种以搜索和比价为核心的货架,而更像一个充满烟火气的线上社区,是小红书生活方式电商的具象化、产品化的体现。

用户带着“逛”的心态进来,期待着发现和惊喜;售卖好货的商家,用有温度的内容和可见的巧思,真诚地呈现自己的产品。“哪怕不靠内容,也能够更好地经营成长,找到稳定的交易场域”。

而平台会涌现大量时令内容,如六月的荔枝季,秋冬的菌菇季,春节的年货节……将线下的季节感与真实的生活气息,原封不动地搬到了线上。这三者共同构成了一种信任流动的生态,让好产品自然生长,被认可、被分享。



与此同时,小红书电商还推出一系列举措,持续助力好货被看见、好品牌被认可。6月1日,“友好市集”正式上线,重点关注那些坚持“商品友好、服务友好、价格友好”的优质商家;8月,平台首次举办大型线下市集,将线上积累的信任与互动延伸至真实场景;同时,推出“百万免佣计划”,降低商家经营成本。

此外,“市集”作为小红书生活方式电商的核心载体,已升级为APP首页一级入口,进一步放大“可逛、可信任、可交易”的市集生态。

如今,“市集”正持续成为连接优质供给与消费需求的关键场域。叶绍敏的彩云之珍店里,鲜菌已占据60%-70%的销售额,年销千万,众多像她一样坚持好货的商家正在迎来生意的增长。

好品味打造稳定经营场

如果说品质是市集商家的入场券,那么“品味”,则是他们能够走多远、走多稳的压舱石。



杨杨和阳阳是一对返乡创业的夫妇,在小红书上销售高熟度、新鲜直发的时令水果。他们通过真实的内容和用户建立信任:全程公示果子的种植、挑选与打包流程,主动送检以回应健康疑虑。

凭借好品味、透明和真诚,他们的“洋洋乡村生活”店铺近30天复购率高达30%,很多老客户会反复购买二三十次不同水果,一度创下行业“断层领先”的复购率成绩。

最初,他们觉得“水果生意需靠持续拉新”,但是复购客户给生意带来了“确定性”。这份“确定性”,让他们得以从对流量的焦虑中解脱出来,更安心、更专注地投入到果园和品控中去。



同样,幺幺的酒类美术馆也因品味,吸引着对酒品质有要求的用户。她的店拥有超3000款SKU,主打100—500元的品质酒款。这里不仅是买卖的场所,更是与同频的人相遇的空间:聊聊口味偏好,分享微醺感受,“三言两语的交流中,买卖只是很自然发生的事情。”

好品味成就好的体验。在市集里,像他们这样以好品味为锚的商家不仅塑造出独特的产品力,更赢得了用户持续的信任与认可。

在小红书市集,交易只是一个起点。基于专业、品味和信任的深度互动,才是商家们构筑长期稳定经营的护城河。这里,品味不再是虚无缥缈的审美词汇,而是一种能为用户带来共鸣、为商家构建安心场域的实在力量。

市集成为年轻一代的生活方式

当商业回归到人本身,它便不再是冷冰冰的数字和流量,而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表达和情感认同的载体。在小红书市集,这种趋势尤为明显,并由更年轻的一代所主导。



“00后”设计师芮雨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她敏锐地发现,许多人与她一样,厌倦了快时尚的重复与浪费,更看重衣物背后的环保意识与情感价值。

于是,她创立了植物染品牌“雨中生”,在小红书分享每件产品背后的故事、植物染知识,将“非遗符号”融进日常生活,连接起大量向往自然、追求独特、拒绝千篇一律的年轻人,甚至正在读初中的小妹妹都是品牌的用户。

芮雨的故事并非个例。小红书交易商家发展负责人阿方透露了一组数据,在小红书的动销商家中,超过一半是人生第一次开店,而在过去一年新开店的个人卖家中,95后的占比高达50%。



年轻人追求“线下重逢”和“真实社交”,而桌游正成为连接彼此的重要方式。皮姐和小睡玩桌游主理人夫妇敏锐捕捉到这一趋势,在小红书上开店、做直播,成功吸引大量新手和泛兴趣用户。

而“90后”夫妻老李和小y则精准地捕捉到年轻人“既要治愈,也要潮流”的需求,在小红书推出“CRAZYGUGU”手工品牌,捏捏乐产品能以高于市场均价10%—20%的定价保持热销,开店半年月成交额便突破50万元。

这些年轻的创业者,不再遵循传统的商业范式。他们的起点,往往不是一个精密的商业计划,而是一个真实的兴趣、一种想要分享的生活方式、一份渴望被认同的情感。



他们在小红书市集里,找到了将“社交”与“创业”无缝融合的可能。同时也定义了新的消费方式——一个由年轻人主导、被兴趣连接、因信任而持续繁荣的新生代消费生态。它还很年轻,但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也映照着时代消费趋势的变迁。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